劉浩元

劉浩元

劉浩元,德宇集團董事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茶葉專家;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勞動模範、中國食品工業20年20大傑出企業家、江西景德鎮市政協副主席、市農科所所長;有20多項科技成果獲省、國家級獎勵;1997年,劉浩元因發明了人稱“茶葉保鮮史上一次革命”的技術“生物法保鮮茶葉技術”,獲得了國家技術發明獎;自幼喜愛讀書,愛好文學寫作,時有作品在省級以上報刊發表,先後出版散文集《隨風而逝》、《楓橋夜暮》、《月落烏啼》;另出版有長篇小說《浮塵》、《沉浮》、《隱居》;2004年當選江西省散文文學副會長

德宇集團董事長劉浩元

簡介

劉浩元1944年生於江蘇常熟市,上海農科院畜牧系畢業。1972年,27歲的劉浩元來到江西謀求發展,並決心遷居江西開創自己的事業,不過他這種為自己尋找出路的想法,在當時的環境下卻是一種離經叛道的行為。當劉浩元回常熟辦理相關手續的時候,他的這種做法被認為是違法,他甚至因此而被判刑。一直到1979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國家開始撥亂反正,劉浩元才迎來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個春天,如願來到景德鎮,並擔任景德鎮下面一個縣農辦的主任。但隨後,劉浩元放棄縣農辦主任的位子,跑到江西省景德鎮市農科所養雞場當飼養員,1989年任景德鎮市種禽場場長,1994年創辦江西德宇集團公司。
十幾年來,劉浩元把多項個人獨創的發明專利無償轉化到企業的農產品深加工領域,成功打造了“中國第一板雞”和“人民大會堂國宴茶———得雨活茶”等著名農業品牌,企業從一個創業時僅有36隻種雞、負債數萬元的種禽場,如今已經擁有6600萬元固定資產、年利潤近千萬元,蘊涵強大科研成果儲備和產業成長潛力的企業集團,帶動涉及3個省份的90萬農戶直接增收,被首批命名為151家全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之一。1993年,劉浩元開發成功得雨活茶。

景德鎮市政協副主席劉浩元

簡介

劉浩元,1945年7月生,大專文化,景德鎮市政協副主席,景德鎮市農牧漁業科學研究所所長,江西德宇集團董事長,高級畜牧獸醫師,研究員,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人大代表,省作協會員。
1979年景德鎮市農科所僅有30隻老母雞的養雞場通過他的大膽改革、精心管理,走自我積累、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路子,發展成為現在擁有固定資產6200萬元的“江西德宇集團”大企業。

獲得獎項

先後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1項,國家發明專利2項,省、市科技進步獎20多項,發表優秀論文別余篇,發明製作的“景德板雞’,1992年獲得國家專利,在國際國內食品博覽會上獲12項金獎,並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他採用高科技生物技術保鮮的“德宇活條”,1996年獲得國家專利;選育的“景黃雞”被《中國家禽》及專家譽稱“真正的中國雞”,被國際糧農組織批准為國際良種。
1997年生產景德板雞1200萬隻,創產值2.09億元,稅利超千萬元,創效益3600萬元,使全市農民人均增收45元。黨和國家領導人李鵬、朱館基、劉華清、鄒家華等都親臨企業視察,對企業“公司十農戶”的發展模式及取得的成績給予了高度評價。他為家禽及食品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得到國家和人民的公認。
先後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農業勞動模範、全國畜禽改良先進工作者、江西省優秀場長、江西省“十佳企業家”、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兩屆景德鎮市“十大新聞人物”稱號,受到景德鎮市人民政府嘉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