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樹海[畫家]

劉樹海[畫家]
劉樹海[畫家]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劉樹海,雙樹齋主人,漢族,1961年生於北京,自幼酷愛繪畫。上世紀80年代初曾拜著名畫家張守濤先生為師學習中國畫。期間得到徐北汀、梁樹年等老一輩國畫大師的指點。 2000年進入北京畫院,進行了大量的藝術創作。2008年進入中國國家畫院范揚工作室研究生課題班,現為中國畫院特聘畫家、北京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聯書畫藝術交流中心畫家、京畿畫院院長、中國教育電視台書畫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國家畫院范揚工作室畫家、中國水墨研究院院士、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書畫交流分會理事、中國職業畫家協會常務理事。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藝術剪影 藝術剪影

劉樹海,雙樹齋主人,漢族,1961年生於北京,自幼酷愛繪畫。上世紀80年代初曾拜著名畫家張守濤先生為師學習中國畫。期間得到徐北汀、梁樹年等老一輩國畫大師的指點。2000年進入北京畫院,進行了大量的藝術創作。2008年進入中國國家畫院范揚工作室研究生課題班,現為中國畫院 特聘畫家、北京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聯書畫藝術交流中心畫家、京畿畫院院長、中國教育電視台書畫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國家畫院范揚工作室畫家、中國水墨研究院院士、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書畫交流分會理事、中國職業畫家協會常務理事。

擅長寫意山水、花鳥畫,畫風追求師法自然,有景有情,筆墨凝重,生動活潑,在傳統的基礎上注重寫生,幾十年來遍歷名山大川寫生,近些年尤以畫燕山而聞名。構圖新穎獨特,用傳統的技法表現出現代生活氣息。作品中既有大山之磅礴、筆墨之渾厚、細節含小橋流水、山村房舍、流露出自然天成之美。作品在中國美術館、中國國家畫院、中國國家博物館、首都博物館、軍事博物館及香港、澳門等地展出,並在《人民日報》《中國書畫報》《美術報》《光明日報》《北京日報》《北京晚報》《金融時報》等報刊發表,《中國書畫報》2006年第87期介紹了策劃並主創130米國畫長卷《懷山柔水勝境圖》。中央電視台、北京電視台均有報導,作品榮獲“中堂藝術家豐碑獎”;《迎香港回歸》“中國書畫大賽金獎”,文化部舉辦建軍75周年全國書畫大賽三等獎;入選《北京中國畫研究會成立50周年珍藏版中國書畫集》;《中國美術家選集》;《當代中國著名畫家精品集》《北京中國畫名家邀請展》。《第四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全國特邀名家書畫展》《全國“中華名勝”山水畫名家邀請展》。《燕山人家》入選第二屆中國山水畫藝術雙年展。作品《雨洗青山色更加》、《黃山魂》被國務院新聞辦永久收藏;作品《黃山雲海》獲2002年世界和平美術大賽優秀獎。作品《山居圖》編入《中國書畫報》創刊25周年全國書畫家作品集。近年來多次在人民大會堂創作巨幅山水畫。

藝術年表

2000年參與策劃並主持國畫長卷《京門九衢圖》創作。劉炳森先生題寫卷首。

2005年策劃並主創130米國畫長卷《懷山柔水勝境圖》,中國書協主席沈鵬題寫卷首。

2008年6月多次參加汶川抗震救災為災區捐畫拍賣等獻愛心活動。

2009年3月參與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等部委聯合主辦的全國殘疾人書法、繪畫大賽活動並擔任評審委員親臨東莞、香港、澳門、珠海等地區進行書畫推廣活動及藝術交流。

劉樹海[畫家] 劉樹海[畫家]

2010年4月參與為青海玉樹地震災區捐畫義賣活動。

2010年9月做客財富藝術網並接受《藝術人生》欄目採訪。

2011年建黨90周年之際為陸海空三軍儀仗隊作畫。

2012年被授予中共蒙陰縣“愛心慈善大使”榮譽稱號;同年7月參加“善行天下——中國當代書畫名家救助貧困兒童作品展暨慈善拍賣會”獻愛心捐贈國畫作品活動。

2013年1月參加“美術中國行——中國愛心藝術家救助貧困地區孤寡老人捐贈作品展”獻愛心活動並捐贈國畫作品。

2013年4月,四川雅安發生地震後及時趕赴災區進行賑災慰問活動。十餘年來一直從事國畫教學工作。近年來出版《美術家劉樹海》《名家風範》《劉樹海畫集》等多部畫集。

2015年6月13號在北京國藝美術館舉行“新畫集發行儀式暨國畫作品展”。

名家評論

創造個性化的繪畫風格——劉樹海創作淺議

樹海是一個勤於學習善於學習的畫家。還是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一個熱愛書法的老人把他帶到我的畫室,那時我擔任著中國畫研究會的秘書長,工作很忙,他在學畫之餘還時常幫我做一些行政工作和抄抄寫寫的事。他的鋼筆字寫的很漂亮,毛筆字寫的也不錯。

三十多年來,他求知的欲望始終是那么強,只要有機會他就不畏困難拜師學習,不問年高或年幼,只要能者他都會虛心求教。

前幾天他邀我去看他在國家畫院學習的畢業展。展出的十幅作品全部是六尺整紙的立幅,是他近年來根據寫生所創作的山水畫。從作品中可以看出他這些年的努力——一種滴水穿石的努力。明顯的感受到他與其他作者不同的繪畫經歷和創作感受。這些作品表現出他對中國山水文化精神的深入領悟。猶如說是畫的,不如說是寫出來的。作品中的每一個細節都可以看出書寫的痕跡。就是在這些書寫中傳達給我們一種中國的文化精神。

記得在二十多年前他曾對我說,羨慕我年青時的一些題畫字書寫的規範漂亮,但是我告訴他說:“我現在正努力改變這種狀況,想把字寫的更入畫一些。”當時他表現茫然沒有說什麼。後來他看到我要求另一個專事學習書法的學生臨寫《曹全》碑和《張遷》碑時,認真的問過這是為什麼,我說學習隸書主要是學習用筆,這兩個碑一個規矩圓潤。含蓄秀美,柔中有剛,一個剛勁沉著方正樸厚,運筆雄健,是學習書法的好範本;他似乎領悟了點了點頭。後來我知道他這么多年來一直在堅持研習書法,他今天的成就應該說和他書法的功夫分不開。在作品中他有意強調了以書法用筆為基本的作畫手法,在寫生的基礎上以心造境。再多層次的皴、擦、點、染中演奏出筆墨的交響曲,這不正是謝赫所稱的骨法用筆嘛。

除骨法用筆外縱觀其作品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善於在多方關照中營造一種蒼茫充實的整體氣氛,使畫面產生一種博大豐富的氣象和令人遐想的無邊意境。而這些豐富的內容和充實的物形是來源於其對生活的體驗,正式這種對生活的實際體驗,才使我們能感受到在傳統筆墨中時代脈搏的律動。《雲蒙高山》中縱橫的山脈和萬樹叢中一株紅樹斜勢深處,使整個畫面整體渾然,氣貫通篇,在渾厚中產生了靈動感,題款下面紅色印章與其相互呼應把整個畫面都調動了起來,在高遠和深遠的總趨勢中顯得愈發豐富起來也更有了空間感。《秋韻圖》在整幅淺降的基調中出現一片綠地,給人以清新悅目之感,平台上的幾間村舍又隱顯在雜樹叢中,整個畫面都變得通透而輕鬆起來,似乎可以讓我感受到農家在秋高氣爽的季節里那種迎接收穫的愉悅心情。樹海的畫就總能在這種平和的精心構制中,給你一種豐富深邃耐人尋味的意境;在傳統筆墨的書寫性中又讓人感受到那種生活的氣息。

我們相信樹海在不斷充實自己的個人學識和修養中必能歷練出一種屬於自己的藝術氣質和風格,而在這些出版作品中,我們可以感受到這樣的基石已經逐漸的穩固起來。只要有了穩固的基石,什麼樣的藝術大廈也會建成的。

——張守濤北京中國畫研究會副會長、著名畫家、美術理論家、香港東方藝術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榮譽理事(台灣)

作品欣賞

劉樹海作品欣賞二 劉樹海作品欣賞二
作品賞析 作品賞析
劉樹海作品欣賞一 劉樹海作品欣賞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