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在現今的藝術領域,高速成長的信息傳遞,各國的藝術已無疆界,是相通的,人們對藝術的追求也越來越多樣,尤其是在多色彩的運用與研究上,日本要比中國快很多,日本的研究成果給了中國畫的研究一個很好的借鑑啟示。作為多年在日本研究了日本畫的劉文生教授來說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回國後做了題為“藝術道路”的專題講座。這種在藝術教學中多方面的融入,無疑是對我國文化事業的發展極其有意義。
書畫展覽
2005-6-1至2005-8-25參加“中國中青年藝術家精品展”
主辦方:全國美協
2005-11-5至2005-11-11舉辦個展“天津當代國畫新語探索展”
主辦方:大港文化局
2006-1-20至2006-4-1參加“巴黎.中國美術周作品展”
主辦方:中國對外友好協會,全國美協
2006-4-1至2006-4-15舉辦個展“劉文生作品展”
主辦方:三省堂
2006-7-1至2006-8-1參加“水墨,河東當代中國畫名家學術邀請展”
主辦方:山西省運城市文聯
2007-2-23至2007-2-25參加“2007日本,法國現代美術世界展”
主辦方:日本國際美協等
2008-2-1至2008-5-30參加“2008奧林匹克美術大會”
主辦方:文化部、奧組委
2008-10-1至2008-10-15參加“中國畫名家十人邀請展”
主辦方:天津日報報業集團
2009-2-1至2009-6-5參加“第十一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
主辦方:全國美協
2009-2-1至2009-6-5參加“第十一屆天津市美術展覽”
主辦方:天津市美協
2009-4-8至2009-4-18參加“天津當代名家書畫展”
主辦方:香港三石軒藝術有限公司
2009-9-1至2009-10-1參加“環渤海 新視線——慶祝新中60周年美術大展”
主辦方:天津市委宣傳部
2010-9-8至2010-9-15參加“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藝術展”
主辦方:夏季達沃斯籌委會
2010-4-16至2010-4-25個展“津派國畫名家作品邀請展”
主辦方:山東菏澤市政府
2011-5-20 參加“天津當代中青年國畫作品展”
主辦地點:天津西洋美術館
2011-8-7 參加“筆墨時代-兩岸書畫藝術聯展”
主辦地點:台灣中山紀念堂
2012-5-26 參加“著名畫家霍春陽、孫長康、劉文生書畫作品展”
主辦地點:孫長康畫苑
2012-6-9 參加“水墨泰山-津魯國畫名家藝術聯展”
主辦地點:山東省美術館
2012-5-12 參加“紀念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講話》發表70周年 天津美術作品展”
主辦地點:天津美術館
2013-5-27 參加“水墨泰山-第九屆中國畫名家提名展”
主辦地點:山東美術館
2013-8-28 參加“視覺中國第5回-愛丁堡水墨展”
主辦地點:英國愛丁堡藝術學院
2013-9-8 參加“元流善下-當代中國畫青年精英提名展”
主辦地點:天津美術館
2013-10-19參加“水墨泰山-當代中國畫名家精品展作品集”
主辦地點:青島金石美術館
2013-11-21參加“天津市美術學院教師雙年展”
主辦地點:天津美術學院美術館
2013-12-21參加“師道-名家學術邀請展”
主辦地點:北京一得閣美術館
出版著作
2005年10月 論文“導師孫其峰先生的教學研究 ”刊登在《孫其峰與中國畫教學》天津人民出版。
2006年1月 《櫻花》等8幅作品發布在《藝術家》(增刊)藝術家編輯部
2007年1月 《濃霧》等10幅作品發表於《美術影響》(五十年代名家花鳥卷)今日藝術雜誌社。
2007年3月 《野葡萄》等28幅作品發表於《寫意花鳥花庫》北京工人美術出版社
2008年1月《秋涼》等16幅作品發表於《當代畫史名家經典作品集花鳥卷》四川美術出版社。
2008年8月 《紅梅》等5幅作品發表於《中國當代美術全集》(國畫卷) 中國文聯出版社。
2008年8月 《清池》等5幅作品發表於《水墨中國》 北京出版社。
2008年10月 發行刊物《當代翰墨名家精品集劉文生》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9年7月 《紅葉》等11幅作品發表於《當代畫壇名家畫集(慶建國)-花鳥卷》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2009年8月 發行刊物《走進畫家劉文生》 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2009年9月 《石亭》等9幅作品發表於《華夏墨韻》 河北美術出版社。
2009年9月 《紫藤》發表於《北方美術》 北方美術編輯部。
2009年9月 《落葉》等9幅作品發表於《中國書畫名家(下卷)》中國文聯出版社。
2010年5月 作品“秋韻”、“紫藤”發布在《國畫家》第三期 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2010年5月 論文“寫意的平和性”發表於《國畫家》第三期 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
2010年6月 論文“寫意的空間性”發表於《中國畫》第26輯 人民美術出版社。
2010年6月《蘆花》等16幅作品發表於《中國畫》第26輯 人民美術出版社。
2010年9月 論文“寫意的抽象性”發表於《北方美術》第三期 北方美術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