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劉志武擅長管理和教育訓練在部隊是出了名的。每年新入伍的士兵,上面都要交給他來帶,一管就是上千人。這其中不乏高幹子弟,富商之子,頑劣青年,這些“疑難雜症”被匯集到他那裡,卻都能有很大的改變。士兵背後都喊他“劉大魔頭”,內心裡對他卻充滿了感激和敬佩,感恩他給與他們在人生道路上的鞭策和指導,教給他們做人做事的道理。他獨到的點石成金術在部隊中被廣為流傳,名聲在外。
個人經歷
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經受了血與火的磨鍊和考驗。
1996年退伍,分配到省商務廳工作。一個偶然的機會,劉志武了解到社會上有這樣一群被社會冠以“家長管不了,學校不願要,社會拿他沒辦法”的青少年群體,激起了他極大的興趣,又聽說某學校專門招收這樣的“問題學生”,在進行了實地考察後,停職到學校應聘,並擔任訓練處處長之職,負責學生的紀律作風訓練工作。這一乾就是兩年多。
期間,他深入了解當今社會的教育現狀,深切感悟到這些孩子其實都是應試教育的犧牲者,他們都有很好的潛質,是一顆顆被埋沒的鑽石。但是,這跟在部隊訓練成年士兵大不一樣,畢竟這些是只有十幾歲的未成年人,他一邊結合自己在部隊的訓練和管理經驗,一邊潛心研究這類學生的教育轉化和挖潛工作,在摸索實踐中前進,用自己軍人的特質感染和影響著孩子,幾個月就明顯感覺到孩子的巨大變化,令家長心悅誠服。後被任命為學校基地校長,全權負責學校的教育教學訓練工作,整個系統井然有序,使學校整體上了一個新台階,得到家長的一致認可。他成了學生心中又崇拜又敬畏的對象,孩子們以他為楷模,他的正義、果敢、講信用深得人心,就像人生道路上的導師一樣,指引著學生做人的方向。畢業後的孩子經常感念他的教誨,正像有位家長說得那樣:浪子回頭金銀不換,處長育人再造新生!一個個動人心魄的育人故事在校內校外流傳,處長的美名也遠播各地。
這期間,他也感覺到這類學校只偏重於訓練,缺少系統完善的學習,孩子們畢業後還是要回到傳統學校里上學。但傳統的教育重應試,輕素質;重說教,少體驗,一支粉筆寫到黑,一張嘴巴講到底,教學模式已遠遠不能適應視聽時代的孩子;整天把學生圈在教室里,淹沒於書山題海中,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以及綜合素質、綜合能力的提高大為不利。他在尋找一條最適合學生學習成長的道路上努力著,探索著……
2008年,參加第五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時,他偶然聽到了一堂 “運用腦科學研究成果,大大提升教學實效”的演講,使他受益匪淺,激動之情溢於言表,因為這讓劉志武看到了他真正想要的東西。隨後,他就投入到學習腦科學中來:多方蒐集腦力學學習資料,到相關學校深入學習、深造,系統學習腦科學的原理與套用。他發現這種啟動右腦,進行左右腦的第二次協同合作的全腦教學方法讓孩子們突然找到了學習樂趣,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就學到了平常難以想像的知識,又能鍛鍊學生的觀察力、想像力、創造力,對苦苦探索現代教育的他來說,無疑如久旱喜逢甘霖。
劉志武是個喜歡鑽研的人,自己的前半生中除了帶兵就是帶學生了,其中的教育存大同,有小異。如果能把帶兵之道有機融合到這種全腦教育教學中來,無疑是絕妙組合。一方面,沒有哪一種模式會比軍事化管理更能養成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紀律作風、執行力及團隊精神;另一方面,還要堅持以人為本,給孩子充分的彈性發展空間,實行真正的素質教育,使學生的觀察力、想像力、判斷力、創造力等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都得到全面發展,同時,鼓勵孩子個性發展,有教無類,誨人不倦應該是我們這種教育的主導理念。
經典語錄
在他看來,教育的目的不是讓學生整天啃書本,嚼符號,
而是首先要教會學生如何做人!
做人的第一要務就是要有德,要有好的德行;
其次要有才,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在這種動力引領下,他回到石家莊,創辦起自己的訓練基地,起名為德才訓練輔導基地。他希望他的孩子們都能夠德達五洲,才贏天下!他說他的餘生從此就獻給了這份事業,他的夢想就從這裡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