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師復(1884~1915)
正文
中國近代無政府主義思想家和活動家。原名紹彬,字子麟,學名紹元。1884年 6月 5日生於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1904年赴日本留學時更名思復,後又改為師復。1912年組織“心社”時廢姓,遂稱師復。青少年時期,曾兩次應童子試和鄉試,第一次得補博士弟子員,第二次落第。在日本留學時,與俄、日虛無黨人接觸,受到恐怖主義和無政府主義思想的影響。1905年 8月加入中國同盟會,同年底,由日返粵,參加香港《東方報》的編輯工作。次年,在故鄉石岐鎮創辦“進德女學”和“武峰閱報社”。1907年春,受同盟會派遣到廣州謀刺水師提督李準,不慎受傷,被捕入獄。出獄後於1910年在香港組織“支那暗殺團”,幻想以個人恐怖行動警醒社會,推動革命。1912年 5月,支那暗殺團解散,他在廣州組織了“晦鳴學舍”,發刊《晦鳴錄》,在國內宣傳無政府主義。同年7月,又與黃涓生、華林、袁振英、區聲白、黃凌霜組織“晦鳴學舍”的外圍組織“心社”。1915年 3月病逝於上海。著作有《師復文存》、《伏虎集》等。劉師復反對一切強權,主張絕對自由。他認為強權違背人類互助的本性,扼殺人類的自由。國家起源於強權,是強權的象徵,是萬惡之源,要使人類獲得自由,必須廢除國家和剷除一切強權。他希圖建立無政府共產主義社會,人人自由,人人自治,以獨立的精神,行互助的準則,一切生產要件均為社會所有,沒有偷盜、搶劫和殺人放火,也沒有自私自利,唯有勞動與互助。劉師復主張通過平民大革命的道路消滅國家、建立無政府共產主義的理想制度。他把革命進程劃分為兩個步驟:第一步,通過報章、書籍、演說、學校等傳播無政府主義,使多數人明了將來社會組織的美善;第二步,實行總同盟罷工,推翻強權政府,建立無政府共產主義社會。他還注重個人品德修養,主張寡嗜欲,薄榮利,試圖通過個人的自我完善,抵制社會的惡習和虛偽道德。
劉師復的無政府主義思想,在民國初年產生過一定影響,相當一部分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和手工業工人接受了他的無政府主義主張。這種影響,一直延續到五四運動後。隨著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影響的深入,劉師復的無政府主義思想的消極性表現得越來越明顯,其影響逐漸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