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75年5月出生於湖北省廣水市。1997年畢業於華中農業大學林學專業,獲學士學位;同年,免試推薦攻讀華中農業大學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專業碩士學位,師從包滿珠教授,1999年轉攻博士學位,2002年12月畢業,獲植物學博士學位。畢業後留校任教。
主講課程
先後主講了《花卉學》、《園林植物學》、《園林植物育種學》、《園藝植物育種學》、《園藝植物栽培學》、《園林植物品種分類》、《園林學進展》等本科及研究生課程。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園林、園藝等專業本科及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專業研究生的教學與相關科研工作。
主要貢獻
先後參與創建了《花卉學》和《園林植物育種學》兩門國家級精品課程、以及《花卉學》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和《園藝植物育種學》湖北省精品課程,“園林植物系列課題”國家級教學團隊主要成員之一,參編教材4部。 2004年12月晉升副教授,2009年12月晉升教授,主要從事園林植物遺傳育種與生物技術方面的研究,具體包括懸鈴木、百合、月季、紅掌等園林樹木與花卉的開花分子生物學、遺傳育種與生物技術改良等。
先後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重點項目子專題、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畫項目子專題、湖北省基金、武漢市晨光計畫、校科技創新基金等多項課題研究,同時參加過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948”、教育部重點、湖北省重大科技攻關等項目研究;至今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研究論文20餘篇,參譯專著1部,作為主要完成人之一申請專利4項(3項已獲授權)、鑑定科研成果2項。
科研項目
1.懸鈴木A-E類MADS-box基因的功能解析與套用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主持,30871729,2009-2010)。
2.高產優質多抗百合細胞與分子育種技術及品種創製 “863”重點項目子專題(主持,2006AA100109,2006-2010)。
3. 優質月季品種選育及栽培技術研究 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畫子專題(主持,2006BAD01A1805,2007-2010)。
4.懸鈴木LFY同源基因的套用研究 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主持,2009-2010)。
5.懸鈴木開花關鍵基因的開發與套用 武漢市青年科技晨光計畫(主持,2009-2011)。
6.懸鈴木開花相關基因的克隆與功能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主持,30500394,2006-2008)。
7. 懸鈴木的三倍體育種研究 華中農業大學科技創新基金(主持,2004-2006)。
8.紅掌等名優花卉引進新品種的工廠化育苗技術研究 華中農業大學引進人才科研啟動基金(主持,2003-2005)。
9.主要切花育種、栽培和采後技術的開發、集成與示範 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參加,200903020,2009-2013)。
10. 矮牽牛、萬壽菊F1制種體系的建立與示範種植 武漢市科技攻關計畫(參加,2006-2009)。
11. 利用開花調節基因培育無果懸鈴木和楓香的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參加,2004-2006)。
12. 國外優質草花種質資源及育種技術引進 農業部948項目(參加,2003-2006)。
13. 利用生物技術創建無毛懸鈴木的研究 教育部重點項目(參加,2003-2005)。
14. 地錦(爬山虎)種質資源創新及新品種培育 863子項目(參加,2001-2005)。
15. 轉基因沉默延長香石竹切花的瓶插壽命 自然科學基金(參加,2000-2002)。
16. 懸鈴木基因工程改良研究 湖北省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參加,2000-2002)。
科研論文
1. Wang J., Huang L., Bao M., Liu G (corresponding author). Production of interspecific hybrids betweenLilium longiflorumandL. lophophorumvar.linearifoliumvia ovuleculture at early stage. Euphytica2009, 167: 45-55 (SCI).
2. Shi XP, Dai XG, Liu GF, Bao MZ. Enhancement of somatic embryogenesis in camphor tree (Cinnamomum camphora L.): osmotic stress and other factors affecting somatic embryo formation on hormone-free medium. Trees - Structure and Function2009, 23:1033-1042 (SCI).
3. Shi XP, Dai XG, Liu GF, Zhang JW, Ning GG, Bao MZ. Cyclic secondary somatic embryogenesis and efficient plant regeneration in camphor tree (Cinnamomum camphoraL.). In Vitro Cell Dev Biol Plant 2009, in press.
4. Huang W., Ning G., Liu G., Bao M. Determination of genetic stability of long-term micropropagated plantlets ofPlatanus acerifoliausing ISSR markers. Biologia Plantarum2009, 53(1): 159-163 (SCI).
5. Li Z., Liu G. (co-first author), Zhang J., Bao M. Extraction of high-quality tissue-specific RNA from London plane tree (Platanus acerifolia), permit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female inflorescence cDNA library. Functional Plant Biology2008, 35: 159-165 (SCI).
6. Liu G., Bao M. Colchicine-induced chromosome doubling inPlatanus acerifoliaand its effect on plant morphology. Euphytica2007, 157: 145-154 (SCI).
7. Xu L., Liu G., Bao M. Adventitious shoot regeneration from in vitro leaves of Formosan sweetgum (Liquidambar formosanaL.). HortScience2007, 42(3): 721-723 (SCI).
8. Li Z., Fang F., Liu G., Bao M. StableAgrobacterium-mediated genetic transformation of London plane tree (Platanus acerifoliaWilld.). Plant Cell Reports2007, 26: 641-650 (SCI).
9. Yang Y., Liu G., Bao M. Somatic embryogenesis and plant regeneration from petioles of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 Planch. In Vitro Cell. Dev. Biol.-Plant2006, 42(6): 520-524 (SCI).
10. Liu G., Bao M. Adventitious shoot regeneration from in vitro-cultured leaves of London plane tree (Platanus acerifoliaWilld.). Plant Cell Reports2003, 21: 640-644 (SCI)..
11. Liu G., Huang J., Chen L., Bao M. Plant regeneration from excised hypocotyls explants ofPlatanus acerifoliaWilld. In Vitro Cell. Dev. Biol.-Plant2002, 38: 558-563 (SCI).
12. Li Z., Liu G., Fang F., Bao M. Timentin facilitating adventitious shoot regeneration ofPlatanus acerifoliaWilld. as an antibiotic for suppression of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in genetic transformation.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2007, 9(1): 14-18.
13. 劉國鋒,包滿珠. 懸鈴木下胚軸及葉片再生不定芽的影響因素分析. 園藝學報,2009,36 (3) : 399 - 404。
14. 劉國鋒,趙慶慶,包滿珠. 盆栽安祖花葉片愈傷組織誘導及植株再生的影響因素. 華中農業大學學報,2009,28(3):356-360。
15. 王傑,劉國鋒(通訊作者),包滿珠,黃莉. 麝香百合胚性愈傷組織狀態的調整與植株再生. 園藝學報,2008,35(12):1795-1802。
16. 李志能,黃文俊,張佳琪,包滿珠,劉國鋒(通訊作者). 異硫氰酸胍法快速提取懸鈴木組織總RNA的研究. 武漢植物學研究,2007,25(3):266-269。
17. 劉國鋒,包滿珠,李志能. 懸鈴木遺傳轉化過程中選擇壓力的確定. 華中農業大學學報,2007,26(1):102-106。
18. 李志能,劉國鋒,羅春麗,包滿珠. 懸鈴木花粉生活力及貯藏力的研究. 武漢植物學研究,2006,24(1):54-57。
19. 李志能,劉國鋒,包滿珠. 懸鈴木種子Coγ輻射及其苗期生物學性狀調查. 核農學報,2006,20(4):299-302。
20. 齊迎春,葉要妹,劉國鋒,包滿珠. 不同基因型孔雀草高效植株再生體系的建立. 中國農業科學,2005,38(7):1414-1417。。
21. 蔣細望,劉國鋒,包滿珠. 菊花9個品種葉片和莖段快速高效再生體系的建立. 華中農業大學學報,2003,22(2):162-166。
編寫教材
1.參編(包滿珠主編) 《園林植物育種學》面向二十一世紀教材 中國農業出版社2004;
2.參編(徐躍進主編) 《園藝植物育種學-各論》面向二十一世紀教材 中國農業出版社2007;;
3.參編(別之龍主編) 《工廠化育苗技術》面向二十一世紀教材 中國農業出版社2008;
4.副主編 《園藝植物栽培技術》湖北省“一村一名大學生計畫”指定教材 華中農業大學2009。
科研成果
1. 從懸鈴木組織中抽提RNA的方法。專利號:ZL 200610113098.7,國家專利與知識產權局2009年授權(排名第三)。
2. 地錦體細胞胚發生途徑的植株再生方法以及用於該方法的培養基。專利號:ZL 2005 1 0019549.6,國家專利與知識產權局2008年授權(排名第三)。
3. 一種通過成熟胚愈傷誘導進行日本結縷草植株再生的方法及培養基。專利號:ZL 200510019550.9,國家專利與知識產權局2008年授權(排名第四)。
4. 一種農桿菌介導的培育懸鈴木轉基因植株的方法。專利受理號:200610019684.5,國家專利與知識產權局,2006申請(排名第二)。
5. “輻射誘變低矮耐寒草坪型狗牙根新品系選育” 2006年湖北省科技廳鑑定成果(國際先進,參加)。
獲獎記錄
“轉基因沉默延長香石竹切花品種的瓶插壽命” 2003年湖北省科技廳鑑定成果(國際先進,參加),獲2005年中國花博會(中國花卉協會)科技成果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