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出身於沒落地主階級家庭,幼年喪親,家境貧寒,白天賣餅,夜間為人推磨,過著生活常常不繼的日子。然而,少有大志的劉光賁卻最愛讀書,他跑書攤,尋書館,好學不休,如饑似渴地苦讀孔孟儒家經典。而且“論史謹嚴”、“識高義遠”、“治經精透”,除通曉經史之外,還通音韻,知天文、懂數理,是當時關中甚至西北負有盛名的大學者。
1865年考上府學生員。肄業後不久,設館教導李岳瑞。李岳瑞是陝西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在維新運動中,正是由於他和宋伯魯的幫助,康有為、梁啓超的主張才能夠直達中樞。
1875考中舉人,次年上京考取進士失敗。
劉光賁曾任陝西味經書院、崇實書院院長,甘肅大學堂總教習等。他發表維新主張,改革教育,傳播西學,籌辦民族工業。戊戌變法失敗後,被視為“康梁新黨”,受到清廷迫害,雙眼失明。
1903年卒於甘肅大學堂。
關學學者
出生於“關學”之鄉的劉光賁,從青年時代起就對關學創始人張載以及馮從吾、呂涇野、李二曲等關學先輩頗為敬仰,受關學思想很深,這對他一生理論與實踐活動產生了直接的影響。他曾入府學,肄業於關中書院。32歲時劉光賁始為鄉試舉人,其後因會試進士不第。便銘記橫渠先生名言“熟能少留意於科舉,相從於堯舜之間”便絕意仕途。他在應考期間,從省城到京城,親眼看到西方列強的入侵和清政府簽訂的許多喪權辱國條約。他痛切感到“中國以後將時時與英德等國相周鏇,專求舊學,不足以維護中國之局”,“中國唯變法不能圖存”。他的學術改革主張和教育救國思想亦更加堅定。與此同時,劉光賁通過他的弟子陳濤、李岳瑞等聯絡介紹,與維新派康有為、梁啓超等取得聯繫,經過來往交流,給他的思想注入了新的希望。於是他倡議廢八股,習算術,立新學,舉實業,培養新型人才,與康梁變法運動相呼應。把自已維新改革的主張貫注於教育內容之中;倡導新學、實學為主的教育實踐活動。他認為“西人之學,皆歸實用”故而民富強“中國之學,虛而不實”故而國勢貧弱,國家要富強,必須“痛改故習”講求實學,學以致用。他在任味經書院山長(校長)時,在書院內設時務齋,講求實用之學。光緒二十一年(1895),他向陝西學政趙惟熙提出了“崇實學”、“預教訓”、“習測算”、“廣藝術”的十二字革新教育的建議,光緒二十三年(1897),他親自創辦崇實書院,以講求實學,培養實用人才為宗旨。
在講求實學的辦學方針下,他大膽革新書院傳統的教學內容,開始與長安舉人著名關學學者柏景偉創辦“求友齋”,除講授經史之外,就開設了天文、算學、時務、地理等新學課程,後增設西學內容。特別重視算學,他認為“西人富強,以製造奇精,原本算術”。在他的倡導下,書院刊刻了《梅氏籌算》、《平面三角舉要》等數學著作,並在書院設立售書處。同時還研討西方國家富強之術和國內現狀,以西方各國史地、政治、語言,而且還開設兼學、電、化、醫、礦諸學。把崇實書院初設“致道”、“學古”、“求志”、“興藝”四齋。最後並為“政事”、“工藝”二齋,更加重視格致、算學、製造、英文等,傳授了西方資本主義科學技術。
劉光賁為實現其教育救國主張,除了在書院執教以外,又會同地方官員在關中儲糧借款,積資辦學。在鹹陽、扶風、禮泉等地設立義學多處,更可貴的是他節衣縮食,將自已微薄薪俸的一部分積累起來“躬設義塾數百所”,並在三原建立了“勵學齋”廣泛吸收農工商子弟入齋學習新學課程。同時還主張廣開民智,遍設鄉學,普及民眾教育,學風提倡無門第之分,他批判當時國民教育只為富室子弟服務的弊病,指出“工農商皆為孔教之人,苟專心向道,皆能同於聖人”。並且把各鄉是否辦學,做為考核地方官吏政績的主要內容,凡鄉級不設學堂者或子弟不入學堂則施於處罰。
劉光賁因積極支持康梁變法,當時被稱為南有康有為,北有劉古愚。變法失敗後,劉光賁被革職崇實書院山長職務,此後他退居禮泉縣九 山下的煙霞草堂(即復幽學社)繼續從事講學。光緒二十九年(1903)陝甘總督崧錫俊邀請劉光賁赴甘肅講學,他念及“秦隴一家”,為了消除邊地種族之爭,融合回漢,同施教化,共御外侮,欣然應邀前往,任甘肅大學堂總教習。為普及民眾教育,開設地方學校,培養師資等,提出了一系列具體建議,同時,又主張發展西北畜牧及毛紡製革事業,堵塞毛皮原料外流。把全部心力用於毗鄰甘肅的文化教育和經濟開發事業,他自謂“國事至此,敢惜身乎!”但因過渡疲勞,於當年九月病逝於蘭州,時年六十一歲。其主要著作有《立政臆解》、《學記臆解》、《大學古義》、《孝經本義》、《論語時習語》、《煙霞草堂文集》等。
作為愛國教育家的劉光賁,他的教育救國思想雖不能實現,但確也為社會造就了大批有用人才,他的主要弟子有:於佑任、楊松解、張季彎、馮孝伯、王授金、楊西堂、朱佛光等。這些弟子在陝西乃至西北軍政文化教育界,均起過一定的作用。
劉光賁從事講學和社會教育,三十年如一日,勤於教務,教書育人粗衣淡食,一絲不苟,養成了他性格剛毅至誠,平易近人。但又敢冒犯權貴,嚴峻自持,確是一位思想開明,品學並重,熱愛祖國而值得紀念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相關事件
◎喜歡數學
看數學看到吐血
今天看來,劉古愚算得上是普及全民教育的典範人物。他十分重視義務教育,自籌資金,在家鄉周圍辦了6所義學,要求小孩從8歲起開始上學,女子尤其要“讀書識字”,不然怎么能夠培養後代呢?
在維新運動之前,劉古愚在位於“天下縣、涇三原”的味經書院一待多年,“味經書院”在近代陝西以倡實學而著名。劉古愚到任後,把天文、地理等自然科學抬高到與經、史、政、道並列的地位,尤其是數學這一“秦中絕學”因他的講授,在西北地區迅速流傳開來。張鵬一在《劉古愚年譜》中說:“陝人多精幾何,明測算,師所啟迪也。”
以地方教育機構辦實學,劉古愚在近代史上應坐頭把交椅,起碼比譚嗣同的“瀏陽算學館”要早十餘年。劉古愚在李寅家剛接觸到數學書時,如痴如醉,連看三天三夜,累得吐血,之後更是手不釋卷,勤於鑽研。他的數學水平有多高,從他學生們的成就中可見一斑。
他在書院裡築造了一個觀象台,置學生成安、張遇乙製造的經緯儀於其上。讓他的學生、吳宓之父吳建寅編著了經偉儀的具體用法,以利於同學們實習測算。他的學生張秉樞還編著了《代微積拾極補草》高等數學,拿給劉古愚看時,劉古愚大喜過望,連贊“吾鄉人士才智不必盡出西人下”。
在其影響下,一批數學類著作紛紛出籠。劉古愚的一些學生還隨當時的陝西布政使測繪了陝西地圖。禮泉、三原、涇陽等縣興修水利時,還幫著測繪了渠道。由此不難想像,劉古愚的學生李儀祉日後在三秦大地上大修水利的源頭即在此處。這一批實用性人才為西北開發立下了蓽路藍縷之功。
◎推廣圖書
最苦惱沒有書看
作為一個京兆書生,當時令劉古愚最苦惱的是沒有書看。連年戰亂使得陝西書籍匱乏,價高質差,他看在眼裡,急在心上。他和好友柏子俊創辦求友齋,設“刊書處”。
1887年,在陝西按察使支持下又設售書局,這種官紳聯合售書之舉在陝西亦屬首倡,緩解了缺書局面,也為味經書院爭得了六七千卷書,改善了教學條件,劉古愚主持味經書院刊書多年,後來成立了味經官書局,以金陵書局等為榜樣,試圖把印刷業推向機器生產。
劉古愚由於貢獻突出,曾多次受到清帝表彰。在《清末陝甘概況》一書中,有一則清光緒二十七年五月二十日的上諭。在這份通令嘉獎中提到:“國子監學正銜舉人劉光賁(即劉古愚),著賞加五品銜……名列第一,後面還有他的學生。”
劉古愚刊印了大量的文史和自然科學書籍,使地處內陸的學子們接觸到了資產階級改良思想。康有為的《桂學答問》、《強學會序》,梁啓超的《幼學能議》等很快面世。據李澤厚先生研究,嚴復《天演論》的最早木刻本是1894年或1895年陝西味經售書處刻本,這是未經修改之初稿樣本,與以後版本文字不同。
劉古愚還要求他遠在京滬的學生們定期寄送報紙,以便及時了解外面的世界,這些書報給地處內陸的陝西送來了思想的曙光,埋下了思想啟蒙的種子,之後武昌起義,陝西才很快打響了回響革命的第一槍。
劉古愚的學生中,後來成為辛亥革命元老、一代報人的于右任,被毛澤東譽為“搖著鵝毛扇,到處當座上賓”的《大公報》總編輯張季鸞等能在新聞事業中取得驕人成績,也無不受到其恩師的深刻影響。
◎教育救國
與師長談找到理想
年輕時期的劉古愚從自己的老師黃彭年身上獲得了“正能量”。黃彭年是晚清著名的學者、政治人物。其思想主要涵蓋儒學、方誌、教育、文論等方面,頗受曾國藩、李鴻章賞識。
歷史上,黃彭年以《選將論》而為人稱道,這也是近代文人論兵的典範之作。早在鹹豐初年,黃彭年隨父參加鎮壓農民起義,同治初年又參加鎮壓太平天國石達開部。身為文人,黃彭年卻重視學習西洋學術、政治、軍事,而這一點也影響了劉古愚。
據《劉古愚年譜》載:1894年他完成了《壕塹私議》,發明了成序列、成規模的壕塹,用來對付西洋之火炮。1895年劉永福在越南與法國交戰,運用類似方式,打敗敵軍。
清光緒二年的春試中,33歲的劉古愚落第,從京城返回陝西途經保定時特意去拜謁他在關中書院的老師黃彭年,當時的黃彭年在保定蓮池書院任教。久未謀面的師生二人坐在蓮葉何田田的蓮池邊,促膝徹夜傾談中西之事……就在那個夜晚,劉古愚找到了他一生的理想——教育救國。而他現代激進改良主義的教育思想與理論也正是在這種長期的愛國主義教育實踐中日臻形成的。
陝西、甘肅等地的新教育都是由劉古愚而始。在甘肅高等學堂創辦幾個月後,劉古愚就準備實施他的實用、實學、實業的辦學方針,在陝西書院教書時,他就曾決定集股聚資二十萬兩,在陝西創辦機器織紡公司,還派遣門生去上海準備採購織布機器以及學習機器織布的工藝過程。但終因得不到清政府的支持,回響入股者人數太少,資金不足,終未辦成。就在他準備恢復左宗棠購置的毛紡織機器,紡織毛氈呢羽一類織品的時候,最終客死他鄉。
劉古愚的教育實踐已經走到中國現代教育的門檻,他於1903年8月逝世,次年清政府頒布了第一個現代學校制度。
◎籌辦工業
平民身份第一人
在維新諸活動中,劉古愚準備興辦紡織等實業,他也因之成為陝西近代第一位平民身份籌辦工業的人。他派學生陳濤等帶上他的《致張之洞書》南下江浙考察,此事雖未達到預期目的,但是他的一些利民之舉至今仍在流傳著,每當棉花收穫季節,一些老年人往往會向後代講起劉舉人。
他雖手無寸鐵,卻矢志富國強兵。在加強軍事方面,他提出《壕塹戰法》和《河套屯田》的思路,但是無奈之下,“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劉古愚苦悶至極。正在這時,他那些不斷往返的學生們首次將誕生於中國東南的新鮮空氣透進了三秦大地,也給他帶來了康、梁發起維新運動的訊息。
他的精神為之一振,在他支持下,1898年,他的及門高第多薈萃於全國維新運動的中心和策源地——北京。這一年,劉、康二人也通了他們一生中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書信,探討政事與學術。康有為稱劉古愚是“海內耆儒,為時領袖”。梁啓超譽劉古愚為“關學後鎮”。
◎南康北劉
他是一個愛哭的人
15歲的張季鸞第一次見到劉古愚時,是在1902年的秋天。幾個月後,劉古愚受到陝甘總督崧蕃的邀請,離開陝西鹹陽老家,挈婦將雛,來到甘肅蘭州出任甘肅高等學堂的第一任總教習。
從榆林老家來到幾百公里外的鹹陽,張季鸞就是奔著他人口中的“吾省有大師劉古愚先生”而去的。多年後,張季鸞在一篇《煙霞草堂從學記》的文章中回憶,劉古愚先生受聘甘肅後,當時“門人爭欲行,而先生於王君章之外,特許余隨侍”。
在清光緒壬寅年的一個寒冬的早上,張季鸞和他的諸位師兄送別老師,他們跟著劉古愚乘坐的車馬,走了一城又一城,而那一刻車上的先生早已是淚滿衣襟……
劉古愚愛哭。
後來成為中國著名新聞學家的張季鸞回憶其在煙霞草堂求學的經歷時寫道:“先生酒後談國事,往往涕哭。常縱論鴉片戰役以來至甲午後之外患,尤悲憤不勝。”
戊戌變法失敗後,身為陝西維新變法領袖的劉古愚退居故里,在地極清幽的煙霞草堂講學。這時候的劉古愚不再是維新革命時期大名鼎鼎的“南康北劉”,而只是求學少年張季鸞眼中那位愛哭的先生。
曾懷有仕途救國夢
任職於中國教育科學研究所的畢誠教授算得上是早期研究劉古愚思想的國內學者,1988年博士畢業的他接受了一項頗有點神秘感的任務:鑑定一部全是複印的繁體字書稿,而作者就是劉古愚先生。
在畢誠看來,33歲赴京試第失意的劉古愚也曾懷有仕途救國的夢想,最終絕意仕途,傳播維新思想,無不與他所受到的影響和經歷有關。
23歲時參加童試奪得秀才第一名後,劉古愚進入關中書院就學。關中書院保留宋代張載創立的關學傳統,學子們無不受“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儒家情懷薰陶。
畢業後,劉古愚又歷游京城、保定和蘭州等地,不僅接觸到一大批有志社會改革的學者,包括康、梁等人,而且他積極熱情地投入到當時中國變法大潮中,毫無保留地吸收了西學的科學民主精神。
強烈的救國意識和知識分子使命感,應該說是催生劉古愚維新思想的關鍵要素。
戊戌變法失敗之後,面對日蹙的國勢,維新者劉古愚曾長期痛哭不已,雙目一度幾乎失明。劉古愚也差點成了“劉瞽愚”。
戊戌變法失敗他不避難
戊戌變法中,劉古愚遙望北京密切關注局勢。京官宋伯魯、李岳瑞積極支持康有為變法主張。康有為的許多上書就是通過宋伯魯直達光緒帝的,李岳瑞則在光緒帝與康有為之間充當信使,他還把慈禧擬捕康有為的訊息以光緒密旨傳達給了康有為,使康梁能夠及時脫離虎口。
坊間,關於“南康北劉”的緣起,多言劉古愚的大義凜然。變法失敗後清廷在全國緝捕“康黨”,李岳瑞、宋伯魯被罷官回鄉,好心人來勸劉古愚趕快避禍,劉厲聲答曰:“國事如此,吾死國難,幸何如之,何言逃也。”
這一夜,他和學生梁海峰在書院裡煮酒待戮。邊喝邊談論著聽來的訊息,說到激憤處,劉古愚酒杯擲地道:“如某某果死,吾不獨生,康黨吾承認,願應罪魁也。”當時的陝甘總督因為知道他的為人,以“保全善類”沒有開罪於他,劉古愚才得以保全性命於亂世。
之後他隱居禮泉煙霞草堂授課,1903年以多病之軀遠赴甘肅,弘道甘隴士林。
◎再傳弟子
其中有習仲勛等人
一代哲人雖逝,但精神長留後世,在於右任等人身上發揚光大。他的再傳弟子中,則出了一批習仲勛、楊明軒一樣的共產黨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文科方面卓有成就的吳宓和在理科方面頗有建樹的楊鍾鍵。
“中西會通派”代表人物吳宓是一位傑出的教育家、學者和詩人。他的生父、嗣父、姑丈、姨丈等人均曾就學於劉古愚。他曾回憶說:“鹹陽劉古愚老夫子,為關中近世大儒,近數十年中,吾陝知名人士,無不出其門下。宓兒時曾獲拜謁……”
楊鍾鍵是我國古脊椎動物學、古人類與第四紀地質學研究的開創者和奠基人。曾參與北京周口店的發掘,其家學淵源也來自劉古愚。在《回憶錄》中他說:“我父從陝西大儒劉古愚先生游,其一生思想與學識,得之於劉先生甚多,劉先生對清朝八股不滿,我父在劉古愚門下即持革新論。”楊父創辦華縣鹹林中學,興辦教育提倡實學,深深影響了楊鍾鍵的一生。楊鍾鍵曾一度出任西北大學校長。
◎精神信仰
村里人每年都祭拜他
年過花甲的劉耀明是劉古愚的玄孫,小時候就從父親和爺爺口中聽過不少曾祖父的故事。
他聽說了梁啓超來拜祭曾祖父時曾淚流滿面;還聽說了在西安碑林旁邊的“劉子祠”當初是于右任、邵力子這些曾祖父的學生出資出力修建的;也聽說了曾祖父在甘肅高等學堂時,教國學的他卻擔負著批改學生算數的工作,每天晚上,一壺小酒陪伴下常常至天亮。
“村里人每年清明節都要去曾祖父的墓前祭拜,在這裡,他像神一樣受到敬重。”劉耀明說現在劉古愚的墓地已成了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劉古愚的維新主張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是實現不了的。但是,誠如他的弟子所頌揚的:先生往矣,其精神毅力,乃與長宙大宇相彌倫。
劉古愚從事講學和社會教育,三十年如一日,勤於教務,教書育人粗衣淡食,一絲不苟,養成了他性格剛毅至誠,平易近人,但又敢冒犯權貴,嚴峻自持,確是一位思想開明,品學並重,熱愛祖國而值得紀念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宗禾)
劉古愚墓
位於鹹陽城北7公里處秦都區馬莊鄉天閣村。墓為圓丘形,底部周長18米,高1.65米。陝西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墓誌及墓碑分別由鹹陽市博物館和當地村民保管。墓誌邊長87厘米,厚12厘米,李岳瑞撰文,宋伯魯書,孫維新、張向坤刻石。墓碑由碑首和碑身組成,高2.19米,寬0.95米,厚0.195米。碑文由陳澹然撰,宋聯奎書丹,陳希安刻字,表述墓主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