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名片
劉其靖 ,女,漢族,山東利津人,1963年4月生,1984年參加工作,無黨派人士,山東省第十一屆人大代表,全國優秀教師,東營市教學能手,現任東營市河口區河安國小副校長、數學教師,其論文《讓數學從無味變有味》獲山東省教育科研優秀成果評選一等獎。
東營市河口區河安國小教師劉其靖,已經在國小度過了28個春秋。我省實施素質教育以來,她高興地看到,孩子們臉上的笑容多了,思維也變得更活躍了。“素質教育符合時代要求,給了孩子們更大的發展空間。有些學校覺得實施素質教育阻力大,其實阻力是來自高考以及人們對高考的片面認識。”劉其靖最關注的是學生親職教育問題。“目前,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發展得不錯,但親職教育這個老問題沒有解決好。在教育子女上,很多家長還存在重智輕德、重知輕能、重養輕教的誤區。千萬不能讓親職教育拖了素質教育的後腿。
頭號問題是人才
建設黃三角高效生態經濟區、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缺錢我們可以借貸、融資,缺人才、技術怎么辦?我認為,“藍”“黃”新戰略遇到的頭號問題就是人才問題,這是我們亟須解決的。
我們要建設“藍區”、“黃區”,沒有人才,什麼都是空話。教育做不好,人的素質跟不上,即使有大項目,也很難發展壯大,這就會影響長遠發展。現在的狀況是,―方面企業招不到人才,另―方面技校招不到學生。要發展“藍”“黃”戰略,首先要把我們的教育抓好。
中考前夕,經常會有老師告誡學生,不好好學習就要到技校,言外之意,技校是差生的集結地。有落榜的考生家長說,“我就是砸鍋賣鐵,跪在地上求人,也不讓孩子上技校。”這種現象讓人很痛心,這說明我們的職業教育存在很多問題。 我認為問題的原因在於觀念難改變,政策不給力。中國的文化是讀書做官,家長們都不希望孩子做工人或農民,職業教育的社會偏見大。國家政策雖然強調職業教育要開放辦學,但時至今日,沒有專門的法律或法規出台。雖然國家加大了對中等教育的投入,但因為生源緊張,有些學校將大量的國家扶持資金用於學校的硬體建設和招生獎勵,卻忽略對教師的實訓和實訓工廠的建設更新。企業不願接收定崗實習學生,校企合作機制也難落到實處。”
雖然很難,但我們必須下決心自己培養人才。可以將“企業要認真接收和安排好職教學生的企業實習”作為法律法規儘快出台,嚴格實行勞動預備制和就業準入制度,建立職業資格制度。
職業教育應該向綜合素質+專業技能+創業能力的全方位培養模式轉變。可以大力推進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讀制度,技能證書與學歷證書並重。依託優質的職業教育資源,以專業為紐帶,與行業企業共同組建職教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