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三娘等造白石雙阿彌陀坐像,殘高36厘米。
佛頭已失,阿彌陀內穿僧祗支,胸系帶,外著袈裟,結跏趺坐,雙手一上揚,一下垂扶膝,身軀結實,豐潤飽滿,線刻衣飾被圓雕所取代。長方形須彌座,束腰部分為兩個六稜柱,柱正面中心各雕刻一朵蓮花,四角及中部共有6個力士扛托像座。座上為仰蓮,下部素麵。前面刻發願文為“開元十年正月廿三日,劉三娘、妹五娘、嫂郭,為亡過父母、七代先亡,敬造玉石雙身彌陁象一區,合家供養佛時。”
河北曲陽1953-1954年所出唐朝紀年造像共10件,目前所知有7件發願文是鑿刻在像座正面的,這是因為唐以前造像基座以長方形(方形)為主,正面造像多刻繪護法力士、獅子、化生童子托舉博山爐等,發願文自然要退到兩側及背面。唐朝造像,束腰須彌座成為主流,須彌座本身形狀,使得其失去了雕刻護法題材的空間,將發願文移至正面,成為當時工匠的自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