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國際能源機制與國際能源法

創新國際能源機制與國際能源法

下篇:國際能源法 國際能源法的淵源 國際能源法的定義

作 者: 於宏源,李威
創新國際能源機制與國際能源法創新國際能源機制與國際能源法
叢 書 名:出 版 社: 海洋出版社ISBN:9787502778477出版時間:2010-11-01版 次:1頁 數:339裝 幀:平裝開 本:32開所屬分類:圖書 > 法律 > 國際法

內容簡介

從全球化發展軌跡來看,能源問題必然超越國家邊界。例如,在能源利用過程中出現的酸雨現象、溫室效應、石油污染、核泄漏事故等,不但得到有關國家的重視,而且引起世界各國的關切。

作者簡介

於宏源,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組織與國際法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員、博士。從事國際組織、能源和環境外交等領域的研究。並主持和負責多項重要課題,包括: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美國能源基金會中國可持續能源項目、國家環境保護部課題等。
李威,河南工程學院人文社會科學系副教授,法學教研室副主任,能源法研究所副所長,華東政法大學國際法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主要從事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國際法及國家低碳發展戰略研究。近年來,主持或參與在研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省部級研究項目多項,已在《時代法學》、《國際政治研究》、《國際商務研究》等專業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0餘篇,出版著作和教材6部。
·查看全部>>

目錄

上篇 創新國際能源機制
引言
第一章 國際能源機制的構建
第一節 國際能源機制的框架
第二節 聯合國國際能源機制
第三節 氣候變化與國際能源機制的發展
第二章 環境容量與能源創新
第一節 環境容量和能源創新的二元博弈的理論基礎
第二節 氣候變化集體行動中的環境容量劃分之爭
第三節 氣候變化與新能源權力結構的競爭
第三章 國際格局權力轉移中的能源鏈問題
第一節 能源鏈概念的引入
第二節 能源鏈對國際體系的影響
第三節 權力轉移中的新能源挑戰議題
第四章 能源安全體系與大國互動
第一節 國際能源體系的意涵
第二節 能源安全
第三節 國際能源安全體系的互動機制
第四節 中國對外關係中的能源新因素
第五章 國際能源環境合作中的集體行動邏輯
第一節 集體行動困境解決的三種途徑
第二節 國際能源環境集體行動中的選擇性激勵
第三節 國際能源環境集體行動的結構問題
第四節 國際能源環境集體行動中的大國作用
第五節 結論
下篇:國際能源法
引言
第六章 國際能源法的理論框架
第一節 國際能源法溯源
第二節 國際能源法律關係
第三節 國際能源法的淵源
第四節 國際能源法的定義
第七章 國際能源法的學科體系
第一節 國際能源法的體系化研究現狀
第二節 國際法體系中的國際能源法定位
第三節 國際法體系中國際能源法的層級
第八章 國際能源組織法
第一節 國際能源組織的法律性質
第二節 國際能源組織的發展現狀
第三節 國際能源組織法律框架構建
第九章 國際能源貿易法
第一節 能源貿易及其法律問題綜述
第二節 能源貿易在GATT/WTO體制下的規制
第三節 碳貿易:應對氣候變化下國際能源貿易法的新發展
第四節 碳關稅:國際能源貿易法必須關注的新問題
第十章 國際能源投資法
第一節 國際能源投資及其國際法問題綜述
第二節 《能源憲章條約》規制下的國際能源投資法
後記
·收起全部<<

前言

從全球化發展軌跡來看,能源問題必然超越國家邊界。例如,在能源利用過程中出現的酸雨現象、溫室效應、石油污染、核泄漏事故等,不但得到有關國家的重視,而且引起世界各國的關切。“這種跨國界的影響必然要求採取超國家的行動。”國際能源機制的缺失正是國際應對氣候變化紛爭的根源所在。於宏源博士和李威博士正是以國際能源機制和國際能源法為研究對象,試圖在這本書中通過國際能源關係和國際能源法的綜合研究,為國際能源機制的創立和發展梳理出一條清晰的路徑。
2009年12月,聯合國哥本哈根氣候大會未能達成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減排協定,折射出發達和開發中國家兩大陣營立場的巨大分歧和各陣營內部出現的立場分化,表明氣候變化國際格局的演化更加複雜多變。圍繞“巴厘島路線圖”的落實,全球氣候變化談判的焦點已經從單純的“後京都進程”轉換為涵蓋面更廣的“哥根本哈根進程”。哥本哈根進程的核心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兩個基本問題上:一是程式規範問題。是否需要將京都議定書下已開發國家中期減排目標的談判和公約下長期目標的談判“雙軌”井軌?是否平等公開共識還是多數原則抑或大國主導?是堅持聯合國主渠道還是另闢蹊徑?二是責任與義務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