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創業型經濟

創業型經濟是建立在創新與新創事業基礎上的一種經濟形態,創業型經濟需要創業素質教育和創業精神的培育。德魯克早在1985年就提出了創業型經濟(entrepreneurial economy)這一概念。

基本概念

美籍奧國經濟學家、當代資產階級經濟學代表人物之一熊彼特在其1912年出版的著作《經濟發展理論》中,首次使用了“創新”一詞。根據熊彼特的定義,創新是指“企業家對生產要素的新組合”。
熊彼特強調,創新並不等於發明,一種發明只有套用於經濟活動並成功時才能算是創新。而且創新者也不僅僅是指實驗室里的科學家,還包括有膽識、敢於承擔風險又有組織實幹才能的企業家。可以看出,熊彼特的創新概念的含義主要是從經濟學的角度提出的,與技術相關的創新是其理論的主要內容。

內涵

(1)創業型經濟創業型經濟是相對管理型經濟而言的。這與知識經濟是相對工業經濟、農業經濟而言相類似。中國需要大力發展創業型經濟。美國矽谷、中關村都是創業型經濟的典範。創業型經濟對於區域乃至國家經濟發展具有四大作用,一是引領產業發展方向;二是推動社會技術進步;三是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四是活躍經濟生活。創業型經濟發展的市場機會有三類。第一類是高端的,現有企業沒有能力做,而創業者有能力做。第二類是低端的,現有企業知道應該做,但又不願意做的。第三類是中端的,即由於信息不對稱現有企業不知道市場需要某類產品,某些創業者發現了這一需求,他便可以基此創業。創業型經濟的形成需要一種三維空間,第一維是政府相關政策的有效支持;第二維是一個社會較為有效的創業支撐體系(相應的要素市場、信用體系和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支持;第三維是適合於創業的區域文化氛圍。為什麼不少創業者願意到各地的高新區去創辦企業,便是因為那裡的創業文化。(2)創業與創新的關係創新是建立新的生產函式,是採用新的技術或技術構想,開發新的產品或業務,進而開拓並占領市場、實現商業利潤的過程。創業是開創新的事業的活動,狹義地指開辦新企業,或公司內部開拓新業務的活動。創業是創新的特殊形態。在現代經濟中,創新是創業的前提和基本內涵。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只有創業而沒有創新的經濟體制是不完善的。因此,創業型經濟的發展必然需要創新的因素在裡面,這是當今經濟時代的特點和趨勢,同時也是發展創新創業型經濟必須考慮的問題。(3)創新創業型經濟的本質創新創業是一種民族精神。創新創業精神匱乏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創新是民族興盛的靈魂,創業是民族富裕之路。創新創業是市場經濟中的生存方式。生存於競爭社會中的個人及組織都需創新,不同層次的生存需求迫使人們創業,創業本質上都是生存型的。創新創業是一種社會責任。創新者貢獻於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創業者是社會就業崗位和新增財富的創造者。創新創業型經濟不僅可以帶動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而且可以為區域經濟快速發展實現轉型提供難得的機遇。同時,創新創業型經濟體制的完善力度也正在日益成為區域經濟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