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肝坡

恩施縣誌(嘉慶版)卷九《孝友》載:“明·陳礦,施州衛人……礦性至孝,母遘疾,慮不起,乃旦夕拜禮,割左脅取肝方寸和粥進母,母疾遂愈。” 這就是恩施城有名的割肝事母的孝子故事,這個故事也演繹了老城一個地名:割肝坡。

歷史傳說

明末,施州城裡葛家坡住著一戶人家,靠做買賣為生,當家人姓陳名隆,妻王氏,夫妻恩愛,善良本分,只是成婚多年,無有子嗣。平時陳隆樂善好施,憐老惜貧,常以錢米周濟於人,也是積善成德。在陳隆六十歲這年,家中喜得貴子,取名陳礦。陳礦長大成人,聰明伶俐,孝順父母,深得鄰里見愛。其父陳隆八十九歲這年因病過世,將卒,取大簏焚於庭,皆負券也。(恩施縣誌)原來是一大箱子別人借債寫的借據。陳隆不傳於子,以火燒了。丟下母子二人撒手西去。這時陳礦已二十有九,母親王氏,因念亡夫,思念成疾,臥病在床,陳礦四處求醫找藥,為母治病,總不見好轉,陳礦不敢稍有邂怠,日夜守護在母親床前。

一天,陳礦十分勞累,靠在母親床邊睡著了,夢中只見父親拄著拐杖來到身邊,摸著陳礦的頭說:“兒啊!你母親病重,我實在放心不下,在觀音菩薩那裡,求得一味藥,有了這味藥,你母親病會好的。”陳礦一聽,跪在父親面前,求父親快講是什麼藥。父親望著兒子,淚流滿面,點點頭說:“兒啊!這味藥就是人肝呀!”說完轉身而去,陳礦起身不見父親,倒地大哭,母親見兒啼哭,將他叫醒,陳礦方知是夢,便把夢中情形告訴了母親,母親擺頭苦笑:“世上藥草千萬種,哪有人肝作藥引的,就是可以治病,又哪裡找得到呢?”看著母親消瘦的面孔,陳礦心中十分難受,想要治病救母,看來只有自己取肝這條路了,想到此,他轉身進得灶房,拿出尖刀一把,端來清水一盆,準備好絲線一束,脫衣解衫,將身子清洗乾淨,深吸一口氣,對準自己左脅下猛割一刀,只見鮮血迸出,一時間疼痛難忍,陳礦將肋骨扳得格格作響,汗水大顆大顆往下流,他強忍疼痛,掏出肝割了一塊放在身邊碗裡,便昏倒在地。

母親在房內好久沒有動靜,連喊數聲礦兒,也沒有人答應,心中焦急,爬下床來,巴著板壁,爬到灶屋,推門一看,只見兒子倒在地上,血肉模糊。母親心如刀絞,猛地撲在兒子身上,半天哭不出聲來,他一手在兒身上撫摸,一手不停地捶著自己的胸口:“兒啊兒啊!是母親不好,連累你了,我老了,路也走盡了,我該和你爹爹一起去了,何必讓你為娘受這么大的苦!遭這么大的孽喲!”這時,在昏迷中的陳礦,模模糊糊覺得有個老媽媽笑著在他的傷口上摸了一把,疼痛沒有了,頓時清醒過來。原來他的孝心感動了觀音菩薩,親自前來治好了他的傷口。他睜眼一看,只見母親正在天一聲地一聲地哭喊,便安慰母親:“您老不必擔心,老天有眼,菩薩保佑我們無事了。”他扶著母親進房躺下歇息,自己便蹲在灶前,用割下的肝熬成湯,端進房裡一口一口餵給母親吃,母親邊吃邊流淚說:“我吃的不是藥,是兒的心,兒的血呀!”從此母親的病情日見好轉。這割肝救母一事,也被外人所知。

後來陳礦死後,施南府在陳礦墓前立了一塊“孝子碑”,併入祀節孝祠,陳礦居住的地方也就叫割肝坡了。割肝救母的故事有各個版本,不同的只是陳礦的傷勢,我採用了陳礦後人陳學大先生“觀音救陳礦”的版本,其實,恩施縣誌的記載是:“以桑皮線,紉其創,亦無恙。”這說明陳礦有一定的醫療常識,還活了一段時間。母歿,哀(毀)骨立,尋亦卒。陳礦在母親去世後也走了,還是因傷去世的。這割肝救母的真實至孝的故事,比二十四孝中王祥臥冰、黃香打扇等更為感動人,作為地名,見證了這個故事。

地理位置

這割肝坡就是現在市文物局(城隍廟)南邊的巷子(現在叫井灣巷)進去約五十米左右,向右下坡與螃蟹溝接路的地方,如今已泛指六角亭下坡張家巷至玄妙觀一段路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