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學
副結核分枝桿菌屬於禽分枝桿菌副結核亞種,是一種細長桿菌,有的呈短棒狀,有的球桿狀,不形成芽胞、莢膜和鞭毛,革蘭氏染色陽性。副結核分枝桿菌對熱和化學藥品的抵抗力與結核菌相同,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較強,在污染的牧場,廄肥中可存活數月至一年,在牛乳和甘油鹽水中可保存十個月。對濕熱抵抗力不大,60℃30分鐘或80℃1~5分鐘可殺滅。
流行病學
本病廣泛流行於世界各國,以奶牛業和肉牛業發達的國家受害最為嚴重。本病無明顯季節性,但常發生於春秋兩季。主要呈散發,有時可呈地方性流行。本病主要引起牛(尤其是乳牛)發病,幼年牛最易感。綿羊、山羊、鹿和駱駝等動物也可感染,馬、驢、豬也有自然感染的病例。
病畜是主要傳染源,症狀明顯和隱性期內的病畜均能向體外排菌,主要隨糞便排出體外,污染周圍環境。也可隨乳汁和尿排出體外。動物採食了污染的飼料、飲水,經消化道感染。也可經乳汁感染幼畜或經胎盤垂直感染胎兒。
發病機理
副結核分枝桿菌到達腸道後進入腸黏膜和黏膜下層,在其中繁殖,引起腸道的損害,最初在小腸,以後蔓延至大腸,腸黏膜,及黏膜下層產生大量類上皮樣細胞,組織增生,增厚,形成皺褶,同時腸黏膜腺體受到壓迫而致萎縮,影響動物機體的消化,吸收等正常功能。導致病畜的機體消瘦。
臨床症狀
潛伏期長,達6~12個月,甚至數年。
本病為典型的慢性傳染病,以體溫不升高、頑固性腹瀉、高度消瘦為臨床特徵。起初為間歇性下痢,後發展到經常性頑固性下痢。糞便稀薄惡臭,帶泡沫、黏液或血液凝塊。食慾起初正常,精神也良好,以後食慾有所減退,隨著病程的進展,病畜消瘦,眼窩下陷,經常躺臥,泌乳逐漸減少,營養高度不良,皮膚粗糙,被毛松亂,下頜及垂皮可見水腫。最後因全身衰弱死亡。
病理變化
病菌侵入後在腸黏膜和黏膜下層繁殖,並引起腸道損害。主要病變在消化道(空腸、迴腸、結腸前段)和腸系膜淋巴結,以腸黏膜肥厚、腸系膜淋巴結腫大為特徵。
腸黏膜增厚3~20倍,並發生硬而彎曲的皺褶,如大腦回紋。腸系膜淋巴結腫大變軟,切面濕潤,上有黃白色病灶。
診斷
根據典型的臨床症狀和病理變化可做出初步診斷,確診需進一步做實驗室診斷。
實驗室診斷:在國際貿易中,尚無指定診斷方法,替代診斷方法有補體結合試驗、遲緩型過敏試驗和酶聯免疫吸附試驗。
樣品採集:糞便和腸組織樣品。
病原檢查:抹片鏡檢(糞便塗片用萋一尼氏染色鏡檢)、細菌培養。
血清學檢查:補體結合試驗(對臨床可疑病例檢測效果好,但用於普查群篩,該法缺乏特異性)、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查亞臨床感染的帶菌動物,其敏感性高於補體結合試驗)、瓊脂凝膠擴散試驗(可用於臨床可疑牛、綿羊和山羊副結核的確診)、遲髮型過敏反應(皮內注射禽型結核菌素或副結核菌素)。
防制
加強飼養管理,定期檢疫、隔離和淘汰病畜,消毒被病畜污染的畜舍、用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