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礦物

副礦物是一個地質辭彙,是在火成岩中對岩石的命名不起主要作用的任何礦物。含量少,與其成對照的是其後通過各種過程(如熱液蝕變引起的風化作用之類)形成的次生礦物。

釋義

火成岩中對岩石的命名不起主要作用的任何礦物。含量少,但普遍存在時,稱為次要副礦物(minor accessory)。含量較大或具有特別重要性,則稱為變種副礦物(varietal accessory)或特徵性副礦物(characterizing accessory),而且可以給岩石定出變種名稱(例如黑雲母花崗岩中的黑雲母)。

特性

副礦物從特性上看是在岩漿凝固過程中形成的;與其成對照的是其後通過各種過程(如熱液蝕變引起的風化作用之類)形成的次生礦物。常見的次要副礦物有︰黃玉、鋯玉、剛玉、螢石、石榴子石、獨居石、金紅石、磁鐵礦、鈦鐵礦、褐簾石和電氣石。典型的變種副礦物有︰黑雲母、白雲母、角閃石、輝石和橄欖石。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