剎那定

有兩種剎那定:止禪的剎那定與觀禪的剎那定。

詞語

剎那定

釋義

梵語ks!an!ika-sama^dhi,巴利語khan!ika-sama^dhi。入初禪而生樂時,所生剎那之初步欲界定。亦即指行定、止定之前的初步禪定。[清淨道論四

有兩種剎那定:止禪的剎那定與觀禪的剎那定。止禪有三種定,即:剎那定(預備定)、近行定與安止定。


這個剎那定,特別指緣取似相(如:安般似相)為對象,而生起於近行定之前的定。這是就止觀行者而說的。
至於純觀行者,也有另一種剎那定。純觀行者通常必須從四界分別觀開始修行。如果有系統地修行四界分別觀,當他見到色聚,並且能辨識每一色聚中的四界時,他達到近行定或剎那定。
《清淨道論》說這種定是近行定;然而《清淨道論》的注釋解釋說,這種定是剎那定,不是真正的近行定。由於這種剎那定的強度與近行定相當,所以注釋隱喻式地說它是近行定。
真正的近行定,非常接近於安止定,在它之後,安止定會隨著生起,因為它與安止定在同一個心路過程里。
在修習四界分別觀時,由於色聚中的四界是究竟色法,非常深奧隱微;而且色聚非常迅速地在生滅,禪修者無法深度地專注於四界,因此,修行四界分別觀無法達到安止定。
既然沒有安止定的心路過程生起,也就沒有真正的近行定。因此,修行四界分別觀的定,只是剎那定而已。
在修習觀禪中,也有剎那定。關於這點,《清淨道論》的安般念部份有解釋。當成就安般禪那的止觀行者,想要修行觀禪時,他先進入初禪。
從初禪出定之後,他先辨識初禪的三十四種名法,分別是:一個初禪心,三十三個美心所:觸、受、想、思、一境性、名法命根、作意,
尋、伺、勝解、精進、喜、欲,信、念、慚、愧、無貪、無嗔、中舍性,
身輕安、心輕安、身輕快性、心輕快性、身柔軟性、心柔軟性、身適業性、心適業性、身練達性、心練達性、身正直性、心正直性、慧心所。
然後,他觀察這些禪那名法的生滅,為無常、苦、無我。他以同樣的方法,修行第二禪、第三禪等。
那時的定力還相當強,他能專注於那些禪那法無常、苦、無我的本質,心不會轉移到其他對象。這是剎那定,因為其心的對象,是瞬間剎那生滅的。
同樣地,當禪修者觀照究竟名色法與其因緣無常、苦或無我的本質時,他的心通常不會離開那個行法。他的心,已沉入無常、苦、無我這三相之一里。這種定力,也稱為剎那定。
在這裡必須了解,觀禪的剎那定,乃是徹底地見到究竟名色法與其因緣無常、苦、無我的本質。若還無法見到它們,如何能稱為觀禪的剎那定呢?這是不可能的。
所以,如果禪修者不修行任何止禪,就能清楚地見到究竟名色法及其因緣,那么,他就不需要修行止禪。
然而,如果無法透視究竟名色法及其因緣,則他必須修行四十種止禪當中的一種,以便能夠辦到這一點。
在《相應部》的《蘊相應》與《諦相應》里,佛陀也說:“諸比丘,你們應當培育定力。有夠強定力的比丘,能夠如實地見到究竟名色法及它們的因緣。”
所以,禪修者能見到究竟名色法及它們的因緣,能見到它們無常、苦、無我的本質,能見到它們在阿羅漢道與般涅盤時完全息滅。
因此,要了知究竟名色法、它們的因緣與它們的息滅,禪修者必須培育定力。同樣地,要了知四聖諦,禪修者也必須培育定力。這是在《相應部.諦相應》中所提到的。
如果禪修者要辨識感受,他必須注意下列的事實:“諸比丘,如果比丘不能以三種遍知,來了知所有的名、色及它們的因緣,他無法證悟涅盤。唯有能以三種遍知了知它們的人,才能證悟涅盤。”
這段經文,是出自佛陀教導的《相應部.六處品.不通解經》。同樣地,在《相應部.諦品.尖頂閣經》中,佛陀開示,若未能以觀智及道智,徹底了知四聖諦,則無法解脫生死輪迴。
所以,若禪修者想要證悟涅盤,徹底脫離生死輪迴,他就必須以三種遍知,來了知所有名、色及它們的因緣。
什麼是三種遍知呢?它們是知遍知、度遍知、斷遍知。
一、知遍知:即十六種佛法觀智里的名色分別智與緣攝受智,它們是了知所有究竟名色及其因緣的觀智。
二、度遍知(審察遍知):即是思惟智與生滅隨觀智,這兩種觀智慧型清楚地了知,究竟名色及其因緣無常、苦、無我的本質。
三、斷遍知:即從壞滅隨觀智至到道智,這些上層的佛法觀智。
佛陀在《相應部》的《不通解經》與《尖頂閣經》中的教導,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若禪修者想要從受念處開始修行觀禪,他必須遵照下列兩點:
一、他必須已能夠辨識究竟色法;二、單單辨識感受是不夠的,他還必須觀照六門心路過程中的受,以及與它相應的所有名法。
為什麼呢?因為佛陀教導說:“如果比丘不能以三種遍知,來了知所有的名色及其因緣,那么他無法證悟涅盤。”
所以,在尚未徹底辨識究竟色法之前,如果禪修者只辨識感受,如:苦受、樂受等,那是不夠的。這裡所說的‘不夠’,指的是:他不能證悟涅盤。
摘自帕奧禪師如實知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