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高莊行政村

前高莊行政村位於菏澤市城區東北三十五華里處,共有人口1500人,耕地面積1738畝。

村情概況

前高莊行政村位於菏澤市城區東北三十五華里處。現居住人口1500人,擁有耕地面積1738畝,居住面積約42萬平方米。村前座落著約12畝的大藕坑,清水常年不斷。東西街三道,南北街三道,油漆路面全長約2600米。
村莊簡史
前高莊,古稱“高水坑”,在洪武二年由山西洪桐縣老關窩“移民”至老高莊,以後,在萬曆年間老高莊高氏的一個分支遷到此處。因地勢低洼,祖輩們就命名為“高水坑”,新中國建立後,政府給易名為前高莊,今大高莊為後高莊
本村特色
本村具有現代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特色。村民絕大多數以耕地為主,閒時青壯年出外打工,有幾家養雞專業戶,如:高洪祿,高飛,高尚群,高尚良,高見有等,經濟效益十分可觀。人們的住房由土牆變磚牆,由平房改樓房,這種翻天覆地的變化,是黨的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才會帶來的。
民間藝人
本村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礎,早有曲藝演唱,如“墮子書”“揚琴”演唱。出現了很多名聞遠近的拉唱藝人。如“琴書大王”高尚雷。
大鼓金香說唱大王高尚存,墮琴大師高尚增,一代琴師高都(現任河南青豐縣說唱團團長)。等等。可以說,現在的前高莊,光樂器可裝一卡車。
在武術方面祖傳洪拳至今。祖輩們有“武神仙”,近代的拳師有高希仙,高德領。現代的拳師如高賢傳,現已獲得同省體委認證的“一級教練員”證書。不一一枚舉 。
現代名人
高賢民,原牡丹區民政局副局長
高賢增,現牡丹區審計局副局長
高賢貴,現牡丹區監督局副局長、高級工程師職稱。
高 遠,現牡丹區財政局預算科科長,高級會計師,高級評估會計師。
高賢魯,現任市二院副院長。主任醫師。
高賢峰,山東經濟學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山東大學,山西大學等幾個大學的顧問講師。
尚濤,北京律師事務所律師
高賢謀,科級幹部
高賢美,會計師
高畫英,團級幹部
高張超,德州音樂學院畢業生,八級二胡獨春天演奏證書獲得者。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42畝(其中:田 畝,地 畝),人均耕地3.37畝,主要種植玉米,白雲豆,洋芋等作物;擁有林地4127.46畝,其中經濟林果地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畝,主要種植0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0畝,其中養殖面積0畝;草地100畝;荒山荒地200畝,其他面積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至2006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0戶通自來水,有0戶飲用井水,有31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有31戶通電,有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31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0%和10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4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4戶(分別占總數的77.24%和77.24%)。
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35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8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2輛,拖拉機31輛,機車2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0戶;建有小水窖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0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0畝,有效灌溉率為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畝。
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0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6.5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9.65萬元,占總收入的58.20%;畜牧業收入4.51萬元,占總收入的27.20%(其中,年內出欄肉豬70頭,肉牛25頭,肉羊30頭);漁業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的0%;林業收入0.35萬元,占總收入的2.114%;第二、三產業收入1.27萬元,占總收入的7.66%;工資性收入0.80萬元,占總收入的4.83%。農民人均純收入1085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0.8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5人(占勞動力的3.82%),在省內務工5人,到省外務工0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1戶,共鄉村人口131人,其中男性70人,女性61人。其中農業人口131人,勞動力93人。該村以納西族為主,其中納西族131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人,占人口總數的0%(人員名單附後);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25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95.42%;享受低保0人(人員名單附後)。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太安鄉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公里,距離鄉衛生院 8公里。該村建有公廁0個,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0戶,占農戶總數的0%。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石鼓完小,中學生就讀到第四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5公里,距離中學2.5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41人,其中小學生28人,中學生13人。
該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8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56.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0.00元(人均0.00元),一事一議籌勞62個(勞均1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9.36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社會公益事業籌資籌勞情況;財政對農民補貼情況;民政救濟情況等。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人居環境差,宅基擁擠;公益事業基礎建設薄弱,人畜飲水水源不足,飲水管網嚴重老化,急需改造;農村電網沒有進行農網改造,用電安全難以保證;鄉村道路晴通雨阻;村內道路硬化程度較低,需要完善;村內排水溝渠、垃圾池、公廁、文化娛樂場所等急需建設,村容村貌差,須待整治,民眾整體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發展畜牧業及二三產業。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以黨的十七大提出的目標,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進一步加強民眾思想文化整體素質的提高,大力推廣農村實用科學技術,積極發展農村畜牧產業,努力提高牲畜養殖科學技術含量,提高養殖效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