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程村

2006年9月由圩灣村、袁潭村、前程村合併組成,全村共有土地面積近8000畝,村民小組14個,戶籍人口4000餘人,黨員94名。 2006年,該村還大力實施村莊庭院綠化美化工程,共投入5萬元在村部、村國小校等地種植花草,對村部進行了翻新改造。 2006年,該村第三產業從業人員達320餘人,共接待遊客1萬人次,成為遠近聞名的生態旅遊村。

基本信息

河南省許昌市鄢陵縣陳化店鎮前程村

村情概況

前程村隸屬於河南省許昌市鄢陵縣陳化店鎮,屬於平原。距離鎮5.50公里.國土面積3.07平方公里,年平均氣溫7℃,年降水量1,500.00毫米,適宜種植樹木、馬鈴薯、小麥、大豆子等農作物。有耕地335.00畝,其中人均耕地1.51畝;有林地1,388.10畝。全村轄5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200戶,有鄉村人口224人,其中農業人口2240人,勞動力146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23人。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78.2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05.0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勞務收入為主。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電、電視、電話三通,無路燈。全村有0戶通自來水,有0戶飲用井水,有55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有55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46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82.14%);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4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6戶(分別占總數的78.57%和64.29%)。 該村進村道路為土路;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0.5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5.5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20輛,有農用運輸車26輛,拖拉機200輛,機車500輛.

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前程村

前程村位於高新橋之北,南與馬汊河為界,東鄰西部幹線,西至滁河,北與接待寺、長城村相鄰。2006年9月由圩灣村、袁潭村、前程村合併組成,全村共有土地面積近8000畝,村民小組14個,戶籍人口4000餘人,黨員94名。自2005年以來,南京中山科技園坐落於本村範圍,已徵用農民土地6000餘畝,有6個村民小組拆遷安置於長城新苑內,入住新苑占戶籍人口的55%。

安徽省廣德縣柏墊鎮前程村

前程村位於柏墊鎮南面,與四合鄉和楊灘鄉接壤。全村總面積25.6平方公里,21個自然村,42個村民組,全村總人口3500多人,耕地1800畝,山場19000畝,其中竹林8000畝。 村黨總支下設三個黨支部,現有黨員74人,其中女黨員10人、預備黨員2名。村現有專業合作社一個----廣德縣余家壩竹木製品專業合作社,會員120餘人,個體竹木製品加工戶50餘家,主要產品有竹木遙椅、竹木床、餐椅、家具、沙發、竹拉絲、竹簾、竹膠模板、木工板等十餘種,年產值近億元。全村交通便利,廣寧路(省道)和前浙路貫穿全村,村村通工程在全村全面鋪展開來。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於2008年5月建成並投入使用,達到規範化建設標準,進一步加強和完善了村級黨組織建設。

溫州市樂清市北白象鎮前程村

前程村位於北白象鎮轄區西南部,市場繁華,交通便利。全村總面積約250畝 ,總戶數370多戶,總人口1100多。近年來,為回響國家新農村建設的號召,為改善農村生活居住環境,有著較強戰鬥力和凝聚力的村委幹部們正致力於舊村改造中,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前程村將會有一番道路寬闊、村容整潔的新景象。

資興市黃草鎮前程村

前程村是湖南省資興市黃草鎮一個移民後靠村,位於風景優美的東江湖畔,全村轄7個村民小組,284戶,886人,共有山林面積7600畝,其中公益林6800畝,果茶390畝。林業、果茶、漁業、農家游成為全村的主導產業。自開展“創綠色家園建富裕新村”活動以來,該村全面實施以生態建設和產業發展並舉的林業發展戰略,促進該村由傳統林業向現代林業轉變,全村已逐步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2006年全村共完成GDP1811萬元,村級集體收入達66萬元,農民人平純收入8150元,成為全省千村示範村之一。
一、科學規劃,加強領導
科學規劃是富裕新村建設的前提。為此,該村一是依託優勢,堅持高起點規劃。前程村有山林面積7600畝,森林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美,又位於國家4A級景區-東江湖畔,如何依託這一優勢,乘勢而上,促使全村走上富裕小康之路,成為該村幹部民眾急需破解的難題之一。2003年,該村出資6萬元聘請市建設局、市規劃處制定了《前程村小康建設總體規劃》、《前程村小康建設詳細規劃》,確定了打造“東江湖休閒度假後花園”、堅持“旅遊興村、林業強村”的總體工作思路。“創綠色家園建富裕新村”活動開展後,該村結合小康村建設總體規劃,又制定了一系列建設生態環境、發展生態產業、繁榮生態文化子規劃,如:《前程村對宜林荒山進行全面綠化決議》、《前程村經濟林開發決議》、《基礎設施建設以獎代投決議》、《前程村房屋靚化決議》、《前程村沼氣開發決議》等等,為該村富裕新村建設繪製了一個好的藍圖。二是立足實際,落實責任。在開展“創綠色家園建富裕新村”活動中,該村高度重視,切實加強了對創建工作的領導,把創建工作作為全面實施全省千村示範工程的重要內容。成立了創建工作班子,由支書任組長,村委主任為副組長,支村兩委其他成員,村民小組長為創建工作成員,制定了《前程村開展“創綠色家園建富裕新村”行動方案》,不斷推動創建工作穩步前進。
二、明確目標,務求實效
該村明確把綠化美化、生態產業、文明建設等作為創建工作的重點。一是實施綠化美化工程。該村積極實施退耕還林工程,並結合“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動員全村黨員、團員及村民組長積極營造青年林、婦女林等風景林,同時加大對宜林荒山的綠化力度。幾年來,共培育大徑材基地200餘畝,新造人工林800餘畝,培養高效竹林500餘畝,號召村民在村旁、宅旁、路旁、河渠旁綠化植樹5000餘株,促使該村的森林覆蓋率達85%以上,形成了“山頂青松戴帽、山腰花果梨桃、山腳綠水纏繞”的立體生態環境,為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提供了優美的生態環境基礎。2006年,該村還大力實施村莊庭院綠化美化工程,共投入5萬元在村部、村國小校等地種植花草,對村部進行了翻新改造。大力支持鼓勵農戶庭院種樹、種花、種草,95%以上的農戶庭院進行了綠化;結合農業結構調整,大力清除柑桔衰退病,改種、新種經濟林56畝;同時,認真執行《村規民約》,全面進行封山育林,宜林荒山達到全面綠化。二是抓好村容村貌改造。突出抓好以“三清六改”(清垃圾、清路障、清廢舊房屋,改水、改路、改電,結合沼氣建設改廚、改廁(欄)、改房)為重點,狠抓村容村貌改造,新建垃圾池26個,投資70萬元興建了改水工程,實現了人畜分離飲水,村民用上了清潔衛生水。該村積極爭取各級支持,2004年修建了2.8公里通村公路,並制定了獎勵政策,鼓勵村民修建組戶道,至2005年,全村100%的農戶組道、戶道全部實現硬化,全年改廚、改廁、改欄、改房76戶。農戶通電率、通電視率、通電話率、義務教育率分別達到100%、99%、80%、100%。三是倡導生態文明新風。旨在改變農村以往惡劣的衛生環境和一些的生活陋習,該村著力開展講文明、講衛生、講禮貌和遵紀守法的教育。通過張貼宣傳標語、掛圖,建設宣傳欄,在石頭、石板上刻寫“愛國守法誠知禮”內容警語等做法,培養村民的文明意識,營造富裕新村建設的文明氛圍。同時還組織開展評選文明戶等活動,並注重創建活動與保護環境相結合,對一些古樹名木實行掛牌保護。通過這些工作,大大地豐富了創建活動的內容,提升了生態文明村的品位,促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該村還成立了紅白喜事理事會,健全了糾紛調處、反邪教等領導機構,全年未發生一起刑事、治安案件,村風淳樸,無黃、賭、毒和封建迷信、大操大辦現象。
三、調整產業,發展經濟
該村注重把創建活動與促進生態經濟發展結合起來,不僅讓環境美起來,更讓農民富起來。一是發展生態旅遊業。前程村位於國家4A級風景保護區內,自然景色非常優美,既有“山青”之俊美,也有“水秀”之靈氣,這是發展生態休閒產業得天獨厚的條件。2004年,該村引進外資300萬元興建金牛灣度假村,一些農戶也紛紛建成 “農家樂”休閒山莊,帶動了該村生態旅遊業的大發展。2006年,該村第三產業從業人員達320餘人,共接待遊客1萬人次,成為遠近聞名的生態旅遊村。二是採取“科技+龍頭+企業+協會+基地+農戶”的集約化發展模式,創建了板栗、柑桔等無公害四季小水果生產示範基地,建成了規模較大的林產品加工企業3家,帶動了林業產業化的發展。三是制定獎勵政策,大力發展網箱養魚,村幹部率先示範,兩年來新增網箱250口,全村網箱達到600口。這一系列的措施,促使該村建成了融生產示範、觀光旅遊、休閒度假、加工流通為一體的新農村建設示範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