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康前溪
余不溪上溯十餘華里,即是余英溪,又稱前溪,余英溪流經古城武康縣治前的一段,故名。余英溪的上游段稱英溪,英溪水集發源於天目山余脈銅峴山、雙溪,盤溪、石胡梯溪、阮公溪五溪之水,浩浩蕩蕩奔流東下。時至春日,因兩岸“桃花夾岸,落英繽紛,浮漾水面,爛若錦繡”,故名英溪。落花經過了幾十里激流的洗禮,至武康一帶時已所存無幾,文人雅士懷著花洛隨水去的惆悵,把這一段溪流稱余英溪。清代邑人唐靖在《武康縣誌.山川總敘》也說: “前溪者,武康邑治之前溪也,-源出銅峴,兩岸桃花十餘里,春水時至,亂紅蔽流,皆花英也,故名余英”。前溪落花是時作為武康一處著名勝景,歷代文人多有題詠,清代縣人吳康侯《前溪落花》詩:“曲罷前溪往事遙,春風花落貳紅消”。許延詢《前溪落花》詩:“花落還復開,春去還復歸,但願看花人,歲歲不相違。”到了老城關(現改乾元鎮)只剩下花骨朵(花蒂---古稱:不.讀否),古代就叫余不鎮。前溪歌舞
兩晉、南北朝時,中原戰亂,江南富庶之區未曾殃及,江南樂舞在繼承漢魏傳統,南北文化交融及反映當時生活中極為興盛。那時的湖州武康縣有前溪村,一村男女精習樂舞技藝,“江南聲伎,多自此出。所謂舞出前溪者也。”(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引於競《大唐傳》)。“前溪歌舞”是據前溪人西晉車騎將軍沈充作《前溪曲》創編的舞蹈,盛行大江南北,自西晉流傳梁、陳以至唐代。沈充廣招全國各地靈秀女孩,培養歌舞,學成後,其優秀者被選送入當時的皇家歌舞團,或朝廷的文武大臣的家庭樂團,她們活躍在朝廷和江南各大城市,在這個歌舞藝術史上有其輝煌的已頁。陳·劉刪詩:“山邊歌落日,池上舞前溪”。唐·崔顥云:“舞愛前溪妙,歌戀子夜長”。據我國舞蹈史論家考,前溪舞“舞情纏綿舞態柔婉,具有江南民間歌舞特色”。---有點酸,誰也記不住這些詩,文人就喜歡這調調。說白點,這裡就是古代的性服務人員華東區培訓中心,一個女子,琴棋書畫歌舞十幾年學下來,學問擺現在肯定趕得上空姐了。可以想像四、五個世紀間,每至春天滿溪桃紅,鵝黃色的柳枝,美人作舞,一定是很美的景致,老仙神往之。
前溪歌舞已有1600多年歷史,是漢民族歌舞的源頭之一。
前溪的今天
近年,余英溪兩岸開發了商業區(余英坊),又稱杭州后街,成為自南潯敗落後江南一等一的銷金之所。處處鶯歌燕啼;夜夜燈紅酒綠,上百家酒樓足浴桑拿茶館引杭城滬上無數風流客流連往返,一擲千金。自然也帶動了當地的就業和經濟。2007年德清縣前溪歌舞藝術團成立。范巍凌主創了舞蹈《前溪情歌》,並邀請一批舞蹈人才進行排練,縣裡的舞蹈愛好者由此相互熟識並組織起來。此後,大家又一起排練過《遊子吟》、《美麗莫乾山》等節目。據了解,成立“前溪歌舞團”之初還不到10名成員,但如今已發展到了幾十人,她們原創的《池上舞前溪》、《前溪情歌》、《洗衣歌》等節目屢屢在演出中獲獎。
qián xī
1.前面的溪流。
2.古代吳地村名。在今浙江省德清縣。南朝隋唐時江南舞樂多出於此。
3.古樂府曲名。參見"前溪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