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後陳村

前後陳村

前後陳村位於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雲龍鎮,由前陳、後陳、傅家、田廠4個自然村組成,人口1800多人。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後陳村位於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雲龍鎮,由前陳、後陳、傅家、田廠4個自然村組成,人口1800多人。這個村村內河流縱橫交叉且河道寬闊,村民們除了在田地里勞作以外,兼以捕魚等為副業,因為有

村莊一角村莊一角
水,賽龍舟成為人們鍾愛的民間體育娛樂活動之一。一般的龍舟會以族、房、村為單位組成,前後陳村就有兩支龍舟隊。在重大節日,如端午節、中秋節或鄉間有重大活動時,均有龍舟競渡。龍舟競渡時,四方鄉親都會趕來觀看,那時,兩岸人頭攢動,觀者如雲,很是壯觀。賽龍舟,村民或以生產隊或以自然村組隊進行競賽,當年的端午節,村里在後塘河舉行了第一次龍舟賽,一時,後塘河兩岸站滿了觀看者,而鄰村民眾也紛紛將新龍舟的製作提到了議事日程。1983年中秋節,當時的雲龍鄉政府為紀念這兩隻倖存的龍舟,組織7個村8個隊舉行了龍舟競渡,而前後陳村龍舟隊的兩隻龍舟一路領先,從此小村聲名遠播。1984年,國家體委把龍舟競渡列入國家比賽項目,當年10月,前後陳村龍舟隊代表寧波市參加了省首屆龍舟賽,之後一發不可收。這個隊連續參加了4屆省龍舟賽,5屆全國“屈原杯”龍舟賽。前後陳村還打破“女子不能下龍舟”的風俗,成立了女子龍舟隊。女子龍舟隊成為這個村一道別樣的風景。

村莊歷史

前後陳村是個有著近300年歷史的村莊,陳姓是村中的第一大姓,約占總人口的50%,相傳,這個村陳姓村民的祖輩是從上虞遷過來的。村民們這樣說著村莊的歷史:清朝初年,村莊東部有一座大墳,是上虞

龍舟賽龍舟賽
一個大官的埋葬處,於是,上虞這戶官宦人家就僱人在此地看管墳墓。管墓人姓陳,平時,他自己種種田、捕捕魚,並在此地結婚生子,結果,就這樣一代代繁衍生存下來。村民們還說,前後陳村這一帶最早是一片江灘,村莊是由江浪拍打而成的江岸,故前後陳村還有一個村名叫“陳浪岸”。除了陳姓外,水、楊、姚等姓也是前後陳村的大姓。
陳家祠堂和水家祠堂是村中的“古物”。建陳家祠堂時,陳、楊兩族的關係相當融洽,因此,陳家祠堂一直是陳、楊兩族共用的,這種淳樸的民風一直延續至今。水家祠堂里不僅擺放著龍舟,還塑有大禹像,像的兩側寫有“夏禹王治水有功賜水姓,興水利三過家門而不入”,相傳大禹治水時曾路過這裡。為了紀念大禹治水的功績,水姓家族專門塑了大禹像。
小橋、流水、人家,前後陳村至今還保存著江南水鄉的那種特有風貌,河兩旁還停泊著為數不少的漁船。捕魚、摸螄螺,到外洋捉烏賊,是村民們除種田以外的傳統副業,多時村中有100多人從事這一副業,而且80%以上的農戶都有漁船,如今,村中還有近30人以此為生。72歲的楊慶華老人說,靠水吃水,
他從16歲起開始捕魚、摸螄螺,農忙時,村民忙著種田,農閒時,大夥都會去捕魚、摸螄螺,以增加收入。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村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富不上萬,窮不討飯”。正是靠著勤勞,村民的日子也過得有滋有味。

經濟發展

與其他村一樣,這個村的領導班子也在努力為民眾辦實事。近兩年來,村里先後投入200余萬元改善村容村貌,面對大多數村民家中放不出自來水,靠著自來水管滴水過日子的狀況,村里多方籌資改造了村里自

旅遊業旅遊業
來水管網;面對河道兩旁垃圾成堆,兩岸成了天然垃圾場,村里又修建了村級道路,投入80余萬元完成河道砌石和疏浚工程,種樹添綠、整治環境。同時,村里還新建了幼稚園、科普畫廊……村領導班子積極為民眾辦實事的精神得到了村民的交口稱讚。
如何發展村級經濟,使農民增收,這是近兩年來村領導班子一直思索的問題。村里先後召開三委會和黨員、村民代表大會,聽取各方意見,群策群力,並達成共識:只有發展才有出路。為此,村里一方面開發利用山岩資源促發展,充分發揮資金的最佳效益;另一方面,投資60余萬元建設傅家工業小區,目前已投入使用,年增加可用資金10萬餘元。
為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確保資產保值增值,去年,這個村在充分醞釀的基礎上,決定開發村工業小區,在徵求黨員、村民代表的意見後,村里投入1300萬元建造1.34萬平方米的標準廠房,預計今年可投入使用,這些標準廠房的建成將給前後陳村的發展帶來無限的生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