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灸學針灸大成針法
十二字手法及下手八法楊氏針法關於針法補瀉作用的論述補瀉的大小之分透穴針法的套用
明代針灸學家楊繼洲,名濟時,編著有《衛生針灸玄機秘要》一書,後經擴充輯集為《針灸大成》十卷。
十二字手法及下手八法
《針灸大成·三衢楊氏補瀉》:“針法玄機口訣多,手法雖多亦不過:切穴持針溫口內,進針循攝退針搓,指捻瀉氣針留豆,搖令穴大拔如梭。”楊氏將針法的基本操作步驟總結歸納為十二種(十二字分次第手法),即:爪切、指持、口溫、進針、指循、爪攝、針退、指搓、指捻、指留、針搖、指拔。同時又把進針時的一些基本操作歸納為“下手八法”,即:揣、爪、搓、彈、搖、捫、循、捻八種。
左手大指爪甲重切其針之穴
令氣血宣散,然後下針不傷於營衛
右手持針於穴上
(準備進針)
入口中溫熱
(此法今已不用)
神定、息勻,審穴在何部分,重切經絡,少待方可下手
(將針刺入)
用指於所屬部分經絡之路上下左右循之
使氣血往來,上下均勻,針下自然氣至沉緊
隨經絡上下用大指爪甲切之
針下邪氣滯澀不行者,其氣自通行也
分明三部,一部一部緩緩而退
(由深出淺)
轉針如搓線之狀,勿轉太緊
治上大指向外捻,治下大指向內捻。……如出至人部,內捻者為之補,轉針頭向病所,令取真氣以至病所;……外捻者為之瀉,轉針頭向病所,令挾邪氣退至針下出也
行氣,內外移行上下
出針至於天部之際,在皮膚之間留一豆許,少時方出針(出針前稍作一停留)
令營衛縱橫散
以指捻針如扶人頭搖之狀
泄法:使孔穴開大,邪氣出如飛
待針下氣緩不沉緊,用指捻針如拔虎尾
(起針)
下針八法表
取準孔穴
凡點穴,以手揣摸其處,以法取之,按而正之,以大指爪切掐其穴,於中庶得,進退方有準
免傷榮衛
刺榮掐按其穴,以針而刺;刺衛撮起其穴,臥針而刺
宣散氣血,欲使不痛
爪而下之,左手重而切按,右手輕而徐入
搓而轉者,如搓線之貌,勿轉太緊,左補右瀉
先彈針頭,待氣至,卻進一豆許,先淺後深,自外推內
先搖動針頭,待氣至,卻退一豆許,乃先深後淺
欲補時,出針捫閉其穴
令氣血宣散,邪氣散泄
凡瀉針,必以手指於穴上四旁循之
(行氣)
治上,大指向外捻;治下,大指向內捻。如出針,內捻令氣行至病所,外捻令邪氣至針下而出
下手八法中爪、搓、搖、循、捻分別與爪切、指搓、針搖、指循、指捻五法相同。揣,主要是“以手揣摸其處”,探明穴位得準確位置。彈,是“先彈針頭”(針尾)再配合插針,是“補針之法”。捫,是在“欲出針時,就捫閉其穴,不令氣出,使血氣泄,乃為真補。”
楊氏針法
楊繼洲在繼承前人針法的基礎上,對補瀉手法進行了總結,並有所發揮。《針灸大成·經絡迎隨設為問答》中論述了補針與瀉針之要法。《針灸大成·三衢楊氏補瀉》中,較為全面介紹了燒山火、透天涼、陽中隱陰、陰中隱陽、留氣法、運氣法、提氣法、中氣法(即納氣法)、蒼龍擺尾(即青龍擺尾)、赤鳳搖頭、龍虎交戰、龍虎升降、五臟交經、通關交經、膈角交經、子午搗臼、子午補瀉、子午傾針、進火、進水等法。其中有些手法均源出於《金針賦》,其內容已見《金針賦·論針法》一節中,不再重複。
補針與瀉針要法楊氏將針法補瀉歸結有補針要法和瀉針要法,見於《針灸大成·經絡迎隨設為問答》中:
“補針之法,左手重切十字縫紋,右手持針於穴上,次令病人咳嗽一聲,隨咳進針,長呼氣一口,刺入皮三分。針手經絡者,效春夏停二十四息;針足經絡者,效秋冬停三十六息。催氣針沉,行九陽之數,捻九撅九,號曰天才。少停呼氣三口,徐徐又插至筋骨之間三分,又如前息數足,復覺針下沉澀,再以生數行之,號曰地才。再推進一豆,謂之按,為截,為隨之。此為極處,靜以久留,卻須退針至人部,又待氣沉緊時,轉針頭向病所,自覺針下熱,虛羸癢麻,病勢各散。針下微沉後,轉針頭向上,插進針一豆許,動而停之,吸之乃去,徐入徐出,其穴急捫之。岐伯曰:下針貴遲,太急傷血;出針貴緩,太急傷氣,正謂針之不傷於榮衛也。是則進退往來,飛經走氣,盡於斯矣。”
“凡瀉針之法,左手重切十字縱紋三次,右手持針於穴上,次令病人咳嗽一聲,隨咳進針,插入三分,刺入天部,少停直入地部,提退一豆,得氣沉緊,搓拈不動,如前息數盡,行六陰之數,捻六撅六,吸氣三口,回針提出至人部,號曰地才。又待氣至針沉,如前息數足,以成數行之,吸氣二口,回針提出至天部,號曰天才。又待氣至針沉,如前息數足,以成數行之,吸氣回針,提出至皮間,號曰天才,退針一豆,謂之提,為擔,為迎也。此為極處,靜以久留,仍推進人部,待針沉緊氣至,轉針頭向病所,自覺針下冷,寒熱痛癢,病勢各退,針下微松,提針一豆許,搖而停之,呼之乃去,疾入徐出,其穴不閉也。”
根據以上記述,可以看到:
()進、退針法:無論補法瀉法,進針都和《神應經》一樣,隨咳進針,以免損傷經氣。補法分三部而進,是徐進的方法,先在淺層施行手法,次在中層施行手法,再在深層施行手法。瀉法在刺入淺層稍停後直接刺入深層,先在深層施行手法,次在中層施行手法,再在淺層施行手法,這樣分三部而退,是徐退的方法。
()呼吸法:補法中隨呼氣而推進,瀉法中隨吸氣而退回。
()捻撅法:捻,就是捻轉;撅,就是提插。參照楊氏其他手法,捻法,補可用左轉,瀉可用右轉;撅法,補可用緊按慢提,瀉可用緊提慢按。
()陰陽數和生成數:補用九陽數或“生數”,瀉用六陰數或“成數”。如《針灸大成·醫案》:“虞紹東翁患膈氣之疾,形體羸瘦,藥餌難愈,召予視之。六脈沉澀,須取膻中以調和其膈,再取氣海以保養其源,而元氣充實,脈氣自盛矣。後擇時針上穴行六陰之數,下穴行九陽之數,各灸七壯;遂痊癒。”古代“河圖”中將一、二、三、四、五稱為“生數”,將六、七、八、九、十稱為“成數”。《針灸大成·醫案》:“王縉公乃弟患心癇疾數載矣……而刺照海、列缺,灸心俞等穴。其針待氣至,乃行生成之數而愈。”
()擔截法:楊氏把擔截法解釋為提法和按法。當針分三部刺入地部後,“再推進一豆,渭之按,為截,為隨也。”當針分三部退出至天部後,“退針一豆,謂之提,為擔,為迎也。”“擔”與“截”,見於《馬丹陽天星十二穴治雜病歌》中。《針灸問對》:“截者,截穴,用一穴也;擔者兩穴,或手與足二穴,或兩手兩足各一穴也。一說右手提引謂之擔,左手推按謂之截;擔則氣來,截則氣去。”楊氏所取為兩說中的後一說。
進火、進水法進火與進水兩法均由進退、搖動等法結合病人的呼吸組合而成。進火法,屬熱補法。《針灸大成·三衢楊氏補瀉》:“初進針一分,呼氣一口,退三退,進三進,令病人鼻中吸氣,口中呼氣三次,把針搖動,自然熱矣。如不應,依前導引。”針法是:進針後,結合病人的呼吸先退後進和套用搖法,動搖針尖而進之,以促使溫熱感的產生。
進水法,屬涼瀉法。《針灸大成·三衢楊氏補瀉》:“初進針一分,吸氣一口,進三進,退三退,令病人鼻中出氣,口中吸氣三次,把針搖動,自然冷矣。”針法是:進針後,結合病人的呼吸先進後退和套用搖法,動搖針柄而退之,以促使涼感的產生。
子午補瀉、龍虎升降《針灸大成·經絡迎隨設為問答》:“子午補瀉……此乃宣行榮衛之法也。故左轉從子,能外行諸陽;右轉從午,能內行諸陰。”“然病有陰陽寒熱之不同,則轉針取用出入當適其所宜。假令病熱,則刺陽之經,以右為瀉,以左為補;病寒則刺陰之經,以右為補,左為瀉。此蓋用陰和陽,用陽和陰,通變之法也。”子午補瀉即左右捻轉補瀉。左轉為順轉,從子轉向午;右轉為逆轉,從午轉向子。楊氏根據病症性質不同,以左右來區分補瀉。
龍虎升降為行氣之法,《針灸大成·三衢楊氏補瀉》:“龍虎升降……先以右手大指向前拈之,入穴後,以左手大指向前捻,經絡得氣行,轉其針向左向右,引起陽氣,按而提之,其氣自行,如氣未滿,更依前法再施。”針法是:先將針用右手大指向前捻入穴內,再用左手大指向前捻針,得氣後左右轉動針體,並下按上提(升降)。
運氣法和提氣法運氣法:《針灸大成·三衢楊氏補瀉》:“運氣法,能瀉,先直後臥。運氣用純陰,氣來便倒針,令人吸五口,疼痛病除根。凡用針之時,先行純陰之數,若覺針下氣滿,便倒其針,令患人吸氣五口,使針力至病所,此乃運氣之法,可治疼痛之病。”針法是:先進針直刺作提插或捻轉六數,得氣後將針斜向病所,叫病人深吸氣五口,使氣至病所,可以止痛。
提氣法:《針灸大成·三衢楊氏補瀉》:“提氣法……凡用針之時,先從陰數,以覺氣至,微拈輕提其針,使針下經絡氣爽,可治冷麻之症。”針法是:運針時先用六陰數,得氣後稍加捻轉並輕輕上提,可治冷麻頑痹等證。
楊氏對針法補瀉的原理也作了闡述,《針灸大成·經絡迎隨設為問答》中說:“……欲治經脈,須調榮衛,須假(藉助)呼吸。經曰:衛者陽也,榮者陰也;呼者陽也,吸者陰也。呼盡內針,靜以久留,以氣至為故者,即是取氣於衛。吸則內針,以得氣為故者,即是置氣於榮也。”這是從營衛陰陽來分析補瀉法的要領。淺層為衛,屬陽;深層為營,屬陰。呼則氣出,為陽;吸則氣入,為陰。補法須從營置氣。“衛氣者,浮氣也,專主於表;榮氣者,精氣也,專主於里。”“當知榮衛內外之出入,經脈上下之往來,乃可行之。夫榮衛者陰陽也……乃是因其陰陽內外而進退針耳。至於經脈為流行之道……乃是因其氣血往來,而順逆行針也。大率言榮衛者,是內外之氣出入;言經脈者,是上下之氣往來。各隨所在順逆而為刺也。”認為針刺補瀉法離不開營衛氣血的深淺出入和上下往來。以順其氣為補,逆其氣為瀉。“陽下之曰補,陰上之曰瀉。”因為陽氣生於外,所以補法要使陽氣入內;陰氣生於內,因此瀉法要使陰氣外出。營衛氣血說是補瀉的理論基礎,“百病所起,皆始於榮衛,然後淫於皮肉筋脈,……是以刺法中但舉榮衛,蓋取榮衛逆順,則皮骨肉筋之治在其中矣。”榮衛之氣均出自谷氣,所以楊氏指出:“凡刺淺深,驚針則止;凡行補瀉,谷氣而已。”
補瀉的大小之分楊氏認為“刺又大小”,有手法較輕(平和)的“平補”“平瀉”(小補、小瀉);有手法較重的“大補”“大瀉”。《針灸大成·經絡迎隨設為問答》:“問:刺有大小?答曰:有平補、平瀉,謂其陰陽不平而後平也。陽下之曰補,陰上之曰瀉,但得內外之氣調則已。用大補、大瀉,惟其陰陽俱有盛衰,內針於天地部內俱補俱瀉,必使經氣內外相通,上下相接,盛氣乃衰,此名調陰換陽,一名接氣通經,一名從本引末。審按其道以予之,徐往徐來以去之,其實一義也。”所稱“平補,平瀉”是指手法較輕、刺激量較小的補瀉手法,而“大補、大瀉”則是手法較重,刺激量較大的補瀉手法。平補、平瀉只用輕慢柔和、由淺而深(補)或由深而淺(瀉)的捻轉和提插法,使內外(深淺)之氣調和即可。大補、大瀉則要分別在天部、地部(或分天、人、地三部)每一部都施行補瀉手法,以達到經氣內外相通、上下相接。如燒山火、透天涼之類。
由此可以看出:“補法”有屬於弱刺激,有屬於強刺激。“瀉法”也是如此,有屬於強刺激,有屬於弱刺激。也就是說,有屬於弱刺激的“平補平瀉”,有屬於強刺激的“大補大瀉”。
金、元時期的針灸家提出“一針兩穴”的透穴針法,這是採用不同的方向、角度和深度以同一針作用於兩個穴位來增加針刺的強度。有四肢內外側或前後側相對穴位的“直透”,各部上下方或前後方鄰近穴位之間的“橫透”,以及一穴透刺多穴的“多向透”等法。如《玉龍歌》:“偏正頭風痛難醫,絲竹空金針亦可施,沿皮向後透率谷,一針兩穴世間稀。”楊氏在註解中又補充了許多實例,如風池透風府或合谷透勞宮治偏正頭風。印堂透左右攢竹治小兒驚風。地倉透頰車或頰車透地倉治口眼喎斜。頭維透額角治頭疼、眩暈。瞳子髎透魚腰治目紅腫痛。膝關透膝眼治膝腫痛。崑崙透太溪治腿足紅腫。間使透支溝治瘧疾。液門透陽池治手臂腫痛。採用透穴針法可擴大刺激面以增強針刺的強度,或使針刺感應易於擴散傳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