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ci qiu jing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Kalopanax septemlobus (Thunb.) Koidz.
【中藥化學成分】莖中含刺楸根皂甙(kalopanaxsaponin)I和Ⅱ。
【功效】祛風除濕;活血止痛
【科屬分類】五加科
【拉丁文名】Ramulus Kalopanacis Septemolbi
【主治】風濕痹痛;胃脘痛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採收,洗淨,切片,鮮用或曬乾。
【動植物形態】落葉大喬木,高約10m,最高可達30m,胸圍達70cm以上。樹皮暗灰棕色,小枝圓柱形,淡黃棕色或灰棕色,具鼓釘狀皮刺,刺長5-6mm,基部寬6-7mm。葉在長枝上互生,在短枝上簇生,葉柚細長,長8-50cm,無毛;葉片近圓形或扁圓形,掌狀5-7淺裂,裂片三角卵形至長橢圓狀卵形,長不及全葉片的1/2,茁壯枝上的葉片分裂較深,裂片長超過全葉片的1/2;先端漸尖,基部心形,邊緣有細鋸齒,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淡綠色,僅脈上具淡棕色軟毛或除基部脈腋外無毛。傘形花序列 聚生為頂生圓錐花序,長15-25cm,直徑20-30cm;傘形花序直徑1-2.5cm,有花數朵;花萼無毛,邊緣有5齒;花瓣5,三角狀卵形,長約1.5mm,白色或淡黃綠色;雄蕊5,長約2.5mm,內曲,花絲較花瓣長1倍以上;子房下位,2室;花盤隆起,花柱2,合生成柱狀,柱頭離生。核果近球形,成熟時藍黑色,直徑約5mm;宿存花柱長約2mm。種子2,扁平。花期7-10月,果期9-12月。
【炮製方法】取原藥材,除去雜質,颳去刺,潤透,切薄片,乾燥。 飲片性狀:為類圓形薄片,切面表皮及韌皮部甚薄,中央具有白色柔軟的髓部,嫩莖髓部寬廣,木部狹窄;老莖髓部較小,木部寬廣,質輕鬆,氣微,味微苦、微辛。 貯乾燥容器內,置通風乾燥處。
【生藥材鑑定】性狀鑑別:枝條呈圓柱形,長10-20cm,直徑1cm。表面灰色至灰棕色,有黃棕色圓點狀皮孔和淡棕色的角狀刺,刺尖銳,側扁,基部扁而寬闊,呈長橢圓形,微有光澤。質堅硬,折斷面木部纖維性或裂片狀,中央可見白色髓部。氣微,味淡。
【功效分類】祛風除濕藥;活血止痛藥
【藥材基源】為五加科植物刺楸的莖枝。
【性味】味辛;性平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煎水洗。
【出處】《中華本草》
相關詞條
-
刺楸樹皮
刺楸(《救荒本草》),又名:鼓釘刺、刺楓樹、刺桐、雲楸、棘楸、丁木樹、鳥不宿、上山虎、丁皮樹、丁桐樹、鵝足板樹、刺椿、鴨腳板葉。 落葉喬木,高可達30米...
形態特徵 生長環境 主要價值 採集 藥材 -
刺楸
刺楸〔拉丁學名:Kalopanax septemlobus (Thunb.) Koidz.〕,別名:鼓釘刺(浙江土名),刺楓樹(江西土名),刺桐(湖南土...
形態特徵 主要變種 生長環境 地理分布 栽培技術 -
毛葉刺楸
毛葉刺楸,屬於傘形目,五加科,科拉丁名為Araliaceae ,分布在北自東北起,南至廣東、廣西、雲南,西自四川西部,東至海濱的廣大區域內均有。
基本信息 -
刺通草
刺通草,所屬卷:Trevesia Vis刺通草屬。所屬科:Araliaceae五加科中文名:刺通草。別名:黨楠、裂葉木通、梲木、擋凹、天羅傘拉丁名:Tr...
形態特徵 分布及生境 植物的用途及功能 藥材功效 繁殖與栽培 -
刺人參
刺人參,又名東北刺人參,五加科刺人參屬植物刺人參Echinopanax elatus Nakai,以根及根狀莖入藥。春季采,曬乾。《中華本草》記載,刺人...
使用 刺人參·版本二 原形態 生境分布 化學成份 -
牛口刺
牛口刺為植物菊科多年草本,高0.3-1.5米。產於中國大部分地區,印度、中南半島有分布。 夏秋采全草,秋季挖根,曬乾,生用,亦用鮮品。有涼血止血、行淤消腫的作用。
形態特徵 生長環境 分布範圍 栽培技術 主要價值 -
藏花楸木虱
腹部綠色,雄腹端側視,肛節粗壯,稍波彎,陽基側突粗長,與肛節約等長,向內側弧彎,端尖銳
鑑別特徵: 詳細描述: -
中條山藥用樹木
。沁水東川。根、莖、葉、皮提取物紫杉醇抗癌 10南方紅豆杉Taxis...620-1400m。夏縣下秦澗絳縣門石凹、永濟雪花山、垣曲歷山。莖枝棒棒木...(Bl)Planch生於路旁,河邊根皮,樹皮糙葉樹治腰疼 3613刺榆屬...
學名信息 內容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