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部刺史
中國漢代中央派到地方的監察官。又稱州刺史。漢武帝為了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督察和控御 ,於元封五年( 前106 )又創部刺史制,即除三輔、三河、弘農七郡外,全...
基本介紹 歷史來源 建立歷史 -
十三刺史部
十三刺史部是指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為了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除京師附近七郡外,把全國分為十三個監察區域。
-
豫州刺史部
東漢時期,州成為一級行政區,其中豫州刺史部治所為譙(今安徽省亳州) ,轄區在今河南南部、今淮河以北伏牛山以東的河南東部、安徽北部、江蘇西北角及山東西南角...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
幽州刺史部
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設立幽州刺史部,部刺燕地諸郡國。武帝開邊,置漢四郡,亦屬幽州刺史部。東漢時,轄郡、國十一,縣九十。幽州刺史部治所在薊縣,轄境...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
冀州刺史部
《尚書·禹貢》記載,大禹分天下為九州,其中即有冀州,位列九州之首,包括今山西省全境、河北西北部、河南北部等地區。漢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設立冀州...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
交趾刺史部
交趾刺史部(越南語:Giao Chỉ thứ sử bộ),西漢政區。東漢初改為交州刺史部,所以習慣上通稱交州刺史部(越南語:Giao Châ...
歷史發展 地理位置 行政區劃 戰略地位 -
益州刺史部
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設立十三刺史部,其中十一部採用了《尚書·禹貢》和《周禮·職方》中的傳說州名,即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雍州...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
兗州刺史部
漢族九州之一,是一個地理範圍,大體位於古黃河和濟水之間(今山東省西部、河南省東北部、河北省東南部)。同時也是王朝的一個行政區域,範圍和治所隨歷史多有變更。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
青州刺史部
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為了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除京師附近七郡外,把全國分為十三個監察區域。每區由朝廷派遣刺史一人,專門負責巡察該區境內的吏政,...
簡介 行政區劃 -
涼州刺史部
漢代置監察區,是漢代十三刺史部 之一,範圍相當涵蓋現代甘肅省全境、寧夏回族自治區、青海省東部和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是甘肅省作為行政區前身,治所姑臧、隴縣、冀城。
設定歷史 管轄範圍 地理位置 歷任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