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漢
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設立十三刺史部,青州刺史部遂立,治廣縣。轄齊郡、樂安郡、菑川國、千乘郡、北海郡、膠東國、長廣郡、東萊郡、高密國、濟南郡、平原郡。
魏晉
魏晉青州治廣固,下轄齊郡,北海郡,樂安郡,高密郡,平昌郡,東萊郡,長廣郡,東牟郡。
隋朝
隋代,青州治益都,領齊郡、北海郡、高密郡、東萊郡。
行政區劃
西漢
【東萊郡】治掖縣(今山東萊州)
下轄:掖縣,陽樂,當利,平度,盧鄉,陽石,臨朐,曲成,徐鄉,黃縣,牟平,育黎,東牟,昌陽,不夜。
【膠東國】治即墨(今山東平度古峴鎮)
下轄:即墨,郁秩,下密,壯武,鄒盧,挺縣,觀陽。
【高密國】治高密(今山東高密)
下轄:高密,夷安,昌安,石泉。
【北海郡】治營陵縣(今山東昌樂)
下轄:營陵,安丘,平壽,柳泉,益縣,壽光,平望,饒國,都昌,密鄉,平城,斟縣,淳于,膠陽。
【甾川國】治劇縣(今山東壽光)
下轄:劇縣。
【齊郡】:治臨淄(今山東淄博)
下轄:臨淄,昌國,廣縣,西安,利縣,巨定,台鄉。
【千乘郡】治千乘(今山東高青東北)
下轄:千乘,狄縣,東鄒,建信,漯沃,蓼城,樂安,琅槐,博昌,被陽,高苑。
【濟南郡】治東平陵(今山東章丘龍山)
下轄:東平陵,台縣,歷城,著縣,宜城,朝陽,梁鄒,陽丘,土鼓,於陵,般陽,鄒平。
【平原郡】治平原(今山東平原)
下轄:平原,高唐,陽阿,羽國,瑗縣,楊虛,龍額,祝阿,漯陰,安德,重丘,鬲縣,安陵,般縣,平昌,朸縣,富平,樂陵。
三國
青州:分置齊郡、濟南、樂安、北海、城陽、東萊、平原等七郡,下轄62縣,屬魏地。約於今山東省與遼寧省遼河以東之境。
晉朝
青州 | 臨淄 | 齊國 | 臨淄縣 | 5 | 臨淄縣、西安縣、東安平縣、廣饒縣、昌國縣 |
濟南郡 | 平壽縣 | 5 | 平壽縣、下密縣、膠東縣、即墨縣、祝阿縣 |
樂安國 | 高苑縣 | 8 | 高苑縣、臨濟縣、博昌縣、利益縣、蓼城縣、鄒縣、壽光縣、東朝陽縣 |
城陽郡 | 莒縣 | 10 | 莒縣、姑幕縣、諸縣、淳于縣、東武縣、高密縣、壯武縣、黔陬縣、平昌縣、昌安縣 |
東萊國 | 掖縣 | 6 | 掖縣、當利縣、盧鄉縣、曲城縣、黃縣、㡉縣 |
長廣郡 | 不其縣 | 3 | 不其縣、長廣縣、挺縣 |
北魏
青州 | 東陽(山東青州) | 7郡7縣 | ||
南青州 | 東安郡 | 團城(山東沂水) | 3郡9縣 |
東魏
青州 | 東陽(今山東青州) | 6郡 |
北齊
青州 | 東陽(今山東青州) | |
南青州 | 沂水(今山東沂水) |
隋朝
青州刺史 | |||||
計4郡36縣。地域相當於今山東東北部 | |||||
北海郡 | 益都縣(今山東青州市) | 齊郡 | 歷城縣(今山東濟南市) | 東萊郡 | 掖縣(今山東萊州市) |
高密郡 | 諸城縣(今山東諸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