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制衡例子
比如這個世界上只有兩個國力相當的國家,那么他們必然會在自然的競爭制度下進行競爭,甚至會發動戰爭。
戰爭會摧毀這個世界上的許多事物,當兩個國家發動戰爭後,他們的生活環境反而因為戰爭而變壞,而要是戰爭一直打下去這兩個國家就只有一起滅亡。
那么為了獲取最大的利益,這兩個國家就會必然在意識到戰爭的危害後而停止戰爭,並且建立一種維護他們利益的勞動關係,這就是制衡的關係。
而在這種關係建立後,這兩個國家也必然會因為交流的增多而產生合作。
也就是說自私的個人和集體只有在面對損害自己利益時,才會與其他自私的個體和集體謀取制衡的利益關係,並且在隨後的交流中產生合作的勞動關係。
並且要說明的是相對平等只有相互之間產生力量制衡才會發生,因為一旦二者或者多者相互之間的力量產生偏差,力量強大的個體或者團體就會壓迫那些力量比他弱小的個體或者團體,打破這種均衡下的相對平等的關係。
而壓迫的結果就是尋求利益,就是在以強者的力量來分配利益。
所以要做到相對平等,就必須要建立一個制衡的基礎,沒有制衡這個基礎,相對平等是建立不起來的。
制衡發展
“法者,國之權衡也。”
——商鞅
制衡最開始源於商鞅的這句話,而這句話的其實就是人類制衡的第一階段:權衡階段。
所謂權衡,就是權貴之間的制衡。
而這種制衡建立的基礎就是通過法律明確權貴之間的權利劃分,通過君主、權貴和法律來令他們不能隨意使用權力來剝削人民,而這種權貴之間的制衡的關鍵則是法律,因為法律是唯一令制衡得以存在的基礎。
但是這種制衡關係是脆弱的,因為哪怕是做到了皇帝犯法與庶民同罪,杜絕了秦始皇那樣的極度揮霍權力,也無法完全阻止權貴踐踏法律來謀取私利。
因為在權力就是一切的社會裡,擁有權力的權貴只要坑瀣一氣,就無法做到他們之間的制衡,就會腐蝕掉國家。
而制衡的第二個階段,則是孟德斯鳩提出的制約思想:抗衡階段。
所謂抗衡,就是讓人民擁有權力來對抗權貴。
這種制衡關係建立的基礎,就是讓人民擁有對權貴的監督權、甚至是選舉權,這樣雖然權貴擁有權力,但是因為人民擁有監督權和選舉權,那么就使得權貴無法亂用自己的權力,只能用權力來為大家服務,才能夠保障自己擁有這樣的權力。
並且孟德斯鳩為了進一步消弱權貴對權力掌控的力度,還提出了權力與權力制約的多權分立,以及限定高位權力者掌權年限的方法。
而正是因為孟德斯鳩的出現,所以才會出現美國這樣的國家,以及使得當代以西方民選制度為主流。
但是,這種所謂權貴和人民公平的民選制度,其實還是不公平的,因為掌控權力的還是權貴,社會上依舊存在人民和權貴之間的差別。
(雖然商鞅在《商君書·定分》
篇里提到了讓人民監督法律的辦法,算是初步讓人民對抗權貴的辦法,但是卻局限於他所處的時代,所以並不算是他第一個完整的提出抗衡這個進步思想。)
制衡的第三個階段,就是交衡:交衡階段。
所謂交衡,就是交叉制衡。
交叉制衡,就是建立一個每一個人都是掌控社會某一種利益的至高權貴,又是別人掌控利益下的人民的思想。
舉例來說:
石油企業的負責人和運輸業的負責人,在石油業來看,石油業的負責人就是高於運輸業的負責人的權貴,因為石油業上他擁有處理石油的最大權利,而運輸業的負責人對於石油業來說幾乎是沒有任何權力的。
而對於運輸業來說,運輸業的負責人則是石油業的負責人的權貴,因為在運輸業上運輸業的負責人擁有最大的權力,石油業的負責人則權力相對要小的多。
在這樣的情況下,假如石油要漲價,那么運輸為了對抗石油的漲價,便也會漲價,這樣一來石油業的負責人就會考慮運輸業漲價帶來的傷害,而不能隨意漲價,哪怕是必要的漲價也會與運輸業的負責人洽談好,說明自己的道理。
以上的實例來看,假如社會上每一個人都是某個事業的負責人的話,那么所有人在職業或者事業上都相對平等了。
但就某一個事業來說,其事業的負責人則是完全高於所有人的權貴,其他人則是他的人民。
而一旦這樣的社會被建立的話,那么在事業上所有人都是相對平等的人,並且人人都是自己事業的權貴,都是他人事業的人民。
而他們之間的這種相互牽制的關係,就是交叉制衡。
所以,所謂的交叉制衡,實際上就是讓社會上所有人都成為擁有監督權、參政權、決議權、行政權的公民,建立一個公民聯合執政的公民體制社會。
本意
是指分立為不同部分的權利之間應形成彼此制約的關係,其中任何一部分都不能獨占優勢。
游卡桌遊《三國殺》孫權技能
孫權(主公) 吳勢力角色 4血 標準版
制衡:出牌階段,你可以棄掉任意數量的牌,然後摸等量的牌,每回合限用一次。
調整信息
出牌階段,你可以棄掉任意數量的牌,然後摸等量的牌,每回合限用一次。
[2015/04/30]
◇啟動效果(進入連鎖)
◇發動時丟棄任意手卡(COST)
◇沒有手牌可以發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