刪除:大數據取捨之道

刪除:大數據取捨之道

《刪除:大數據取捨之道》是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書籍,作者是 [英] 維克托·舍恩伯格。該書是從大數據時代信息取捨的目的和方法分別詮釋了“被遺忘的權利”。維克托首先回溯了人類追尋記憶的過程,之後提出數位技術與全球網路正在瓦解我們天生的遺忘能力。

圖書信息

原作名: Delete: The Virtue of Forgetting in the Digital Age

作者: [英] 維克托·舍恩伯格(Viktor Schönberger)

譯者: 袁傑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13-1

頁數: 237

開本:16K

裝幀: 平裝

內容簡介

《刪除》講述了遺忘的美德,為讀者展現了大數據時代的取捨之道。

《刪除》對此,他考察了促進遺忘終止4大驅動力——數位化,廉價的存儲器,易於提取,全球性訪問。之後,他提出了當前數位化記憶的兩大威脅——信息權力與時間,並給出了應對威脅的6大對策——數位化節制、保護信息隱私權、建設數字隱私權基礎設施、調整人類的現有認知、打造良性的信息生態、完全語境化。最後,他提出了一種應對數位化記憶與信息安全的極有可能的關鍵對策——給信息設定存儲期限。

《刪除》開啟了一場 “網際網路遺忘運動”,讓我們始終記得遺忘的美德。這本書告訴我們,在大數據時代,面對海量信息人類該如何取捨,怎樣才能構建一個積極而安全的未來。

《刪除》講述了遺忘的美德,為讀者展現了大數據時代的取捨之道。數位技術賦予了我們前所未有的權利,它也產生了意想不到的可怕後果。facebook上照片會被網路永遠銘記,甚至會影響到一個人的職業發展;Google記得所有我們搜尋過的信息和時間。數字王國記住了那些有時最好被遺忘的信息。

刪除,大數據取捨之道,就是把有意義的留下來,把無意義的去掉。只有理解了在大數據中,需要的是什麼,以及如何判斷這種需要,才能舉一反三地明白到底為什麼要去掉那些不需要的。

作者介紹

維克托·舍恩伯格是是十餘年潛心研究數據科學的技術權威,他是最早洞見大數據時代發展趨勢的數據科學家之一。《科學》《自然》等著名學術期刊最推崇的網際網路研究者之一,“大數據商業套用第一人”,擁有在哈佛大學、牛津大學、耶魯大學和新加坡國立大學等多個網際網路研究重鎮任教的經歷。

他曾先後任教於世界最著名的幾大網際網路研究學府。曾任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信息監管科研項目負責人,哈佛國家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路監管項目負責人;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學院信息與創新策略研究中心主任。

現任牛津大學網路學院網際網路治理與監管專業教授。

圖書行銷

所獲獎項

《刪除》一經出版,即獲得美國政治科學協會頒發的“唐·K·普賴斯獎”,以及媒介環境學會的最高榮譽“馬歇爾·麥克盧漢獎”。

《刪除》洞見了“被遺忘的權利”,探索了大數據時代人類該如何構建積極而安全的未來。

名人評論

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姜奇平作序。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胡泳、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淼、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大衛·克拉克、國際著名信息隱私權專家保羅·施瓦茨、史丹福大學網際網路與社會中心創辦人勞倫斯·萊斯格、波士頓諮詢公司高級副總裁菲利普·埃文斯 聯袂推薦

網路現已成為人類社會共有的大腦。與人類大腦不同的是,人類可以選擇性地將不喜歡的東西放在難以提取的角落,而網路則不會。所以網路已經成為塑造我們生活方式的雙刃劍。我個人選擇積極地利用這把劍。
——李淼 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如果說信息的收集、存儲與加工將所有人置於數字圓形監獄的中央,那么,遺忘能力的喪失就是圓形監獄形成的原因。維克托對由此導致的一系列社會問題進行了逐條分析,並提出了在數字世界為遺忘尋得一席之地的可行方法。
——大衛·克拉克 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實驗室高級研究員、教授

大數據剛剛興起,在你被數據灌滿之前,先教你如何刪除,省得你的硬碟和大腦,在數據海嘯到來後,成了無用信息的垃圾場。這就是《刪除》的意義所在,大數據因有意義而變得智慧。刪除的最高境界,就是不刪除,也就是知道你需要保留的東西。
——姜奇平 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網際網路周刊》主編

一本令人著迷的書。
——克萊夫·湯普森 專欄作家《連線》雜誌

媒體推薦

本書受到《連線》《自然》《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等各大權威媒體廣泛好評:

在《刪除》一書中,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認為與數字記錄的短暫性相比,我們應該會更多地被數字記錄徘徊不去的特點所困擾。
——《華爾街日報》
若要發起一場關於此問題的深入辯論,沒有比他更好的發起者了。
——《科學》雜誌

目錄

中文版序 大數據取捨之道

推薦序 《因意義而智慧》 姜奇平

第一部分 大數據時代

為什麼要進行信息的取捨

第1章 當遺忘變成例外,而記憶成了常態:大數據時代的隱憂

喝醉的海盜
一個沒有遺忘的時代
抹不掉的致幻劑陰影
Google記得你的一切
大數據的信息力量
人類住進了數字圓形監獄
讓我們學會遺忘

第2章 遺忘,人類的天性:人類記憶的作用與演進

人類的本能記憶
語言記憶
外部記憶:繪畫與文本
共享記憶
介質記憶:攝影、磁帶與膠片

第二部分 大數據時代

如何進行信息的取捨

第3章 世界已經被設定成記憶模式:數位化記憶發展的4大驅動力

小黑盒子與麥克斯存儲擴展器
驅動力1:數位化
驅動力2:廉價的存儲器
驅動力3:易於提取
驅動力4:全球性覆蓋

第4章 一個沒有安全與時間的未來:數位化記憶的兩大威脅

信息富民VS信息貧民:信息控制權的威脅
永恆的過去VS被忽視的現在:時間的威脅

第5章 來一場“網際網路遺忘”運動:應對數位化記憶與信息安全的6大對策

對策1:數位化節制
對策2:保護信息隱私權
對策3:建設數字隱私權基礎設施
對策4:調整人類的現有認知
對策5:打造良性的信息生態
對策6:完全語境化

第6章 給信息一個存儲期限:應對數位化記憶與信息安全的關鍵對策

cookie的警告
信息的存儲期限
設定關於信息壽命的元信息
9個月,不斷縮短的存儲期限
設定存儲期限的技術措施
不是用技術刪除,而是讓遺忘復活
誰來掌控存儲期限
我們需要“能衰退”的存儲系統

第7章 讓遺忘回歸常態:大數據時代數位化記憶的未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