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央視原創系列微視頻]

《初心》是央視網原創系列微視頻。2018年5月28日,經過網路新聞作品初評審員會評選,該作品擬參加第二十八屆中國新聞獎評選。

分集劇情

梁家河篇

習近平:在陝北插隊的七年,給我留下的東西幾乎帶有一種很神秘也很神聖的感覺,我們在後來每有一種挑戰,一種考驗,或者要去做一個新的工作的時候,我們腦海里翻騰的都是陝北高原上耕牛的父老兄弟的信天游。下雨颳風我是在窯洞裡跟他們鍘草,晚上跟著看牲口,然後跟他們去放羊,什麼活都乾,因為我那時候扛200斤麥子,十里山路我不換肩的。

出身於革命家庭的習近平15歲的時候去陝北農村插隊,在7年的摸爬滾打中,實現了他從格格不入到和老百姓融為一體的轉變。用他自己的話說,這是很徹底的過程。

習近平曾經插隊的陝西省延川縣梁家河村

習近平:我很自豪,自己能夠出生在一個革命家庭里,家庭有很嚴格的革命傳統教育,總是講孩子們不要放在溫室里,要經受大風大浪。

石春陽(63歲,梁家河村村民):冬天打壩的時候呢,習近平呢,那時候也就二話不說,挽著褲腿,光著腳就下去鏟冰,也不考慮落什麼後遺症不後遺症。

他在報紙上看到四川農村辦沼氣,他自費到綿陽學習,回來以後呢,在梁家河辦成了陝西第一口沼氣(池)。

習近平:第一口池子是頗費功夫的,一直看到這個沼氣池兩邊的水位在漲,但是就是不見氣出,最後一捅開,濺得我滿臉是糞,但是氣就呼呼往外冒。我們馬上接起管子後,我們的沼氣灶上冒出一尺高的火焰,我看再憋一陣子,池子要炸了。就在那個時候,我們這個沼氣池捅開,另外的沼氣池相隔一兩天就建成了,但是我們還是第一。

石春陽(63歲,梁家河村村民):大家就推薦他,參加了這個延安地區上山下鄉,積極分子代表大會。在這個會上,給他獎了一輛三輪機車。如果他要自己用這個機車的話,也是挺方便的,但是他沒這樣做。他覺得這個機車對村上不實用,就到農機公司去,換成了手扶拖拉機,帶了一個磨麵機,還帶了一個粉碎機,一次他就換了這三樣。

後來,習近平當了村支書,而留在村裡的知青也只剩他一個人。今年已經69歲的梁家河村村民張衛龐還記得,由於生活不便,習近平便到他家和他們一起吃飯,而這一來就是將近一年的時光。“1975年習近平考了清華大學以後,第一件東西,他就把這個針線包拿出來,拿出來給了我。他說,咱們在一起七八年了,也沒什麼好東西送給你,把這個針線包送給你,送給你作一個紀念。這個針線包是習近平在我們梁家河插隊的時候,他媽媽親手做的這個針線包,給了他,上面繡了三個字,‘娘的心’三個字,三個紅字。”

習近平離開梁家河村那天,鄉親們早早就來到了他住的院子裡,張衛龐回憶起那天的情景時說:“院子裡都站滿了人,他把門一開,看見大家都站那兒送他呢!走的時候那個情景是,梁家河的老老少少都流淚了,包括習近平也流淚了。

張衛龐還記得,去延川縣城送習近平的一共有十三個人,“一個人湊兩毛,一個人湊五毛,湊的錢照的相。放得下放不下,不走不行,人家有人家的前途,不能在農村待一輩子啊。”

習近平:我的爺爺也是農民,我的父親是從農民走上革命道路的,我自己也去當了七年的農民。我覺得在我一生中,對我幫助最大的是兩種人,一種就是革命老前輩,一種就是我那陝北老鄉。

2003年11月10日播出的《東方時空》,有一段對習近平的採訪,當時記者問道:這種歷練對您今天有什麼影響?

習近平:看到了人民民眾的力量,看到了人民民眾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了解了社會,這個是最根本的。很多實事求是的想法,都是從那個時候生根發芽的,以至於到現在,每時每刻影響著我。

正定篇

時任正定縣委辦公室幹部張銀耀說,習近平來了以後,首先把調查研究作為他的第一要務。他經常騎著腳踏車到各個公社,各個生產大隊,還有農戶里去調查研究。

趙德潤(71歲,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1984年通訊《正定翻身記》采寫記者):我在正定採訪習近平同志,到現在已經33年了。在1984年,我們第一次見面,第一次見到習近平同志是4月17號。

上世紀70年代,正定縣當時是全國有名的農業學大寨先進縣,是北方地區糧食生產最早“上綱要”(畝產400斤)、“過黃河”(畝產500斤)、“跨長江”(畝產800斤)的縣,曾以我國北方糧食高產縣而名揚一時。頭戴高產的帽子,其實很多人家連溫飽都沒有解決。

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趙德潤說,“高產縣”被認為是個桂冠,是個政績,老百姓的日子還是很窮的,有時候口糧不夠需要到其他縣買高價糧。當時徵購任務是7600萬斤,他這個縣的人口40萬,平均每個人給國家貢獻190斤,後來有一個縣委副書記呂玉蘭,兩人對農業都非常熟悉。他們就商量向國家提出來,能夠減賦,給農民減負。

時任正定縣縣長程寶懷回憶,近平同志跟他說,實事求是,這是黨的光榮傳統。習近平和呂玉蘭就給中央寫了封信,反映了高徵購問題。

趙德潤說, 最後國家給減掉了2800萬斤。這對正定來說是一個減負。

如何讓正定人民儘快富起來,是習近平一直思考的事情。1981年底正定縣人均收入每天只有4角錢,農民辛苦幹一年,連買油鹽醬醋的錢都不夠。

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趙德潤說,習近平談到要有規劃,要摸清正定經濟發展的規律是什麼,改變過去盲人騎瞎馬,朝令夕改的狀況。

因為趙德潤採訪接觸很多縣委書記,他說:“這個31歲的縣委書記不一般。習近平對正定的治理,不是光從正定的角度考慮,還從全國的眼光來看正定。比如,習近平講要背靠大樹好乘涼。大樹是什麼?大樹就是專家學者。”

1983年初,在習近平的主持下,縣委縣政府出台《招賢納士九條規定》,刊登在《河北日報》頭版頭條上,吸引眾多有志之士自願來到正定。習近平還親筆書信給全國各行各業的一百位知名專家、學者、教授,寫去一封封熱情洋溢的邀請信。願意來到正定,為正定發展貢獻智慧的專家很多,著名數學家華羅庚,經濟學家于光遠,河北化工學院名譽院長、老教育家潘承孝等專家學者。當時世界著名的眼科專家張曉樓,不顧年事已高,身有疾病,多次帶著專家學者來正定培訓業務人員。

習近平同志根據正定的實際情況,進行多方調查研究,為正定經濟發展提出了一個發展戰略,那就是走“半城郊型”的經濟發展之路。

趙德潤說,習近平提出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城吃城,那么就提出二十字方針,叫“投其所好,供其所需,取其所長,補其所短,應其所變”。今天看來二十字方針也相當棒。你城市我就是為你服務的,你缺什麼我給你補,包括這個種植、養殖,後來發展起來以後,對石家莊是一個很大的補充。

事實證明,“半城郊型”經濟發展之路對於正定來說是正確的道路,是一個可持續性發展之路。

趙德潤說,這實現了他(習近平)自己的承諾,他說就是要改善農民的生活。

習近平:我覺得我還是一個比較努力的人,還是一個能夠自己去提醒自己,約束自己,為了一個目標去實施的人,而且現在還在繼續堅持著。我也希望我一輩子能夠堅持下去,做成我既定的人生的事情。而這個事情我覺得不多,最多就是這么一件事,我想就是為老百姓多做一些事情。

寧德篇

時任寧德地委辦政研室副主任的李金暄還記得,習近平來這裡第一次作報告就提出來,“你當官不要想發財,發財不要在這裡當官,熊掌和魚不可兼得。”

1988年習近平任福建寧德地委書記期間,曾經清查幹部違規私建住宅的問題。

時任寧德地區紀委副書記的張經喜回憶,習書記剛到寧德沒有多久,就和市委有關領導一起到九個縣調查研究,包括一些鄉村、一些企業、一些學校、一些機關,總共調查研究一個月時間,他聽到的東西很多,其中就有民眾反映幹部亂占地建房問題。

李金暄(時任寧德地委辦政研室副主任):最突出的就是機關幹部裡面有亂建房的苗頭,買地、砍木材、拿三材(鋼材、木材、水泥),這個多少都會影響到民眾,民眾一包、兩包水泥都買不到,你能夠拿這么多指標去建房,當然老百姓就有意見了。

張經喜(時任寧德地區紀委副書記):反應比較強烈,議論比較多,所以習書記下決心就把清房問題,作為懲治腐敗的突破口來抓,親自抓。

1990年福建電視台新聞資料解說道——

今年4月以來,寧德地委行署認真貫徹省委4.23電話會議精神和寧委(1990)12號檔案,抓緊開展對幹部在工作所在地有私房又占住公房的清理清退工作。到9月19號,全區已清退出公房1917戶,相當於蓋50套為一幢的宿舍樓40座,清退公房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市文明辦幹部張志堅同志長期住不上公房,這次分配到新房,高興地告訴記者說,他工作了二十幾年了,長期租用民房,今年市委市府的清房工作的確是真乾,不然像他那樣的幹部,不知何時才能住進公房。

清房工作涉及到幾千人,在2003年11月10日播出的《東方時空》採訪中,面對記者“到底動還是不動,心裡有沒有掂量?”的提問,習近平如是說:

習近平:我就問當時的一個紀委副書記,我說你覺得老百姓意見大不大?民眾意見大不大?大。是不是當前影響積極性最大的問題?是。我們將近三百萬人該得罪,還是這兩三千人該得罪?他說那當然是寧肯得罪這兩三千人。我說那咱們就乾,要乾就乾成,義無反顧,開弓沒有回頭箭。

張經喜記得,“習書記當時就講,叫我們眼睛要緊緊盯住全市400多名處級幹部的問題。”

李金暄說,“不清房的話,寧德地區(當年)這么窮,幹部不廉潔,後面脫貧致富誰來搞?就搞不起來!老百姓不信任,人家不去幹了,幹了很多怕你們幹部吃掉,他這個人就是這個心態,不把這種(萌)芽摘掉,將來長起來後變成毒瘤就很難辦了。”

張經喜說,“態度非常堅決,決心非常堅定,力度非常大,實效非常好,民眾非常擁護,老百姓說共產黨的老作風又回來了。”

記者問,“事後這些被處理的幹部還恨你嗎?”習近平說——

習近平:對我沒意見,而且我走的時候也還是難分難捨的,因為我覺得他們覺得我,確實不是為了自己,我跟他們無冤無仇的,我就是在那兒講一個公道,我們幹部不要去傷害人民的利益。

社會評論

從梁家河到中南海這一路的選擇、堅守,標註的都是為民的底色,折射的都是共產黨人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和不變初心

帶著思想印記的歲月,總能讓人們駐足回首。近日,央視製作的系列微視頻《初心》,截取習近平在梁家河、正定、寧德等地生活、工作時的片段,為我們講述了黨的總書記一路走來堅守不變的初心。“深入人心,滿滿的正能量”“看了的確很受觸動”,視頻在熱播的同時,打動了不少人的心。

幾分鐘的視頻,能產生如此觸動人心的力量,除了真摯的情感、淳樸的話語,歸根結底,還在於一字一句、一言一策,都閃耀著共產黨人的初心。無論是把獎勵給自己的三輪機車換成對村民有用的手扶拖拉機、磨麵機、粉碎機,還是擲地有聲地說出“你當官不要想發財,發財不要在這裡當官”,這種發自內心、一以貫之的為民情懷,正是初心的真諦。

初心不改,在於始終與人民民眾打成一片。習近平的“梁家河情懷”,是黨員幹部對人民民眾念茲在茲的情感與牽掛,是對一種崇高精神境界的追求與嚮往,是共產黨人精神成長的原點。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曾說過,“在辦公室里拍疼了腦袋想不出的辦法,到民眾中走一走,就會找到”;長在民眾中的老縣長獨龍族幹部高德榮,長期堅守在條件艱苦的獨龍江畔,“自己的私事再大也是小事,民眾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基層幹部劉孝剛將全部精力投入村里發展,身患重病的他“晚上在床上疼得哼哼一夜,第二天又跑到村里去了”……密切聯繫民眾,是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起點,也是不容偏離的根基。

初心不改,在於始終做到全身心為民服務。為民造福,是共產黨執政的價值指向與奮鬥坐標。在正定期間,為減輕農民負擔,習近平和同事一起給中央寫信,為當地減少了2800萬斤的糧食徵購任務;為吸引更多有志之士到正定,他給全國各行各業的一百位知名專家學者寫去一封封熱情洋溢的邀請信。把百姓的獲得感作為決策目標,更體現在近年來的改革發展實踐中。建立世界最大的社保體系,為億萬人民的生活兜底;攻堅脫貧的複雜難題,脫貧人數占世界總數的3/4;努力解決就業問題,連續幾年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以上……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財政收入增速放緩的當下,民生指標逆勢上揚,體現了黨心與民意的同頻共振,彰顯了執政者的為民情懷。

初心不改,在於始終保持先進性純潔性。維護人民的利益,就要防止與民爭利、遏制貪污腐敗。一段時間,福建寧德機關幹部亂占地建房現象嚴重,民眾意見頗大。時任地委書記的習近平決定以清房為突破口來懲治腐敗。清房工作涉及幾千人,面對後來記者“到底動還是不動,心裡有沒有掂量”的提問,習近平說,“我們將近三百萬人該得罪,還是這兩三千人該得罪?”“我就是在那兒講一個公道,我們幹部不要去傷害人民的利益”。今天,反腐敗鬥爭持續推進,“得罪千百人,不負十三億”,一以貫之的堅持與篤定,形成反腐敗鬥爭的壓倒性態勢,這是對人民力量的深刻認知,更是對人民利益的有力維護。

初心不改,雖遠不怠。習近平說,我既定的人生的事情,就是為老百姓多做一些事情,所以每有新的挑戰、新的考驗,“腦海里翻騰的都是陝北高原上耕牛的父老兄弟的信天游”。信天游的背後,是習近平心中揮散不去的人民情結,而從梁家河到中南海這一路的選擇、堅守,標註的都是為民的底色,折射的都是共產黨人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和不變初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