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地名]

刀郎(維吾爾文:دولان‎,拉丁維文:Dolan),是中國新疆喀什地區麥蓋提、巴楚、莎車的一種文化現象。其主要形式有木卡姆,舞蹈等。

原意

刀郎,亦被音譯作“刀朗”、“多朗”、“多浪”、“多蘭”、“多倫”、“朵蘭”、“都蘭”、“惰蘭”或“道南”等,這個名稱指一個特定的地區,即塔里木盆地西北緣的葉爾羌河塔里木河兩岸乃至羅布泊一帶,也是生活在這一特定地區的一部分維吾爾人的自稱。

刀郎人的淵源

對於“刀郎”這一辭彙原意的詮釋卻有多種說法,對於“刀郎人”的淵源更是眾說紛紜。
第一種 塔里木土著說
“‘多朗’源自古維吾爾語,意為‘群’,是古代塔里木沙漠邊緣居民的通稱”。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中國音樂詞典》中的“多朗舞”條目如此說,《辭海》藝術分冊中“多朗舞”條目的說法與此相近。
第二種 回紇(維吾爾)說
維吾爾學者米爾蘇里唐力主此說:“馬長壽先生在其專著《突厥人及突厥汗國》一書中,引用《舊唐書》資料,指出在唐高祖武德初年(公元618年左右),鐵勒部中有多覽葛部落。”“在薛延陀院政權崩潰之時,鐵勒部中有回鶻、拔野古等十二姓酋長,其中亦有多覽葛。”“至少可以說,現代的多浪維吾爾人,就是《唐書》上記載的多覽葛或多臘葛部落。”
第三種 蒙古說及蒙古突厥融合說
“塔里木盆地自從9世紀突厥民族大量的遷入之後,發生過很多次人種的混戰,而結果則是戰爭之後人種的混合。大批的蒙古人占據了西遼的幾個繁華的城市,他們在喀什噶力建立了政治的中樞,在喀什噶爾河、葉爾羌河與阿克蘇河交織的中點駐紮了大批的牧民,他們以征服者優秀的身份與當地的土著民族以及大批的維吾爾人發生血統上的關係,產生了現在散布於葉爾羌河與喀什噶爾河附近的所謂‘都蘭人’。”
有人認為,朵豁刺惕部即唐代的咄陸,一般認為是—個突厥化了的蒙古部落,還有的說即中亞的杜格拉特部。這些說法把刀郎人的淵源和朵豁刺惕(杜格拉特)部落聯繫到了一起,認為“多郎”、“朵豁刺惕”、“什格拉特”都是同一個辭彙的不同音澤。
另一些學者認為刀郎人是直到公元18世紀才被融合進維吾爾族的西部蒙古衛拉特人:
“其實古代多郎人並非維吾爾人,而是遷移到南疆地區的一部分西蒙古厄魯特(衛拉特的異譯——引者注)人,到18世紀,他們才被維吾爾族逐漸融合。”
“多蘭人自稱蒙兀爾人,來自七個種性。蒙古書面語的‘七’發音為‘dolaran',在土爾扈特語中念dolan。上個世紀歐洲旅行家記述,多蘭人依然穿著稍微改變了的蒙古式衣服,長袍寬襟,登著高跟的長皮靴,圓面高顴,尤其婦女依然保持著蒙古族的面貌。多蘭人信仰伊斯蘭教,語言基本上與維吾爾族相通,但有自己的特點,既有蒙古辭彙又能找到柯爾克孜族的所有因素。有人認為是一種獨立的語言,或曰多蘭語,也有人認為基本上屬於維吾爾語的羅布方言(或東部方言)。”
第四種 混成說
“至今,在麥蓋提一帶還有這樣的說法在民間流傳:幾百年前,在麥蓋提這塊古老的土地上,從和田來了一部分人被稱之為‘其尼瑪其’;從塔里木來了一部分人被稱之為‘托克托爾其’;從哈密來了一部分人稱之為‘哈克尼其’;從青海來了一部分人稱之為‘巴爾多尼其’;這幾部分人先後來到麥蓋提,從此便開始在這裡生活繁衍直至今天。”
此外,在一些著作中還可以看到零星的有關“多郎人”的世居區域和習俗、語言特點等各方面的描繪和論述:
“‘刀郎’是麥蓋提縣的古地名。麥蓋提地處塔克拉瑪乾大沙漠的西北邊緣。
過去這裡沙丘連綿,鹼坑遍地,到處生長著梧桐紅柳以及羊塔克(駱駝刺)和阿克提乾(一種白色的荊棘草)等野草。人們按部落分散居住在幾塊林木茂密、水草豐美的綠窩子裡,以狩獵和放牧為主。居住在這裡的維吾爾人便自稱‘刀郎人’。”
“這兒原先是長著胡楊的荒灘,打獵、放牧條件很好。因此,生活在這裡的維吾爾族人,能夠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繼續他們古老的行業打獵和放牧。其後,雖然農業在提孜那甫河、葉爾羌河岸占優勢,但在這個地方人們的風俗習慣中,卻保留了自己古老行業的深深痕跡。現在刀郎地區人民懷著極大興趣進行的鷹獵犬獵刁羊等活動,就是那古老行業的殘跡。”
“在刀郎地區,宗教影響不大,特別是在婦女的社會地位和權利方面,與新疆其他地方有所不同。這裡的婦女和男人們一樣,參加各種活動,婦女出門沒有蒙面紗的習慣。”
還有不少學者記述了“刀郎人”對於音樂、舞蹈的特殊愛好和特殊才能:
“多倫人能歌善舞。”
“在節假日裡、在豐收之後、在婚禮上、在一切人們高興的時候,能歌善舞的人們便成群結隊地聚集在一起,舉行麥西熱甫,跳起刀郎舞。”
“刀郎人民特別喜愛麥西熱甫,可以說這個地區從7歲到60歲的男女,都愛好麥西熱甫。刀郎人說‘沒有麥西熱甫的生活,是沒有味兒的生活’。”

刀郎地區

刀郎地區”以“刀郎人”最為集中的聚居地——麥蓋提巴楚阿瓦提三縣為中心。
綜觀麥蓋提、巴楚、阿瓦提三縣,我們對“刀郎地區”的地理位置和生態環境可以有一個較為全而的認識:
1.“刀郎地區”位於東半球東部,北半球小緯度地帶,和東面的太平洋、西面的大西洋的直線距離都在3000—4000公里左右,地處歐亞大陸的內陸腹地。
2.“刀郎地區”像一把彎鐮或一輪新月,鑲嵌在塔里木盆地的西北邊緣、其基本地貌為天山南麓沖積平原和葉爾羌河、阿克蘇河沖積平原。“刀郎人”即世代生息、繁衍在被沙漠和礫漠所包繞的內陸河兩岸狄長綠洲帶上。這裡土地肥沃,適合於各種農作物的生長。
3.由於北面的天山和南面的崑崙山、喀喇崑崙山阻擋了來自北冰洋和印度洋的潮濕氣流,塔里木盆地素以乾旱少雨著稱,“刀郎地區”也不例外。當地的氣候屬暖溫帶大陸性荒漠乾旱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熱量豐富,無霜期長,能夠為農作物的生長保證足夠的陽光和地熱。溫差大,降水稀少,濕度小,蒸發強,春、夏兩季多見風沙,自然條件相當艱苦。
4.地面和地下水資源較塔里木盆地其他地區較為豐富。葉爾羌河、阿克蘇河不僅給“刀郎地區”的農業耕種帶來了必需的水源,其沼澤地帶及茂密的胡楊林、灌木林又為畜牧、漁獵提供了條件。

刀郎木卡姆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的一種,參見維吾爾木卡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