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資料
畫作稱 JeandeDintevilleandGeorgesdeSelve(TheAmbassadors)
作者小漢斯·赫爾拜因
類別板上油畫
年代1533年
規格207×209.5cm
保存:英國,倫敦,國立畫廊
作品簡介
《出訪英國宮廷的法國大使》是荷爾拜因在英國期間的代表作品,它也是畫史上第一幅雙人全身肖像。他們都有真人大小,左邊是法國1533年派駐英國的大使丁特維爾(JeandeDinteville),右邊是特意前來看望他的朋友,身兼外交官、主教數職的塞爾維(GeorgesdeSelve),畫作是對他們二人此次會見的紀念。初看上去,這幅作品不過是描繪了兩個富有而且受過良好教育的有錢人。架子上的陳列也都華美精緻。倒是二人腳下那根斜放的“棒子”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它是什麼呢?好奇的讀者或許會把圖片拿近,放在眼底仔細觀看,可似乎還是看不出什麼名堂,於是再推遠瞧瞧,仍然歪著頭百思不得其解。碰巧,這時你的頭偏向了右側,好像有一種什麼形象浮現了……沒錯,那是一個頭骨的骷髏!畫家運用了足夠的技巧,使骷髏有些變形,而只有當觀眾從右邊低處的某一點看去,這種變形才能得到恰當的糾正。你會覺得這種視覺遊戲好玩嗎?如果是看別人的畫像當然無所謂了,可要是換了你,你總不會希望在自己和好朋友的照片中擺上這么一個令人不愉快的東西吧。
作品賞析
荷爾拜因的作品就是這樣,看上去一目了然,但卻把最深層的含義隱藏起來,只有不斷地去凝視,才會有新的發現。要知道,荷爾拜因在畫史上可是精深而博大的典範,他畫面上的每一個細節都不是信手為之的。還是讓我們先把那給讀者帶來困惑的骷髏頭骨放一放,帶著別樣的心情和眼光,來重新審視一下這幅名作吧。因為它原本是擺在地上,其最下方的地板就如同房間中真實空間的延伸,所以就讓我們從這些地板上的花紋說起。學者們辨認出,這種圓形和方形相間的圖案是依據英國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內殿的地板紋樣而描繪的,而這種圖案在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具有特別的意義,它在米開朗基羅繪製天頂畫《創世紀》的西斯廷教堂也出現過,而且就在“上帝創造亞當”的正下方。在當時,它有一個眾人都可以理解的象徵含義——宇宙,既包括巨觀的外在世界,又包括構成宇宙的微觀世界。認識這一點,是我們了解整張畫的起點。逐漸往上看去,讀者發現,畫面的中心部分其實是由均勻的垂直線和水平線構成。兩位站立的大使象徵著人在宇宙之中的地位。一位穿著華麗,他手持的匕首外殼上刻著他的年紀,25歲;一位服飾簡樸,他的臂肘壓在一本書上,在書露出的外側面上同樣記下了他的年紀,29歲。不同的著裝表現出二者不同的氣質,前者熱情、後者沉穩,不過這也讓人聯想到新柏拉圖主義學說的兩面,一種是浮華而短暫的世俗,一種是純靜而永恆的天國。他們之間鋪著土耳其掛毯的木架分作上下兩層。上面一層擺放的都是在當時用作天文觀測和航海的儀器,它們分別是:天球儀、圓柱形日晷、四分儀、多面體日晷和轉矩,由於有一個明顯和下層相對的天球儀,所以這一層象徵著“天”;下面一層自然代表“地”,它上面擺放的分別是:地球儀、數學書(它裡面夾著一把象徵幾何的直角矩)、琵琶和一本寫著路德讚美詩的唱頌集。所有這些物品加在一起,包括了算術、幾何、天文、音樂這四門學科,古老的傳統認為它們最能夠使人的理性接近於上帝的真理。
看到這裡,讀者或許會覺得這又是一件典型的文藝復興作品,在宇宙之間,熱情讚頌人類的智慧與理性。可是,該考慮一下那個骷髏頭骨了。它為什麼出現?而且是如此顯眼的位置。如果再仔細觀察的話,像這樣令人感到某種不祥的細節還有很多。比如左側的大使,在他的帽子徽章上同樣有一個隱晦的骷髏頭像,想想哈姆雷特王子在墓邊的大段獨白,我們便會了解這意味著塵世的虛幻和短暫。而架子上的琵琶有一根弦是斷的,它也有固定的含義:脆弱與不安。旁邊翻開的唱頌集上寫的是馬丁·路德的詩句,這使人想到這張作品的時代背景:此時,歐洲正因為宗教派別的分列而陷入空前的混亂與動盪之中。
這時,畫面中的所有物象似乎都在說話了,攪得讀者的心也不安寧起來。我們的目光在畫面上四處游移,渴望發現更多的信息。最後,一處至關重要的細節終於突顯出來,在綠色幕布的左上角,露出半個基督受難雕像——隱藏在所有表象之後的真正實體出現了,它再一次提醒人們:儘管人類擁有非凡的才智和成就,但這一切都將化為烏有,只有對上帝的愛與虔誠才能使智慧達到永恆。對於這一點,荷爾拜因是做到了。他擁有廣博的知識,也擁有把事物的形體、空間、質地都描繪得惟妙惟肖的能力,可是,當他年紀越大,技巧也越來越成熟時,他反而將它們在作品中更深地隱藏起來。他以一種高度的自我克制使我們的注意力轉移到對被畫者本身的體察上,靜靜地,不加判斷,但其中卻包容著無盡的內涵
作者簡介
小漢斯·荷爾拜因(Hans,HolbeintheYounger,1497-1543)是一位以冷靜而優雅著稱於世的畫師,他的父兄都是德國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畫家,因此我們不得不在他的名字前面加上一個“小”字。在藝術與知識兼收並蓄的環境中,荷爾拜因很快掌握了北方藝術家和義大利藝術家二者的成就,既能畫出最和諧完美的構圖,又能畫出不忽視事物細節的美。不過,正當他日益躋身於德語世界一流大師之位時,愈演愈烈的宗教改革讓他失去了繼續發展的機會。為了逃離社會的動盪與騷亂,荷爾拜因來到隔海相望的英國,並在那裡永久定居下來,謀得了亨利八世宮廷畫師的職位。這種選擇不一定是荷爾拜因所希望的,他純淨的心靈令他更願意去接受教堂的祭壇畫。可是不管怎樣,藝術家總還是要生存,服務於宮廷,至少讓他找到了一個可以安心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在這裡,他不斷地為皇室的王公貴族畫像,從而開創了一種頗為後世所敬仰的肖像畫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