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主要代表除凱恩斯外,還有英國經濟學家H.R.F.哈羅德、J.羅賓遜和美國經濟學家A.漢森、P.A.薩繆爾森等。1936年,凱恩斯出版了《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提出一套與資產階級傳統經濟學不同的所謂新理論,被稱為“凱恩斯主義”。它以“有效需求不足”理論為核心,著重考察了危機和失業問題,分析了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哈羅德、羅賓遜、漢森、薩繆爾森等人繼承了凱恩斯理論的基本觀點,用來分析人口對經濟成長的影響,形成了凱恩斯學派人口理論。該學派的人口理論的基本特徵是:把資本主義國家大量的失業人口歸因於“有效需求不足”,強調人口下降不利於經濟成長,主張以國家干預經濟的辦法來實現充分就業,解決過剩人口問題。凱恩斯在20世紀30年代之前,堅持馬爾薩斯人口論。1929~1933年經濟“大蕭條”後,在經濟停滯、工人失業的同時,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人口衰退,這一切使凱恩斯不得不修正自己的人口理論。在他看來,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和失業人口都是由“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而“有效需求不足”又是由消費不足和投資不足引起的。對此,人口起著重要作用。就消費而言,如果人口縮減,就會導致消費減少,造成有效需求不足,引起失業。就投資而言,在其他情況不變的條件下,人口縮減會使資本家對前景預期悲觀,從而抑制投資和生產活動,相應地也減少有效需求並導致失業。因此,他驚呼由“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失業魔鬼”,比“人口過剩魔鬼”更加厲害,更難控制。他提出解決的辦法是,實行國家干預經濟的政策,刺激消費和投資,以擴大有效需求,消除失業。
繼凱恩斯之後,漢森在說明所謂經濟長期停滯論時,也把人口增長等因素與有效需求相聯繫。他認為,影響資本主義經濟成長的因素有:創造發明、人口增長、新領土的開發。正是這 3個因素促成了從產業革命到20世紀初的 100多年間西方經濟的巨大發展。進入20世紀30年代,上述因素的有利方面已不存在,資本主義經濟進入了長期停滯階段。他認為,資本形成額中大部分來自人口增長,而人口減少會降低有效需求和投資水平,影響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20世紀以來人口數量的減少是造成30年代“大蕭條”的重要因素,是經濟長期停滯的重要原因之一。哈羅德和羅賓遜也接過凱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論,並將其長期動態化,在探討人口與經濟成長的關係時,認為人口增長率是自然增長率或最大增長率的決定因素。哈羅德在其經濟成長理論中,既從資本的供給和需求方面來考察經濟成長,也從勞動人口的供給方面來考察經濟成長。他認為,如果勞動人口增長率停滯,儲蓄和投資超過人口增長率,就會出現經濟的長期停滯。
經濟危機和失業人口是由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引起的,是資本主義無法醫治的頑症。凱恩斯學派人口論將危機和失業看成是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並以此來說明人口與經濟成長的關係,顯然掩蓋了資本主義制度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