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德華璽

凱德華璽

凱德華璽是凱德置地在北京2008年開發的高檔公寓項目,位於朝陽門內,距離王府井、銀街僅5分鐘車程。

樓盤簡介

地處皇城腹地,具有深厚文化底蘊。
凱德華璽位於朝陽門內,距離王府井、銀街僅5分鐘車程。區域內歷史遺址豐富,日壇、南新倉、孚王府、大慈延福宮、慶王府、劉墉府、東嶽廟等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分布周邊,而大量的四合院等北京傳統建築,傳承了百年的人文厚址,彰顯著天子腳下的皇城韻脈。另外,區域內的美術館、皇城根遺址公園、三聯書店、後海、北兵馬司小劇場等文化娛樂場所,現代與傳統交融、時尚與人文並重,讓這裡的生活呈現出獨特的文化特質。
成熟的周邊配套,醫療、教育系統極為完善
本區域現有北京市前三甲的重點國小、國家級世界馳名的商業和中國頂尖的一流醫院
景山國小、史家胡同國小、芳草地國小,作為北京乃至國家級重點國小,提供了最堅實的基礎教育。北京二中、北京164中學、北京65中學、惠中育人中學、北京二十五中,市級重點中學雲集於此,創造了良好的教育環境。
協和醫院、同仁醫院、婦產醫院、東直門醫院、中醫醫院、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醫院、中醫研究院、北醫大第一醫院等各級醫院,以優越的醫療條件提供健康保障。
建設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廣東發展銀行、招商銀行、滙豐銀行等各類金融機構,以及白魁老字號、瑞真厚飯莊、新僑飯店等特色鮮明的飯店、酒店,滿足日常生活所需。
交通位置優越,路網密集,左右逢緣,區域優勢明顯
與本項目咫尺相近的東二環是縱貫南北的交通大動脈,而朝內大街則是橫貫東西獨具北京歷史文脈的特色要道。東城區七橫八縱的交通路網設計,使出行更加順暢便捷,通達八方!
向東去可搭乘2號線捷運,向南可接捷運1號線、向西乘坐捷運5號線東四站步行3分鐘可到達、規劃中捷運6號線及捷運14號線在東四也設站點。110、 112、106、109、420、810、813、846、24、101等二十餘條公車散布在項目周圍1-5分鐘路程內,東二環內,可以說是巨擎級企業的聚集地,凱德·華璽所處之東二環區域,中字頭企業聚集,已經成為北京經濟的黃金軸線所在!中海油、中石油、中青旅、國華電力等國企巨頭,強力拉升區域內經濟水準, 未來升值潛力巨大!
極品公寓,頂級品質
凱德華璽以石材與玻璃幕牆裝飾的外立面,外形沉穩、大氣、尊貴,品質感與現代感兼具,在區域內獨樹一幟。產品為12層的酒店式公寓,採用板樓的建築形態,外立面建築風格是國際流行的現代主義風格,突出了質感,彰顯貴族氣質;本項目採用精裝修設計,裝修風格盡顯品質,部分戶型贈送全套家具、家電,突出高性價比。

凱德華璽建築風格——現代主義風格

指20世紀中葉在西方建築界居主導地位的一種建築。這種建築的代表人物主張建築師擺脫傳統建築形式的束縛,大膽創造適應於工業化社會的條件和要求的嶄新的建築,具有鮮明的理性主義和激進主義的色彩。又稱現代派建築。在英語文獻中,用大寫字母開頭的 ModernArchitecture表示,而用小寫字母開頭的modern archi-tecture(現代建築)表示“現代”這個時間範圍的建築。
現代主義建築思潮發軔於19世紀後期,成熟於20世紀20年代,在50~60年代風行全世界。從60年代起有人認為現代主義建築已經過時,有人認為現代主義建築基本原則仍然正確,但需修正補充。70年代以來,有的文獻在提到現代主義建築時,還冠以“20年代”或“正統”字樣。
1919年德國建築師W.格羅皮烏斯擔任包浩斯校長。在他的主持下,包浩斯在20年代成為歐洲最激進的藝術和建築中心之一,推動了建築革新運動。法國建築師勒·柯布西耶於1923年出版《走向新建築》一書,熱烈鼓吹應創造反映時代精神的新建築。德國建築師L.密斯·范·德·羅在20年代初發表了一系列文章,闡述新觀點,用示意圖展示未來建築的風貌。20年代中期,格羅皮烏斯、勒·柯布西耶、密斯·范·德·羅等人設計和建造了一些具有新風格的建築。其中影響較大的有格羅皮烏斯的包浩斯校舍(1925~1926),勒·柯布西耶的薩伏伊別墅(1928~1931)、巴黎瑞士學生宿舍和他的日內瓦國際聯盟大廈設計方案,密斯·范·德·羅的巴塞隆納博覽會德國館(1929)等。在這三位建築師的影響下,在20年代後期,歐洲一些年輕的建築師如芬蘭建築師A.阿爾托也設計出一些優秀的新型建築。
與學院派建築師不同,格羅皮烏斯等人對大量建造的普通居民需要的住房相當關心,有的人還對此作了科學研究。1927年,在密斯·范·德·羅主持下,在德國斯圖加特市舉辦了住宅展覽會,對於住宅建築研究工作和新建築風格的形成都產生很大影響。1928年,來自12個國家的42名革新派建築師代表在瑞士集會,成立國際現代建築協會,“現代主義建築”一名也四處傳播。
從格羅皮烏斯、勒·柯布西耶、密斯·范·德·羅等人的言論和實際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們提倡的“現代主義建築”的一些基本觀點:
①強調建築要隨時代而發展,現代建築應同工業化社會相適應。格羅皮烏斯說:“我們正處在全部生活發生大變革的時代,……我們的工作最要緊的是跟上不斷發展的潮流。”
②強調建築師要研究和解決建築的實用功能和經濟問題。針對學院派建築師輕視實用和經濟問題,密斯·范·德·羅說:“必須滿足我們時代的現實主義和功能主義的需要。”又說:“我們的實用性房屋值得稱之為建築,只要它們能以完善的功能真正反映所處的時代。”勒·柯布西耶則號召建築師要從輪船、汽車和飛機的設計中得到啟示:“一切都建立在合理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基礎上。”
③主張積極採用新材料、新結構,在建築設計中發揮新材料、新結構的特性。格羅皮烏斯在1910年即建議用工業化方法建築住宅。密斯·范·德·羅認為:“建造方法的工業化是當前建築師和營造者的關鍵課題。”他一生不倦地探求鋼和玻璃這兩種材料的建築特性。勒·柯布西耶則努力發揮鋼筋混凝土材料的性能。他們在使用這些建築材料方面,樹立了許多範例。
④主張堅決擺脫過時的建築樣式的束縛,放手創造新的建築風格。密斯·范·德·羅說:“在我們的建築中使用已往時代的形式是沒有出路的。即使有最高的藝術才能,這樣去做也要失敗。”格羅皮烏斯說:“我們不能再無盡無休地復古了。建築不前進,就要死亡。”
⑤主張發展新的建築美學,創造建築新風格。現代主義建築的代表人物提倡新的建築美學原則。其中包括表現手法和建造手段的統一;建築形體和內部功能的配合;建築形象的邏輯性;靈活均衡的非對稱構圖;簡潔的處理手法和純淨的體型;在建築藝術中吸取視覺藝術的新成果。
對這些建築觀點,有人稱為“功能主義”,有人稱為“理性主義”,現在更多的人則稱為“現代主義”。在20~30年代,持有現代主義建築思想的建築師設計出來的建築作品,有一些相近的形式特徵,如平屋頂,不對稱的布局,光潔的白牆面,簡單的檐部處理,大小不一的玻璃窗,很少用或完全不用裝飾線腳等等。這樣的建築形象一時間在許多國家出現,於是有人給它起了一個名稱叫“國際式”建築,當然,這樣的稱呼是就其某些表面形式而言的。
現代主義建築思想在30年代從西歐向世界其他地區迅速傳播。由於德國法西斯政權敵視新的建築觀點,格羅皮烏斯和密斯·范·德·羅先後被迫遷居美國;包浩斯學校被查封。但包浩斯的教學內容和設計思想卻對世界各國的建築教育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現代主義建築思想先是在實用為主的膽築類型如工廠廠房、中國小校校舍、醫院建築、圖書館建築以及大量建造的住宅建築中得到推行;到了50年代,在紀念性和國家性的建築中也得到實現,如聯合國總部大廈和巴西議會大廈。現代主義思潮到20世紀中葉,在世界建築潮流中占據主導地位。
從60年代後期起,西方建築界出現了懷疑和批評現代主義的潮流
捷運1號線、2號線、5號線、6號線、14號線,向東去可搭乘2號線捷運,向南可接捷運1號線、向西乘坐捷運5號線東四站步行3分鐘可到達、規劃中捷運6號線及捷運14號線在東四也設有站點。110、112、106、109、420、810、813、846、24、101等二十餘條公車散布在項目周圍1-5分鐘路程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