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冰橇與冬奧會上雪橇比賽有共同之處,雪橇的器材和場地的要求比冰橇的高,冰橇運動是從民間兒童玩的爬犁演生出來的,冰橇從做成的十幾米高的滑道上直衝下來,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幾十公里,在冰面上通常要滑行一百多米後才能停下來。冰橇運動是技巧與勇氣結合的項目,大家在玩冰橇時一定要沉著,雙手把穩方向舵,隨時調整冰橇的行進方向;不過即使萬一不幸橇翻人仰也不用擔心,冰面上不會摔痛的,還可以博得同行人的一笑,千萬記住試一下。冰橇同無舵雪橇的區別主要在於運動員身體在雪橇上的姿勢。無舵雪橇滑降時,運動員仰臥在雪橇上,兩腳在前,並通過身體姿勢的變換,控制雪橇行駛的方向。而冰橇運動員則是俯臥在雪橇上,且頭部在前,並利用安裝在專用皮靴前部的防滑釘,控制雪橇運動的方向或制動。比賽時,運動員必須穿戴保護裝備,如護肘、護肩以及頭盔等。
冰橇規則對場地的要求十分嚴格,線路的設計必須符合北歐古代“+”字形字母。因此,當時的冰橇場地只有聖莫里茨一處符合國際規則要求。這個場地線路長為1214米。起點和終點的高度差為157米。整個線路有10個轉彎處。1928年和1948年冬奧會冰橇比賽就在這個線路上進行,冠軍分別被美國運動員希頓和義大利運動員比比亞獲得。
俯式冰橇
俯式冰橇又稱為鋼架雪車(skeleton),是一項以雪橇為比賽工具的冬運動項目,它的最高速度可達至每小時130公里,在冬季奧運中設立男子和女子的個人賽事,直至現時,俯式冰橇於冬季奧運中曾四次列入正式的比賽項目:俯式冰橇項目曾於1928年瑞士聖莫里茨奧運會上進行過比賽,分為男、女各一項比賽。直到20年之後,聖莫里茨再度舉辦冬奧會,又把鋼架雪車列入比賽。可是鋼架雪車項目因危險性較高,因此1948年冬奧會之後,又被取消,從此中斷了冬奧會比賽項目的歷史。直到2002年的鹽湖城冬奧會,才又再度成為冬奧會的比賽項目。俯式冰橇採取俯臥姿勢臉朝下,雙臂支撐在雪橇板兩端,冰橇上有兩個把手,選手可以抓著把手推動冰橇,在冰橇的前後各有兩個軟墊,以減少冰橇與軌道側壁碰撞後的衝擊力。冰橇外殼為鋼製,內側按選手體形設計。冰橇下的兩鋼刃相距34-38厘米。俯式冰橇運動員和雪車以及無舵雪橇使用同樣的賽道,賽道長度約為1435米。迷宮形賽道設計為連續的短小彎道,歐米伽形賽道設計成希臘字母歐米伽的形狀。
比賽開始時,選手推著冰橇前進,在跳上冰橇前有50米的距離用來推著冰橇加速。選手選擇最佳線路,用時越少越好。滑動雪橇的動力來自運動員自己的推力和自身的重力。在俯式冰橇運動中,方向的控制是由運動員的身體移動產生的。由於冰橇沒有制動系統,選手衝過終點後需通過緩衝區逐漸減速。比賽時最高時速可以達到135公里/小時。
比賽裝備有頭盔,由於比賽中選手與冰面僅有幾厘米的距離,俯式冰橇比賽用的頭盔必須輕便一體,帶有面罩和護顎。比賽連體服輕便柔軟,專門為取得高速設計。鞋底前部有八個長釘(最長7毫米),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給選手
更大的摩擦力。比賽用冰橇長度為0.8-1.2米,高度為8-20厘米。男子比賽中選手和冰橇總重量不超過115公斤,冰橇最大重量為43公斤。女子比賽中選手和冰橇總重量不超過92公斤,冰橇最大重量為35公斤。都靈冬奧會俯式冰橇比賽設男子和女子單人兩枚金牌,選手在一天之內完成兩次比賽,計時精確到0.01秒,兩次比賽成績相加用時最少者獲勝俯式冰橇是其中一項以雪橇為比賽工具的冬運動項目,它的最高速度可達至每小時130公里,在冬季奧運中設立男子和女子的個人賽事,直至現時,俯式冰橇於冬季奧運中只曾四次列入正式的比賽項目。
歷史:俯式冰橇與無舵雪橇一樣都是起源於北歐,歷史上第一個的冰橇比賽是於1884年,3年後,瑞士出現了正式的冰橇。後來在1923年的法國,國際國際有舵雪橇和無橇雪橇聯合會正式成立,並提意把有舵雪橇以及俯式冰橇列入第1屆冬季奧運中的正式比賽項目,但最終,只有有舵雪橇成為並中之一的比賽項目。俯式冰橇後來於瑞士冬季奧運中成為正式比賽項目,在該屆冬季奧運後,俯式冰橇要於20年後才再次成為正式的比賽
項目之一,但因俯式冰橇的危險性高,因此俯式冰橇長時間被列出正式的比賽項目。及後,俯式冰橇在鹽湖城冬季奧運中再三被加入比賽項目,2006年的冬季奧運中,俯式冰橇依然是比賽項目之一。在2002年的冬季奧運前,俯式冰橇只設男子項目,後來女子個人賽才被加入冬季奧運的小項之列中。
奧運上的俯式冰橇:俯式冰橇所用的冰橇底部要以鉛塊加重的撬架和兩根固定的「滑鐵」而成,滑鐵,撬架以鐵制。運動員要在出發的信號亮起之後,以30秒內完成出發的動作。
男子個人賽:在男子個人俯式冰橇小項中,運動員需要比賽一天。當中,冰橇的總重量不得多於115公斤,長度由80至120厘米長、高度由8至20厘米。在賽事之中,運動員需要臥於冰橇之上,頭向前方,腳於後方,並於起點中以冰橇滑行1214米到達終點兩次,最後把總成績合計,以最少時間到達的運動員為勝利者。時間的計算準確至百分之一秒,若出現相同成績,名次可以並列。在第一次的出發次序,是以抽籤決定,及後的第二次出發次序要
女子個人賽:女子個人賽與男子個人賽並沒有重大的分別,在冰橇上,總重量不得多於92公斤。在賽事中,與男子小項一樣,運動員都需要比賽一天,於起點中以冰橇滑行1214米到達終點兩次,最後把總成績合計,以最少時間到達的運動員為勝利者。時間的計算準確至百分之一秒,如有成績相同的情況,名次可以並列。在第一次的滑行中的出場次序是以抽籤而定,成績最好的12位運動員可以晉身第二次的比賽,在第二次的滑行中是以首次比賽的成績作標準,成績最出色的運動員最後出場,而最差的則第一位出場,運動員在到達終點後,要在冰橇之上。
比賽場地:俯式冰橇的比賽場地的線路設計必須呈「十」字形,長度為1214米,起點和終點與之間的高度距離是157米。賽道中共設有10個轉彎處,而它的上坡長度約占賽道總長度的12%。
服裝:雪靴(最多有8支長釘,靴釘長度要在7厘米之內) 安全帽。式冰橇與無舵雪橇採用同樣的賽道,賽道長度大約為1200米左右。迷宮形賽道設計為連續的短小彎道,歐米伽形賽道設計成希臘字母歐米伽的形狀。其中賽道必須有超過12%的長度為上坡。
比賽開始時,運動員見到出發的綠燈之後,抓著冰橇的兩個把手推動冰橇,他們可有最多30秒鐘的推橇助跑時間,大約會跑出25米至40米的距離,然後跳上雪橇開始衝刺。運動員在雪橇上採取俯臥姿勢,雙臂放在雪橇板兩端,選手必須通過身體重心的移動來選擇最佳線路,比賽用時越少越好。由於冰橇沒有制動系統,選手衝過終點後需通過緩衝區逐漸減速。比賽時最高時速可以達到135公里/小時。
俯式冰橇長度為0.8至1.2米,高度為8至20厘米。男子比賽中選手和冰橇總重量不超過115公斤,冰橇最大重量為43公斤。女子比賽中選手和冰橇總重量不超過92公斤,冰橇最大重量為35公斤。在冰橇的前後各有兩個軟墊,以減少冰橇與軌道側壁碰撞後的衝擊力。冰橇外殼為鋼製,內側按選手體形設計。冰橇下的兩鋼刃相距34至38厘米。比賽裝備有頭盔,由於比賽中選手與冰面僅有幾厘米的距離,俯式冰橇比賽用的頭盔必須輕便一體,帶有面罩和護顎。比賽連體服輕便柔軟,專門為取得高速而設計。鞋底前部有八個長釘,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給選手更大的摩擦力。
鋼架雪車項目曾於1928年瑞士聖莫里茨奧運會上進行過比賽,分為男、女各一項比賽。直到20年之後,聖莫里茨再度舉辦冬奧會,又把鋼架雪車列入比賽。可是鋼架雪車項目因危險性較高,因此1948年冬奧會之後,又被取消,從此中斷了冬奧會比賽項目的歷史。直到2002年的鹽湖城冬奧會,才又再度成為冬奧會的比賽項目。
都靈冬奧會俯式冰橇比賽設男子和女子單人兩枚金牌,選手在一天之內完成兩次滑行,以總成績計算名次。第一次滑行順序由抽籤決定,第二次則根據第一次成績決定先後。第一次成績最好的前20名男選手和前12名女選手,可以晉級第二次滑行。都靈冬奧會
俯式冰橇獎牌榜: 加拿大:1金 1銀 1銅瑞士:1金 0銀 1銅 英國:0金 1銀 0銅俯式冰橇女子賽: 金牌瑪雅-佩特森 瑞士 1:59.83
銀牌魯德曼 英國 2:01.06
銅牌 霍林沃斯 加拿大 2:01.41
俯式冰橇男子賽: 金牌 吉伯森 加拿大1:55.88
銀牌 佩因加拿大1:56.14
銅牌 斯特萊 瑞士1:56.80
項目軼事
美國是俯式冰橇中的強者,在前後的3屆冬季奧運中,美國就在4面的金牌中奪得3面。只餘下的一面是由一位義大利運動員於瑞士冬季奧運中贏得。1928年,當時19歲的美國運動員JohnHeaton在俯式冰橇男子個人項目中取得一面銀牌,及後在1948年冬季奧運中成功蟬聯銀牌,當時他已經是39歲的高齡運動員。相關詞條
北歐兩項 單板滑雪 跳台滑雪 高山滑雪 雪車 速度滑冰 短道速滑 俯式冰橇 冰球 冬季兩項 越野滑雪 冰壺 自由式滑雪 花樣滑冰 無舵雪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