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概況
東面鄰南蚌村,南面鄰達哈村,西面鄰耀南村,北面鄰戛灑村。共20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758戶,共3047人,其中農業人口總數為2939人,勞動力1176人。 整個村委會國土面積12平方公里,海拔640米,年平均氣溫28℃,適合種植水稻、甘蔗、荔枝、芒果、包穀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1329畝,林地15852畝,人均耕地0.46畝,共有經濟林果地9500畝。全村農民收入以種養為主,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587.7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33元,村內幹群關係融洽,社會治安穩定,人民安居樂業。
今後冬瓜林村委會的發展重點主要是:增加竹子、核桃、甘蔗 特色產業種植面積 2856畝,養殖業方面發展3500頭,想盡一切辦法增加農民收入,力爭在“十一五”規劃結束時全村年人均純收入增加到1033元。
村支書兼主任:張曉華
自然資源
冬瓜林村委會位於戛灑鎮西南邊,距離戛灑鎮3公里。整個村委會國土面積18000畝。耕地總面積1329畝(其中:田1235畝,地94畝),人均耕地0.46畝,主要種植水稻、甘蔗、包穀作物。擁有林地9500畝,經濟林果地9500畝,主要種植竹子、核桃作物。![耕地](/img/8/6e4/nBnauM3XwMTOzMTO1MzM4UjM5MTMyYjM3ADMxQTNwAzMxAzLzMzL3M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基礎設施
![溝渠](/img/3/0f6/nBnauM3X1IDM1czM2MzM4UjM5MTMyYjM3ADMxQTNwAzMxAzLzMzLwQ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該村委會進村道路為硬化的柏油路面,到鎮交通方便,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土路面。整個村委會共有260戶農戶建有沼氣池,已完成“一池三改”的54戶;裝有太陽能農戶53戶;溝渠52100米,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164畝。
農村經濟
![果林](/img/f/c9a/nBnauM3X2EzNzADO2MzM4UjM5MTMyYjM3ADMxQTNwAzMxAzLzMzL4c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該村委會村民的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居住為主,524戶農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已有180戶村民建蓋磚混結構住房居住。
2008年底整個村委會共擁有汽車20輛,拖拉機26台,機車105輛。
特色產業
![養殖業](/img/3/9a9/nBnauM3XxQjN4kjM3MzM4UjM5MTMyYjM3ADMxQTNwAzMxAzLzMzL2U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該村委會目前正在發展種植、養殖、外輸勞務特色產業,今後計畫大力發展甘蔗、竹子、核桃、養牛、養豬、養雞、外輸勞務產業。
人口衛生
![醫療器材](/img/0/7b3/nBnauM3XzYjNwYzN3MzM4UjM5MTMyYjM3ADMxQTNwAzMxAzLzMzL0Q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冬瓜林村委會是以漢族、彝族為主,其中:漢族1633人,彝族1013人,其他民族401人。
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增長,農村醫療、社會保障及衛生環境得到了進一步發展,農村居民也積極參與農村社會保障,越來越多的農戶開始加入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及農村合作醫療。至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人數9人,享受低保人數200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農戶683戶,總計2707人,參合率達88.84%。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建設面積為86平方米,有鄉村醫生4人,該村委會距離鎮衛生院3公里。該村委會建有公廁5個。
文化教育
![圖書室](/img/0/8d2/nBnauM3X3YjNxEDM4MzM4UjM5MTMyYjM3ADMxQTNwAzMxAzLzMzLwU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黨團組織
![黨支部](/img/5/7da/nBnauM3X0gzM3UDN4MzM4UjM5MTMyYjM3ADMxQTNwAzMxAzLzMzL4Y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全村建有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22人。
冬瓜林村委會黨總支2001年被評為縣級先進基層黨組織;2004年被評為縣級“兩基工作”先進集體等等。
存在問題
![發展竹子業](/img/4/336/nBnauM3X4ADO0kzN4MzM4UjM5MTMyYjM3ADMxQTNwAzMxAzLzMzL4M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公路:
1、豆豐組處於半山區,塌方、土石流多,公路常年半通半不通(33戶,128人);
2、岩旺、稱乾平、竜樹、劉家寨、大寨、漠沙田、上管、三家村、團山、大田、大木差公路硬化設施差(341戶,1457人);
3、下管組豆豐自然村不通公路;
4、村內人行主幹道硬化設施差。溝渠:啟祖丫口溝、稱乾平溝、石灰窖溝、三家村溝尾段急需做三面光工程。
人畜飲水:
1、大田、徐家寨、卷槽田、下管無人畜飲水工程(143戶,640人);
2、小河邊、團山、大寨急需人畜飲水管網改(160戶,671人)。
公共設施:豆豐、卷槽田、劉家寨、下管、朱家寨、徐家寨、哈拉姆、三家村、小河邊、河邊街、團山、大田、曼費、稱乾平沒有科技文化室、垃圾處理池。
(二)文化通信設施
1、豆豐、竜樹、稱乾平不通電話線;
2、豆豐、三家村、劉家寨、上管、下管、大木差、稱乾平不通有線電視。
(三)衛生醫療設施:
1、村衛生所房屋漏雨;
2、村衛生所醫療設備差。
冬瓜林村委會今後的發展重點主要是:
發展思路是:“穩蔗、優糧、興林畜、輸勞務、大力發展個私經濟”。
發展產業:種植業、畜牧業、林果業、外輸勞務為主導。
1、保持竹子、核桃、甘蔗特色產業種植面積;
2、養殖業方面發展:養豬2100頭,養牛600頭,養羊800隻,家禽3000隻;
3、年外輸勞務750人;
4.在“十一五”規劃結束時全村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增加到990元。
人文地理
![人民生活](/img/c/9f4/nBnauM3X4ATMyYDN5MzM4UjM5MTMyYjM3ADMxQTNwAzMxAzLzMzLyE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冬瓜林村是一個民族雜居、居住分散的山區村委會,海拔640米。在這片土地上棲息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他們創造了自己獨特的民族文化,包括“打駝螺”等娛樂方式;“編竹製品”等手工藝。
新農村建設
![進村路](/img/e/d0f/nBnauM3X4IzMwITO5MzM4UjM5MTMyYjM3ADMxQTNwAzMxAzLzMzL0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1、2008年冬瓜林村委會大寨小組投資2.5萬元(其中:民眾自籌0.5萬元)完成700㎡的村莊道路硬化(水泥路)建設;投資3.6萬元(其中:民眾自籌0.8萬元)完成長960m的人畜飲水管網改造工程,新建20立方水池一個;投入0.3萬元進行農民科技培訓15次750人次。以上項目總投資6.4萬元(其中:民眾自籌1.3萬元),現已全部竣工。
2、2008年冬瓜林村委會大田小組投資14萬元(其中:民眾自籌3萬元)完成長3500米的人畜飲水改造工程,新建35立方水池一個,現已全部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