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屋組

冬屋組是地質學術語,它是 高振家等1986年命名。陸松年等1992年正式發表。命名剖面在尤爾美那克村東南4km冬屋附近。參考剖面位於巧恩布拉克。該組由厚層狀、塊狀含礫粗砂岩、砂礫岩組成,其中有少量灰綠色細砂岩和粉砂岩的薄夾層。

地層名稱:冬屋組

地層名稱(英文)

Dongwu Fm

階代碼:Qb—Z1

地區代碼:5

命名:

高振家等1986年命名。陸松年等1992年正式發表。命名剖面在尤爾美那克村東南4km冬屋附近。參考剖面位於巧恩布拉克。

沿革:

本組相當於1977年張太榮所命名的震旦系巧恩布拉克組上部分層,王務嚴等(1979,1986)將上述巧恩布拉克組分為四個岩性段,本組即最上部的砂岩段。高振家、陸松年、彭昌文等(1979、1981年)複查本區補測剖面時,改“巧恩布拉克組”為巧恩布拉克群,並將上部建立新組,命名為冬屋組。

特徵:

該組由厚層狀、塊狀含礫粗砂岩、砂礫岩組成,其中有少量灰綠色細砂岩和粉砂岩的薄夾層。遞變層在組內十分發育,從細礫—粗砂—中砂—細砂—粉砂逐步遞變。反映出E遞變層的特點。每個遞變層厚60—120cm,在頂面發育有水下沖刷,一些沖刷面起伏較深近似於水道沉積,故其形成部位是處於海下扇的供給水道附近或處在海下扇的內扇內緣,接近重力流的源頭之沉積(陸松年等,1990)。本組微古植物報導較少,僅有遺蹟化石Planolites (漫移跡)。該組被尤爾美那克組冰磧岩所不整合覆蓋,二者間常見到完好的基岩冰溜面。冰磧岩覆於本組不同層位,在冰磧岩缺失地段,冰磧岩之上的上震旦統蘇蓋特布拉克組直接超覆於本組不同層位上。與下伏牧羊灘組之間亦有明顯的沉積間斷,常為假整合或局部不整合

備考:

編撰者:高振家

作者1:高振家

年份1:1986

系名:新元古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