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毛肢武田綿蟹

形態描述

頭胸甲近四方形,寬大於長,中等隆起,分區很不明顯,具細顆粒和稀少成撮的長羽狀剛毛。額中央溝、鰓溝和側心溝均很微弱,額分齒也不明顯,幾乎呈截形。上眼窩角與額緣相連,無外眼窩齒,下內眼窩齒圓鈍。下肝區隆起,具2個小突起和細顆粒。第2觸角外肢發達,各節均有顆粒,第1節寬大於長,第2節長大於寬,中央具一壯刺。口前板呈三角形。前側緣近乎平行,具3—4枚鋸狀齒,後側緣短於前側緣,後緣很窄且直。
第3顎足外肢瘦長,基半部寬於末半部。內肢的長節略呈長方形,表面有顆粒,外末角突出,座節長於長節,基部寬於末部,中央凹陷,在兩節內緣具壯鋸齒,外緣具細齒,末3節約等長。
冠毛肢武田綿蟹

雄性螯足粗壯,其長度大於頭胸甲長度的1.5倍,長節呈三棱形,邊緣有小顆粒,末上緣有3枚寬突起。腕節有顆粒,末上緣有2枚大而尖的突起,掌內、外側面均有顆粒,位於可動指的基部有2枚小突起,但無明顯的齒。指很彎,內緣有7—8個齒。
前2對步足短於螯足,腕節外側面有溝,邊緣有顆粒,腕節和掌節均有大的末端突起。指很彎,與掌等長,內緣有5小齒;末兩對步足十分短小,位於背面,第3對為最短,末對比第3對稍長,在兩對的掌節具單刺,與指相對呈鉗狀。
雄性腹部分為6節,表面有顆粒,第3、第4節中央有一對顆粒突起,尾節寬大於長,末端圓鈍,尾肢大而易見。
雄性第1腹肢粗壯,呈捲筒狀,末端呈角質狀,末部密具長羽狀毛。第2腹肢瘦長、簡單,呈針狀。

生境與習性

棲息於水深48—430m的砂底。

地理分布

國內分布:南海東海
國外分布:日本新喀里多尼亞和切斯菲而德群島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