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險轉移現象

在組織管理過程中,個人決策從理論上應該比集體決策更穩妥和安全。 這很容易理解:在一個健康的組織內,個人決策承受的壓力要比集體決策要大得多,因此決策的冒險率低是很正常的。 經過小組討論,最後被測試者給病人的建議是,有30%成功率就可以動手術,等於風險率增加到了70%,這樣就出現了冒險轉移現象。

就是指在組織行為學和組織管理學中被稱為“冒險轉移”的集體冒險現象。
在組織管理過程中,個人決策從理論上應該比集體決策更穩妥和安全。這很容易理解:在一個健康的組織內,個人決策承受的壓力要比集體決策要大得多,因此決策的冒險率低是很正常的。而集體決策時,由於出現責任分攤、社會比較作用、以及領導人傾向作用等,群體決策的結果比個人決策更趨於冒險。
在現實中,這種現象其實很明顯,特別是個別領導為實現自己的目的,在一些重大決策時往往採取黨組會議、行政領導小組會議等群體決策,其實並不是想讓大家討論和決策,而是基於法不責眾的基本思路,通過這樣的群體決策讓自己的想法得到大家的支持支持和擁護而已。而小組成員一般基於一把手的權傾作用,大部分人也往往不假思索,點頭認可,唯恐給一把手留下“政見不同”印象,群體決策成了支持大會,這種決策的冒險可想而知。例如:
某人得了心臟病,做手術會改善他的身體狀況,但這種手術是有風險的,手術失敗後可能造成更嚴重的後果。研究人員請了一些測試者分別給這位患者提一個建議,請他們在如下的手術成功率中做選擇:10%、30%、50%、70%、90%。測試者在選擇時平均認為,成功率在50%時可以接受手術。
現在,找7個人來討論一下再給患者一個建議會怎么樣呢?經過小組討論,最後被測試者給病人的建議是,有30%成功率就可以動手術,等於風險率增加到了70%,這樣就出現了冒險轉移現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