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以和

冀以和

冀以和(1831—1900)。字達堂,號藹一,山西省介休市北辛武村人。冀氏合夥經營商業的主東。

基本信息

簡介

冀以和(1831—1900)。字達堂,號藹一,山西省介休市北辛武村人。冀氏家族經商由來已久,以和系第十八世主東,是使冀家商業資本發展到鼎盛時期,而又瀕臨徹底衰亡的一個關鍵人物。 冀氏家族原籍臨晉縣,其遠祖於宋代遷居本市鄔城店村,後又分局北辛武村。其商業活動,開始於明代正德年間第十世祖冀忠。由於順應了商品經濟發展的歷史潮流,因此,冀家商業由小規模到大規模,由本縣到外縣,外省,一直向前發展,久盛而不衰。經過幾世的長期經營。到清代康熙、乾隆時期的第十五世冀之瑜時已經聚了相當可觀的財富,主要經營綢緞、布匹、京貨、茶葉、錢莊、典當行等。其商號除在介休、平遙、祁縣、太原等本省一些地方開設外,又發展到北京、天津、上海、河南、山東、湖北、四川、雲南等地,共有一百多個。到乾隆、嘉慶時期冀以和的父親第十七世冀國定時,僅家庭積累一項就達到300萬兩銀子,是晉省幾個大商業資本家中文力較雄厚的一家,其走南闖北,東販西銷,對中國封建社會商品經濟的發展和繁榮無疑是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家庭背景

冀以和兄弟五人,他排行最小,他的父親於道光十八年(公元1828年)去世時。家財由其母馬氏掌管到鹹豐初年(公元1851年)才主持弟兄們分了家,但開設在平遙縣的乾盛亨布莊、介休張蘭鎮的乾盛晉錢莊、祁縣城的天全茶莊以及這幾個商號分設在全國各地的分莊沒有分開,仍由弟兄們合夥經營。當時冀以和年僅20多歲,但卻最為精明能幹,善於結交朋友,理財之術尤勝諸兄。因此,便成為冀氏合夥經營商業的主東,在其主持下不到幾年,果然使商業資本又有了新的發展。他看到當時已經盛行的山西票號盈利甚巨,覺得開辦票號營業有利可圖,於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便將乾盛亨布莊改為票號,專營匯兌和存款放款業務,總號設在平遙縣城內,並在北京、天津、漢口、上海、西安、昆明等大城市及四川、河南、山東、湖南等省設立分莊。為了便於組織和指揮貿易、金融活動,他本人常住北京分莊坐鎮,並在北京設立公館,大結京城和各地豪商巨戶和清政府一些大官僚,以作為票號發展的支柱。因此,在很短時間內,錢莊票號的匯兌存款、放款業務便大大活躍起來,其他商業貿易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為了提高他的聲譽,更好地開展商業金融活動,他也深知坐官為宦的重要。因此,雖然他這個秀才也沒有中過,但通過與大官僚們的交往,花了些銀兩,捐了個官銜,為軍功議敘府參將,軍功議敘知府一品,封殿榮祿大夫賞戴花翎候選道台。這個官銜雖非實職,但憑著它更加強了他的活動能量,對獲取巨額利潤聚斂大量資財更為有利。因此,在同治末期,光緒前期,冀家商業資本便發展到鼎盛時期。特別是錢莊票號業務,幾乎“匯通天下”。

歷史背景

隨著外國資本主義侵略步步深入,清政府逐漸走向腐敗沒落,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商業也面臨著種種危機。光緒八九年間(公元1882-1883年),乾盛亨票號首先遭到一件公案的影響,幾致倒閉。這件公案是太常寺卿周瑞清包攬雲南報銷,夥同雲南幾個官員侵用公款,將款匯至京城取用;而乾盛亨票號雲南和北京分莊,正是這筆錢的過局,使其聲譽大損,再加上當時其他票號有的也發生類似案件,冀以和預感到前景發發可危,於光緒十一二年間(公元1885—1886年),對票號進行收束。但因存放款涉及到好多官僚大戶,存款要取走,放款收不回,最後決定把外欠款欠在平遙總號賬上,欠外款20多萬兩銀子都在平遙總號提取。但總號沒有那么多銀兩支付,一時間形成擠兌,於是派人到北辛武村找東家冀以和,冀以和在沒有其他辦法的情況下,只得告來人派車到北辛武村家裡拉銀子還債。第二天平遙總號派了5輛大車在北辛武村拉了一天元寶。這件事轟動了平遙城,人們都說乾盛亨冀東家開了銀庫了。波動後各地又繼續經營下去,但其營業卻不如前,同時,冀以和本人也進入老年,年輕時的銳氣已減,精力逐漸轉移在家鄉興建住宅等方面,商務金融活動多由各商號經理經辦,本人漸少過問。待家鄉住宅及園林落成後,住進了新居,盡情安樂。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三月,是冀以和的七十壽誕,他所經營的全國各地商號及遠近大小官僚前來為其祝壽,其樂無窮,但這已是冀家表面繁榮和迴光返照走向沒落年月之時。壽事過後不久,興盡悲來,冀以和病臥床頭,病情逐日加重,六月初二去世。而冀氏各地的商號也於當年的八月開始,在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的社會大亂中,有的商號被燒之一光,有的被搶劫一空,失落的不可言狀,最後在眾多存款戶的逼迫下,冀氏傾家蕩產,還清了債務,走向沒落。

尾聲

冀以和年老歸里後,在地方建設方面有所建樹,曾在其家花園開辦私塾,名“登瀛文社”,招收秀才免費入學,深造培訓了一些人才;並把北辛武村裡的7座廟宇進行了補修,落了個“樂善好施”的名聲。最突出的是補修真武廟時,在院中軸線上新建了一座琉璃牌坊,氣勢雄偉,色彩絢麗,工藝精巧,集介休當時名產琉璃燒造藝術於一身,至今猶存,為三晉稀有文物。

本文作者:羅鴻謙 張雨農,引自《晉商史料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