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發展經歷

當時,黨中央剛決定把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改稱共產主義青年團,胡耀邦同志的到來和題詞給這些上海青年極大鼓舞。大家高呼"茅棚萬歲!"這時,胡耀邦同志嚴肅地說:"茅棚不能萬歲,頂多只能三歲。希望你們把荒地變成良田,能在這裡建起一個小上海!"從此,將荒地建成現代化城市,成為一代代墾荒人共同的奮鬥目標。
1957年,江西省德安縣下放了一些機關幹部到金湖鄉創辦墾殖場。根據實情,德安縣委把"共青社"與金湖農場合併,取名為德安縣國營共青綜合墾殖場,總場設在金湖,"共青社"全體人員遷往該場。到1969年3月,德安縣委作出決定,實行場社分家,將共青墾殖場的總部從金湖遷到現在的南湖。從此共青人就在南湖這塊土地上重新建場,開始用自已的雙手和血汗譜寫發展經濟的新篇章。1993年4月11號胡錦濤總書記視察共青城時提出的:“要把共青城建設成為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開發區”。[1]
1995年3月19日,江澤民主席視察共青城。親筆寫下了"艱苦創業,開拓進取"八個遒勁的大字,對共青人的努力深表讚許。朱鎔基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也先後在共青城留下了他們的足跡和關懷。
2007年4月20日,溫家寶同志再次親臨共青城視察,要求江西省要建設好、管理好共青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