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軛酸鹼對

共軛酸鹼對

質子理論闡述,能給出質子的分子或離子是酸,能接受質子的分子或離子是鹼,酸給出質子轉變為相應的鹼,鹼接受質子轉變為相應的酸,這種因質子得失而相互轉變的一對酸鹼稱為共軛酸鹼對。

基本信息

酸鹼質子理論

根據布朗斯特德和勞萊的酸鹼質子理論, 認為酸是能給出質子的物質, 鹼是能接受質子的物質。酸失去質子, 變成該酸的共扼鹼鹼得到質子後變成該鹼的共扼酸, 有這種關係的酸鹼稱共扼酸鹼對。根據酸鹼的質子理論, 酸或鹼可以是中性分子, 也可以是陽離子或陰離子。既有酸的性質又有鹼的性質的物質稱為兩性物質, 同理, 具有酸的性質又有鹼的性質的溶劑為兩性溶劑。酸或鹼的失去質子或得到質子總是在某種溶劑中進行的,而兩性溶劑分子之間本身就能發生質子的轉移反應, 即質子自遞作用。

共軛酸鹼對

共軛酸鹼對是一對以質子得失關係聯繫起來的酸和鹼。根據酸鹼質子理論,酸和鹼總是對應存在,酸給出質子變成其共軛鹼,而鹼得到質子變成其相應的共軛酸,這種關係叫共軛關係。如醋酸(HAc)和醋酸根(Ac)、氨 (NH)和銨離子(NH)等均為共軛酸鹼對。在分析化學中,這種共軛體系常被作為酸鹼緩衝體系,即保持分析溶液為一定的pH值,不受外界少量的酸或鹼的加入以及溶液稀釋的影響。

在緩衝溶液中

共軛酸鹼對 共軛酸鹼對
共軛酸鹼對 共軛酸鹼對

與電離理論最大的不同在於,質子理論裡面只有酸鹼的概念,而沒有鹽的概念。因此,在緩衝溶液中,緩衝對即為一對共軛酸鹼對。實際上套用共軛酸鹼對的概念,緩衝溶液可以只分成兩類,即弱酸及其共軛鹼和弱鹼及其共軛酸兩類。此外,在高濃度的強酸強鹼溶液中,由於 或 的濃度本來就很高,外加少量酸或鹼不會對溶液的酸度產生太大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強酸強鹼也是緩衝溶液,它們主要是高酸度(pH<2)和高鹼度(pH>12)時的緩衝溶液。

共軛酸鹼對在緩衝原理中的套用

共軛酸鹼對 共軛酸鹼對
共軛酸鹼對 共軛酸鹼對
共軛酸鹼對 共軛酸鹼對
共軛酸鹼對 共軛酸鹼對
共軛酸鹼對 共軛酸鹼對
共軛酸鹼對 共軛酸鹼對

以HB—B—緩衝溶液體系為例,HB和 的起始濃度很大,體系中存在共軛酸HB和它的共軛鹼。根據酸鹼反應的原則,不難知道,如果向此溶液中加入少量強酸時,溶液中的共軛鹼可以接受 ,生成HB,從而抵抗 對pH的影響。如果向此溶液中加入少量強鹼時,溶液中的共軛酸HB可以接受 ,生成 ,從而抵抗 對pH的影響。因為共軛酸鹼對的存在,所以可以抵抗少量外加酸鹼,從而保持緩衝溶液的pH值基本不變。

共軛酸鹼對在緩衝溶液pH值計算公式中的套用

共軛酸鹼對 共軛酸鹼對

以質子理論來看,由共軛酸和共軛鹼組成的緩衝溶液是最普遍和最典型的,套用共軛酸鹼對的概念,我們可得到公式:

共軛酸鹼對 共軛酸鹼對

進而通過就算可知:

共軛酸鹼對 共軛酸鹼對

該式也可以表示為:

其中,pKa是共軛酸的酸常數。用計算式可以計算共軛酸及其共軛鹼組成的緩衝溶液質子濃度(pH)。

共軛酸鹼對在緩衝範圍表述中的套用

共軛酸鹼對 共軛酸鹼對
共軛酸鹼對 共軛酸鹼對
共軛酸鹼對 共軛酸鹼對
共軛酸鹼對 共軛酸鹼對

理論研究表明,緩衝溶液超出 (弱酸及其共軛鹼,或者弱酸及其對應的鹽)或者 (弱鹼及其共軛酸,或者弱鹼及其及其對應的鹽)就不再具有緩衝能力。套用共軛酸鹼對的概念,緩衝範圍可以僅僅以 或表示,示例見表二。

緩衝溶劑示例 緩衝溶劑示例

共軛酸鹼對在緩衝對選擇中的套用

實際工作中需要製備某一pH值的緩衝溶液時,可按下列步驟進行:

按照電離理論,選擇一種緩衝對,使其中弱酸(或弱鹼)的pKa(或pKb)與所需要的pH(或pOH)相等或相近,如pKa或(pKb)與所需要的pH(或pOH)值不完全相等時,則按所要求的pH(或pOH)值,利用緩衝方程式,計算出所需的弱酸(或弱鹼)和鹽的濃度比。按照質子理論,僅僅將“鹽”換成“共軛鹼”(或“共軛酸”)而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