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音
gòng hé
英文
republic
詞義
1、歷史年號:共和的由來,有兩說:(1)因厲王出奔後召公、周公二相共同執政。《史記·周本紀》:“召公、周公二相行政,號曰‘共和’。”張守節正義 引韋昭曰:“彘之亂,公卿相與和而脩政事,號曰共和也。” 宋歐陽修《明正統論》:“昔周厲王之亂,天下無君,周公、邵公共行其政十四年,而後宣王立,是周之統嘗絕十四年而復續。然為周史者,紀周、召之年謂之共和,而太史公亦列之於《年表》。”
2、因由共伯和代理政事。《漢書·古今人表》“共伯和” 唐顏師古註:“共,國名也;伯,爵也;和,共伯之名也。共,音恭。而《遷史》以為周召二公行政,號曰共和,無所據也。” 宋王應麟《詩地理考·共和》:“古史,共伯和者,厲王時之賢諸侯也,諸侯皆往宗焉,因以名其年,謂之共和,凡十四年。按《汲冢紀年》, 共伯和乾王位,故曰共和。”
以上兩說,以第一說為是。理由如下:
“共和”是一種執政方式,這種執政方式的出現與厲王失去執政能力有關,是對厲王執政空缺的彌補,帶有替補執政的性質,所以“共和”一詞具有動詞性質。“共”是二人或多人協同的意思,“和”字從禾從口,是調五穀以合眾口的意思(古代有調酒器,名“盉”,專門用來摻和各種穀物釀製的酒,以達到最佳味道。此字從禾從皿,禾指五穀,皿指盛器,造字原理與“和”相同),所以,如果把政事比作眾人口味,把執政比作調和眾人口味,那么“共和”就是兩人或多人協作共事,一起調和大眾口味,以達到滿足天下大眾要求的目的。因此,如果採用第二說,那么“共和”就失去了動詞的性質,失去了代替厲王執政的含義,而僅僅是“共伯和”一詞的縮略形式,而這樣的漢語名詞縮略法在古代文獻中似乎還沒有見到第二例,因而存在問題。況且,周召二公地位遠在“共伯和”之上,後者僅僅是一位普通諸侯,他有能力號令周召二公嗎?他能肆無忌憚地攝天子之政嗎?
古有“羲和”,帝堯的皇家天文官,負責敬賓迎日,寅餞送日。追究帝堯天文官的官名含義,可以發現,“羲”即“晨曦”之曦,表示陽光從東南向西北照射,“和”即“回應”,表示把陽光從西北向東南送回,這樣一羲一和或一照一返,就構成了太陽運動的年周期和日周期(年周期:上半年,春和夏,日光傳送;下半年,秋和冬,日光返照。日周期:上半日,太陽從東南方向西北方照射,下半日,太陽從西北方向東南方返照。這是古人對太陽運動的理解)。
古人把帝王登位比作朝日升起,照耀大地,這對應“羲和”之“羲”;又把帝王終老比作日光返照,發光結束,這對應“羲和”之“和”。這樣,一位帝王的登位與終老就構成一個完整的執政周期,這對應太陽運動的“一羲一和”周期。
第三種可能:厲王出逃後,諸侯都跑到共伯那裡去了,此時的西周朝廷則由召公周公共同執政,14年後西周又興旺起來而共伯(汲冢紀年裡此人有弒君殺兄之惡行)卻開始被諸侯嫌棄,於是西周又重新拿回執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