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80年,國務院將六盤山確定為黃土高原水源泉涵養區。1982年,寧夏回族自治區四屆人大四次會議決定建立六盤山自然保護區。
1988年,國家批准成立了寧夏六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00年,國家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啟動實施,六盤山全面禁伐封育。
地理環境
位置
六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寧夏南部,位於西安、銀川、蘭州三省會城市所形成的三角地帶中心。氣候
六盤山的氣候屬中溫帶半濕潤向半乾旱過渡帶,具有大陸性和海洋季風邊緣氣候特點,春低溫少雨,夏短暫多雹,秋陰澇霜早,冬嚴寒綿長,光照資源豐富。年平均氣溫5.8℃,年降水量676mm,年平均相對濕度60-70%。
地貌
六盤山是中國最年輕的山脈之一,受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和藍山運動共同作用形成,處在秦嶺和隴山兩大山脈的結合部,是一條近似南北走向的狹長山脈。主峰位於和尚輔以南的美高山,海拔2942米,山勢高峻。
水文
保護區內有四季流水的大小河流65條,森林總調蓄能力為2840萬噸,相當於徑流總量的3.5%,地下徑流量的20%,是涇河、清水河、葫蘆河的發源地。
土壤
六盤山林區可劃分為6個土壤類型:亞高山草甸土、灰褐土、新積土、紅土、潮土和粗骨土。
區域面積
六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寧夏南部,橫跨寧夏涇源、隆德、原州區兩縣一區,地理坐標106°09′~106°30′E、35°15′~35°41′N。總面積6.78萬公頃,主峰米缸山海拔2942米。
保護目標
六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野生動物及水源涵養林。植物
到2009年,保護區內有高等植物123科382屬1000種,其中經濟價值較高的資源植物150種;主要樹種有白樺、山楊、遼東櫟以及青榨槭、白蠟等,下木有榛子、枸子、胡枝子、丁香薔薇等;灌木林廣泛分布於陽坡,主要有山楂、忍冬、山桃、榛子、薔薇等。
動物
到2009年,保護區內有脊椎動物25目62科213種,其中獸類有金錢豹、林麝等38種。鳥類有金雕、紅腹錦雞等147種,其中有158種鳥類和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錢豹等,二類保護的動物有林麝、紅腹錦雞、勺雞和金雕等。[5]昆蟲資源17目123科905種,其中蝴蝶5科68屬130種,其中,蛺蝶科的屬數和物種數最多,為33屬68種;鳳蝶科最少,為2屬2種。其中有珍貴稀有的金蝠蛾、絲粉蝶、黑鳳蝶、波紋水蠟蛾等。
旅遊資源
保護區不僅有豐富的森林生態旅遊資源,而且蘊含著許多的人文景觀和歷史文化內涵。有一代偉人毛澤東賦詞指點江山使之名揚天下而建成的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六盤山紅軍長征紀念亭”,有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屯兵、避暑、病隕之地涼殿峽,有探源涇水而聞名華夏的老龍潭、先於崆洞山的道家修煉之地東山白雲寺,還有保護區綜合考察的豐碩成果---科學考察的翔實資料,動、植物標本陳列,保護區全貌立體模型,發掘吹的埋藏地下7000多年卻完好無損的全國罕見的巨型松樹古木陳列展覽。
老龍潭位於六盤山主脈東麓,涇河上游涇源縣西南20公里。清人胡紀漠公元1790年奉命勘察涇水源頭,在他的《涇水真源記》中賦詩曰:“無數飛泉大小珠,老龍潭底出貯冰壺。汪洋千里無塵滓,不到高陵不受污”。老龍潭有四個潭組成,現水庫大壩下游為一、二、潭,是一段深峽危崖急流深潭。三潭現被水庫淹沒,蓄水40多萬立方米。
六盤山紅軍長征紀念亭位於六盤山之巔。1935年10月,毛澤東率領的紅一方面軍長征翻越六盤山,打開了通往陝北革命根據地的最後信道。毛澤東即興寫下了氣壯山河的光輝詞章--《清平樂-六盤山》,使六盤山名揚海內外。1985年當年紅軍走過的六盤山頂上修建了由胡耀邦題詞的“六盤山紅軍長征紀念亭”。
生態價值
六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一個以森林為主體,有著特殊保護價值的生態系統。保護區的建立對區內的森林資源,及野生動物資源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無論從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來說,對寧夏南部山區的環境改善,都具有十分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