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源遠宮原有建築:客房五間、照壁、山門、頭、中、後三進殿各三間,中殿、後殿間隔約2米。在建國初期,保存尚較完整,至“文化大革命”中,先後拆毀了頭、中二進殿,現僅存後殿三間,俗稱萬佛樓,保存了工藝精湛的小木作結構佛龕。
不幸遭遇
公輸堂原有建築在建國初期,保存尚較完整,至“文化大革命”中,先後拆毀了頭、中二進殿。後因年久失修後殿又有一間坍塌,現僅存後殿二間,俗稱萬佛樓,保存了工藝精湛的小木作結構佛龕。近幾年因隔壁住戶的拆遷補償爭執而使修復開發工作遲遲不能展開。結構

公輸堂最可貴的是內部雕刻和彩繪,堂內東次間中室門框上,雕刻一副瀝粉貼金楹聯云:“法堂巍巍雕刻若得公輸巧,聖像翼翼彩繪似有道子能。”這是對公輸堂雕刻和彩繪技藝的真實寫照。步入堂內,猶如進入雕刻藝術之宮,宛若置身於天宮仙境之中,滿目是精雕細刻、玲瓏剔透的木雕藝術品,其技術堪稱鬼斧神工。由於刻工異常精細,雖是木雕,卻給人以象牙雕刻之感。所雕花卉不但刀筆洗鍊,美侖美奐,而且形態豐潤飽滿,生氣盎然。堂內有八塊鏤空板門,上半部均由各種不同形狀的花朵組成,花心原均鑲有明珠,猶如滿天繁星,更增添天宮樓閣的豪華景象與神秘色彩。每朵花都稱得上雕刻藝術珍品。一個很小的套鎖梅花竟由24件形態各異的花瓣組成,而且不用任何粘合劑,全部鑲套穿鎖而成,合縫嚴密,渾然一體,精巧至極,令人叫絕。
公輸堂遍飾彩繪,瀝粉貼金,五彩繽紛。其用料系由石藍、石青、石綠等石質礦物顏料和赤金等調配而成。作畫方式採用現已瀕於失傳的“臥金點翠”與“紫龍罩”工藝,故而色澤鮮艷,經久不變。雖然畫面不大,卻極其精緻纖巧,一筆一划,異常工整,線條、設色俱佳。所繪仙草花卉、龍鳳博古等,各富神姿,尤其是數十幅人物畫,或道侶捧圭,或仙姬出遊,或講經論道,或捧茶獻果,無不傳神達意,栩栩如生,令人嘆為觀止。公輸堂彩繪的地文(底子)也比較特殊,厚度只有一毫米左右。由於很薄,不易起皮脫落,所以歷時近600年依舊完好。
特點

1、離形離相真香亦有千年寶無經無禪慧燈常明萬載珠
2、有相非無相無相法門誰能解頑空豈真空真空線路只自知
3、法堂巍巍雕刻若得公輸巧聖象翼翼彩繪似有道子能
4、真空妙法無一字大道玄機豈真文
5、真空朗朗三陽透出天邊月大道浩浩一氣通開北斗日公輸堂是屬框架結構的小木作建築,以箱體結構為搭接穿逗方式,將精雕細刻的木構件結合成天宮樓鬧。這是宋代(營造法式)上天宮樓閣小木作建築的再現,樓閣的宮窗、吊板、欄扳金屬格穿套刻,有龜紋、回紋、萬字紋及鐵鎖套梅等。刀法細緻,變化多樣。天宮下部的掛落、飛罩、地霞、門顛、格扇等部位,分別用高浮睫、淺浮雕、影刻、鏤刻及剔底雕等手法,雕刻大都為蓮花、捲雲、如意等圖案。如工洗鍊、線條瀛暢、形態逼真、很有生氣。
公輸堂的油漆採用“紫龍罩”工藝,彩繪是臥金點翠”法。彩繪形式是以鏇子彩繪為主、熔鏇子、蘇式和彩璽繪於一爐。交相輝映、慰為奇觀。它將仙草花卉、山水人物、龍風博古等全包溶在一起。反映了佛道儒三教故事。由於彩繪用瀝粉貼金,故立體感強,變化多端,五彩輝煌,經久不退。
今從雕刻之“精”,結構之“巧”,造形之絕”,彩繪之“細”,為古所少有,是我國現存古削、木作雕刻藝術的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