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公議莊村明、清時屬順天府宛平縣,該村民風淳樸,尚習少林武術。明朝初年將少林武術與民俗融合,以宋太祖趙匡胤故事《董家橋斗五虎》為藍本,編
演成現在“五虎少林會”的武劇形式,成為具有廣泛影響的民間花會典範會檔。600多年來在村內集體傳承,有廣泛的民眾基礎。明、清兩代每年參加涿州娘娘廟進香廟會,距今有430年歷史,追溯明確的師承關係有9代175年。歷史
公議莊村“五虎少林會”這項民間體育活動,起源於明末清初,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當初由一位名叫趙九州的人,根據趙匡胤習武傳說改編而成,並形成
一套系統的操練方式。“五虎少林會”表演起來如同一台京劇,觀賞性極強。之所以稱為“五虎少林會”,是因為在眾多角色當中,有“五頭虎”,而其整套武打動作則傳承於少林武術。除了五頭虎之外,主角還有十三人、五個丫頭、紅臉、黑臉、柴王,總計60人,表演時一個個人物穿插於鑼鼓聲中,既通俗又喜慶。少林會集個人單練拳、雙人或多人拳腳對打、武術器械單打或多人兵器對打表演於一身,以舞劇的形式展現中華武術的博大精深。公議莊村明、清時屬順天府宛平縣,該村民風淳樸,尚習少林武術。明朝初年將少林武術與民俗融合,以宋太祖趙匡胤故事《董家橋斗五虎》為藍本,編演成現在“五虎少林會”的武劇形式,成為具有廣泛影響的民間花會典範會檔。600多年來在村內集體傳承,有廣泛的民眾基礎。明、清兩代每年參加涿州娘娘廟進香廟會,距今有430年歷史,追溯明確的師承關係有9代175年。
娛樂
公議莊“五虎少林會”以少林武術為核心,至今仍傳承下來的有徒手套路、對練15路,個人單器械4路,器械對練13路,五人陣法4路,群打8路。武
術器械有棍、槍、劍、拐、單雙刀、朴刀、大刀、雙槍、雙鞭、鉤鐮、洋鐮、兩節棍、乾坤圈等。歷代習武出了不少武功高強、有一定影響的人才,習武強身已成為村民的文化選擇。公議莊“五虎少林會”文場表演激昂、震撼、火爆、熱烈,樂聲抑揚頓挫,富於變化。武場表演人物特色鮮明,打鬥激烈,動人心弦。公議莊“五虎少林會”融合了中華傳統武術與民間花會的雙重文化內涵,極具武學、民俗學的價值。崇尚“尚武精神”,愛國保家健體強身,對推動全民健身具有現實意義。此檔花會的傳承、發展存在諸多困難,面臨瀕危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