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公民道德故事》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第一篇 明禮誠信
第一章 孝敬父母尊老愛幼
堂上活佛
閔子騫家事
兩媳婦孝婆婆
中國好少年
素雲孝公婆
報腎救母
第二章 尊師重教崇尚科學
張良虔誠拜師
顏回為老師吃髒飯
徐光啟與《幾何原本》
李四光的科學情結
毛澤東的師生情
第三章 教子立志育子成才
陶母教子
王翱焚書教子
教子帶兵(一)
教子帶兵(二)
無私無畏慈母心
宋嘉樹教子
耀文的子承父業
第四章 誠實守信以德至上
賠本賣牛
誠信晉商
不撒謊的晏殊
誠信店主林海燕
毛澤東還債
保姆胡林香的信守
第二篇 團結友愛
第一章 互諒互讓互敬互愛
家和萬事興
虞舜之美
美麗的謊言
金玉良緣
第二章 扶貧濟困見義勇為
清官與義士
屈原舍米濟窮
雷鋒
他們用生命詮釋青春
超越生命的選擇
兩個男人的真情互助
律師媽媽的24個孩子
第三章 謙虛待人寬厚友善
班超不記小人之過
君子不奏密報
博愛化解仇怨
梁啓超為協和辯護
第三篇 勤儉勻強
第一章 艱苦樸素勤勞致富
貧窮的“三朝元老”
沉璧過河
獐子肉的故事
季文子以儉為榮
陝北的好江南
船王之夢
第二章 奮發進取自強不息
牛背上的讀書人
洛陽紙貴
匡衡鑿壁借光
“當代愚公”李雙良
無臂繪人生
暾笑著面對人生
海爾艦隊和它的艦長
第三章 勤儉持家廉潔奉公
范仲淹的家法
聞名遐邇的“於青菜”
包公拒壽禮
老百姓心中的豐碑
人民的好總理
第四篇 敬業奉獻
第一章 愛崗敬業樂於奉獻
人民醫生華佗
一針救兩命
晚上七點鐘的“太陽”
千萬個孩子的媽媽
老人與樹
愛的奉獻
第二章 胸懷大志建功立業
神醫二十七載寫巨著
韓信胯下受辱
腳燒不知痛
鐵人王進喜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第五篇 愛國守法
第一章 熱愛祖國報效人民
浩然正氣林則徐
常香玉捐獻飛機
岳飛精忠報國
梁思禮的航天人生
牛玉儒愛民情深
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第二章 遵紀守法文明禮貌
張廷玉正己治吏
海瑞以真當假治貪官
六親不認的大漢天子
偉人的紀律
守法從這裡開始
第三章 執政為民心繫百姓
鄭板橋為官
李綱過生日
海瑞為官謀民利
人民的警察——任長霞
汪洋湖抗洪
焦裕祿的“官念”
“鐵包公”李學花
文摘
兩媳婦李婆婆
從前,有兄弟倆,老大叫張興,老二叫張旺。張旺比張興小11歲。
老大從小就跟父親下地勞動,長大後做小生意,按老百姓的說法叫能文能武。19歲那年,父母給他娶了媳婦。這媳婦從小花言巧語,愛出風頭,很討父母喜歡;長大後,常替父母出主意、想辦法。她17歲那年嫁到了張家。從此,張家的大事小事都由她說了算,一手遮天,連公公婆婆也不敢惹她。
張旺一年年長大,13歲那年,大媳婦就開始用心了。她想:“老二再過幾年就要娶媳婦了,這錢從哪兒來?還不得靠我們?不行,得趕緊分家。”怎么分?她思來想去,按“兩份”就行。他們一份,老兩口一份。主意定了,她就在家裡鬧分家。你想想,哪有找不著的麻煩事兒?公公婆婆見勢頭不對,就主動商量分家之事。老兩口私下決定:即使吃虧受委屈,也要把家分開,省得惹是生非。老兩口將分家的事一說出口,正好迎合了大媳婦的心意,就這樣按“兩份”把家分了。
其實,這樣做就是惹不起,躲得起。於是老兩口暗下決心,累死累活也要給小兒子成家。
就在張旺19歲那年,有了上門提親的人。其中有一家姓王的,為人正派,且忠厚老實,其女精明強幹,長相姣好,和張旺又很合得來。女方父母對這門親事也滿意,老兩口覺得這樣的媳婦也難找,於是就向親戚朋友家借了些錢,選定良辰吉日給兒子成了親。
父母的心愿實現了,可留給張旺的是一身的債務。就在他倆結婚的第二年,父親突然得了重病,臥床不起,看醫吃藥均無效果,時隔不久,就去世了。父親去世後,母親也明顯老了。
老二和媳婦一邊還債,一邊支撐這個家,日子過得很清貧。而大媳婦家呢?分家分了上份,平時又無大的開支,且老大又能幹,日子自然過得挺舒適。
雖說大媳婦日子過得好,但對待婆婆卻不好。不用說平時,就是逢年過節也不叫婆婆吃點兒,對外人還胡說婆婆以前欺侮她。和老二家的關係呢?她一看窮的日子也過不了,所以不敢接近,怕沾上窮氣。二媳婦卻很孝敬婆婆,平日裡吃飯第一碗總是婆婆的。過年過節,只要是婆婆想吃的,自家沒有,借上也要給婆婆吃。有時有點好吃的東西,婆婆要給孫子吃,媳婦也不肯,說:“您老了,好好吃,孩子們吃的日子長著哩。”這二媳婦很要強,人窮志不窮。就說婆婆在她家生活,要說也有老大家的責任,可她從不向老大家提什麼。
序言
《公民道德故事》一書精取生動鮮活的事例,以講故事的方式,旨在構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為主的思想道德體系。
道德,是人類行為的規範,是社會關係的黏合劑。古人云:“法禁於一時,而教化維於長久。”又云:“若徒恃法令而教化不先,是虧本而務末也。”加強公民思想道德建設,堅持不懈地把社會主義的思想道德滲透到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工作中去,是意識形態領域不可推卸的責任;是教育為先,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的生動體現。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都有了較大的發展,人們富而思進、富而思源、精神抖擻、意氣風發。但在這日新月異、五彩繽紛的生活里,也有一部分人真假不辨、是非不明、榮辱不分,甚至見利忘義、欺騙敲詐、誠信缺失、道德淪喪。
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奠定人生的堅實基礎,必須樹立正確的榮辱觀。榮辱之心因何產生?也許是受父輩的教導和傳統美德的影響,也許是受社會價值觀念的影響。崇尚英雄是我們民族的傳統美德,無論是我們的父輩,還是正在成長的青年,每個人在描繪自己叱吒風雲的英雄夢時,都會將民族英雄、時代精英、先進模範作為自己塑造人生觀的楷模。你也許聽過岳母刺字、陶母教子和周恩來為中華民族之崛起而讀書等故事。兒時母親講的這些故事,其孕育的是與非、美與醜、榮與辱將影響你的一生。
在經濟全球一體化、意識形態多元化的今天,年輕人崇尚的英雄、追捧的楷模與父輩有著很大的差別。這是因為不同時代的不同的文化環境,對其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產生了不同的影響。
從日本漫畫、韓國電視連續劇到美國大片,這些外來文化夾帶著的價值觀念,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與此同時,中國傳統文化的很多東西,比如儒家的倫理道德觀念,溫良恭儉讓的行為方式,對年輕人的影響變得越來越小。我們該以怎樣的價值取向來面對複雜的社會變革,在今日的社會生活中應遵守怎樣的道德原則?什麼樣的理想才是適應今日社會發展要求的人生標桿?這正是我們編輯此書時的良苦用心,也是我們想用講故事的方式達到的目的,由此而喚起志士賢為此而鞠躬盡瘁,吾則大喜。
其實,價值觀念是在不斷地變化著的。不同時代,人們崇尚的英雄,儘管他們壯舉不同,業績迥異,但在他們身上有著共同的品質,這就是熱愛祖國的情懷,敬業愛崗的精神,恪盡職守的堅持,堅韌不拔的信念,誠實守信的品格,艱苦奮鬥的作風,充滿愛心的奉獻。如果離開這些,他們恐怕就不會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成功,也就不會成為英雄。
現在,我們正在講榮辱,樹新風,構建和諧社會。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八榮八恥”正是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基本內容,也是每個人生活中應當恪守的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