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務與中國發展

公共服務與中國發展

《公共服務與中國發展》,作者復旦大學發與政策研究中心,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於2008年出版。復旦大學發展與政策研究中心成立於2006年上半年,由復旦大學經濟學、管理學、政治學、行政學、法學、社會學等學科的學者組成。其宗旨是研究中國發展模式及相關政策,拓展學術研究成果為政府決策服務的能力。

基本信息

作者:復旦大學發與政策研究中心 編
ISBN:10位[7208075840]13位[9787208075849]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1
定價:¥26.00元

內容提要

復旦大學發展與政策研究中心成立於2006年上半年,由復旦大學經濟學、管理學、政治學、行政學、法學、社會學等學科的學者組成。其宗旨是研究中國發展模式及相關政策,拓展學術研究成果為政府決策服務的能力。
“中國發展模式論叢”是該中心的主要出版物。本書是論叢的第二輯,精選了十二篇論文。文稿從巨觀上探討公共服務與中國發展的關係,分為“公共服務與公共治理”、“公共服務與社會發展”、“財政、住房、醫療、教育改革”三個篇目,既有理論綜述,也有案例研究。

編輯推薦

中國的改革和發展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後,為城鄉居民提供更平等、更健全的公共服務,是當前歷史時期中國發展面臨的重要任務,這對於構建和諧社會和實現科學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圍繞著公共服務和中國發展這樣一個理論命題,復旦大學發展與政策研究中心在2007年上半年召開了第二次年度學術討論會。與會學者針對公共服務的理論、公共服務和公共利益、公共服務和公共財政、公共服務和社會發展、公共服務和公共政策等廣泛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本集刊的主編張濤甫博士和編委會成員共同挑選了會議中若干優秀論文,並對有的文章進行了進一步的修改。

目錄

前言
公共服務與公共治理
公共服務部門的所有權安排及其績效:一個理論述評
上海基層治理中的公共參與和公共服務——以上海濰坊社區為個案
社會保障代理:農村社區體制的變革與政府職能的滲入——對皖南農村基層治理的實證分析
初探技術流轉法律制度與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之關係
財政、住房、醫療、教育改革
中國式分權與財政支出結構圖偏向:為增長而競爭的代價
中國城鎮住房體制市場化改革的回顧與展望
我國高等教育公共管理中的行為失范及其矯正
反思教育產業化的反思——有效利用教育資源的理論與政策
公共服務與社會發展
民間組織與公共服務:關係、路徑與邊界
如何緩解財政扶持文化平台的資金瓶頸——對上海浦東的案例分析
當代社會轉型語境下的媒體社會功能重構
傳媒內容的嬗變:作為影響機制的廣告傳播

書摘

四、私有化的替代方案和理論解答
上述理論表明,公共服務部門有著特殊的產品(服務)特徵和激勵結構,所以簡單的私有化未必能夠提高配置效率,更多的是一種扭曲代替了另一種扭曲而已,最好的情況下得到也不過是一種次優的結果。所以,很有必要討論簡單的私有化之外的替代方案及其理論基礎。其實,教育、醫療等行業不但有悠久的實行國有制、非營利組織,乃至半官方的國際組織形式安排的傳統,也在新一輪的公私合作大潮中扮演重要角色。這些豐富的實踐經驗向我們證明,在公共服務部門行業實行多元化的所有制安排可能是符合人們常識的最自然結果,所以理論也必然可以從中獲得啟發;另一方面,實行國有制和非營利組織等的“軟激勵”(softincentive)方式和面向長期的公私合作安排,也是符合激勵理論和契約理論對這類組織的最新研究成果。
在文章接下來的部分里,我們就將通過以下幾個方向尋求對私有化“失靈”的疑惑和困境的解答:一是關於將過強的激勵弱化,主要討論傳統的國有制或非營利組織;二是關於通過長期的關係型合作將產品的外部性和契約的不完備性內部化,主要討論新興的公私合作的理論進展;最後是關於這些所有制共存競爭,讓幾種各具優劣的所有制形式共存,提高配置效率和生產效率,更有效地促進競爭。
1.國有制
傳統的國有制下的教育、醫療服務等公共品的提供不能滿足社會對它提出的要求,而將公共設施簡單私有化又面臨“失靈”問題,那么,針對這個問題,傳統的國有制是不是已經包含了部分對它的回答,在考慮一個面向未來的市場規劃時能否將它排除在外呢?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