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體行動制度的演進

《公共事務的治理之道:集體行動制度的演進》內容簡介:為什麼瑞士和日本的山林公地能維持幾個世紀的經濟成長和生態穩定,而土耳其的近海漁場卻屢屢因過度捕撈而發生衝突?為什麼菲律賓桑赫拉的農民能建立起長期有效的公共灌溉系統,而美國加州政府卻遲遲無法解決地下水的過度使用問題?面對哈丁的“公地悲劇”,一些人建議由“國家”對絕大多數自然資源實行控制,以防止它們的毀滅;另一些入則建議把這些自然資源私有化就能解決問題。但我們在現實世界中看到的是:無論國家還是市場,都未能成功地解決“公地悲劇”;反而是許多地方和社群中的人們,藉助既不同於國家也不同於市場的制度安排,對某些資源系統成功地實行了適度治理。那么,對於一個地方和社群中互相依賴的公民而言,如何才能實現真正有效的自我組織和治理,從而在所有人都面對搭便車、規避責任或其他機會主義行為誘惑的情況下,取得持久的共同收益?對此,《公共事務的治理之道:集體行動制度的演進》通過對各種成敗案例的實證考察,首次系統地總結了人們用以分析公共事物解決之道的理論模型,並從博奔的角度探索了政府與市場之外的自主治理公共資源的可能。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公共事務的治理之道:集體行動制度的演進》是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奧斯特羅姆的代表作,是新制度主義學派的代表作,也是戰後引證率最高的四部政治學著作之一,獲獎無數。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埃莉諾·奧斯特羅姆 譯者:余遜達 陳旭東
埃莉諾·奧斯特羅姆(Elinor Ostrom),布盧明頓的印第安納大學政治理論和政策分析中心主任之一、政治學教授,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她於1965年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獲博士學位。主要研究興趣集中作品有:《大城市的政策模式》等作品。目前,該作者主要致力於有關小型漁場、灌溉系統、牧場、森林以及其他共投資源的利用等共同財產制度的研究。

圖書目錄

導言
第一章公地治理之反思
第一節三種有影響的模型
一、公地悲劇
二、囚犯困境博弈
三、集體行動的邏輯
第二節模型的隱喻性用法
第三節當前的政策方案
一、以利維坦為“唯一”方案
二、以私有化為“唯一”方案
三、是“唯一”方案嗎?
四、理論的替代解決方案
五、經驗性替代解決方案
六、類似隱喻的政策方案
七、基於隱喻的政策可能是有害的
第四節挑戰
第二章研究公共池塘資源情景中自主組織和自主治理的制度方法
第一節公共池塘資源的情境
一、公共池塘資源和資源單位
二、複雜而不確定情境中的理性占用者
第二節相互依存、獨立行動和集體行動
一、企業理論
二、國家理論
第三節三個難題:供給、承諾和監督
一、供給問題
二、可信承諾問題
三、相互監督問題
第四節調查框架
一、占用問題和提供問題
二、多層次的分析
第五節現實場景的制度研究
第三章長期存續的自主組織和自主治理的公共池塘資源分析
第一節高山草場和森林的社群保有權
一、瑞士的托拜爾
二、日本的平野莊、中生莊和良木家莊
第二節韋爾塔的灌溉制度
一、瓦倫西亞
二、木爾西亞和澳瑞輝拉
三、阿里坎特
第三節菲律賓桑赫拉的灌溉社群
第四節長期存續的公共池塘資源自治理制度的相似處
一、清晰界定邊界
二、占用和供應規則與當地條件相一致
三、集體選擇的安排
四、監督
五、分級制裁
六、衝突解決機制
七、對組織權的最低限度的認可
八、企業套
第四章制度變遷分析
第一節抽水競賽
一、背景
二、水權博弈的邏輯
第二節訴訟博弈
一、雷蒙德流域的談判
二、西部流域的談判
三、中部流域的訴訟案
四、各方對談判解決方案的遵守
第三節企業家博弈
一、贊成組織一個包括兩個流域的行政區的理由
二、反對組織一個包括兩個流域的行政區的理由
第四節多中心的公共企業博弈
第五節制度供給分析
一、在一個促進型政治體制中漸進、連續和自主轉化的制度變遷
二、重構制度變遷的分析框架
第五章制度失敗和制度脆弱性分析
第一節公共池塘資源問題不斷的土耳其近海漁場
第二節公共池塘資源問題不斷的加利福尼亞地下水流域
第三節斯里蘭卡漁場
第四節斯里蘭卡水利開發工程
第五節新斯科舍近海漁場的脆弱性
第六節來自本研究案例比較的教訓
第六章自主組織和自主治理公共池塘資源的分析框架
第一節供給問題、可信承諾問題和相互監督問題
第二節分析制度選擇的框架
一、收益評估
二、成本評估
三、對共享規範和其他機會的評估
四、制度變遷的過程
五、制度變遷的預測
第三節對社會科學研究的挑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