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紀事

魏博田季安死,子懷諫立,年十一歲。既而軍亂,擁田興為帥。興請命於朝。乃以興為節度使。興送懷諫入京。李師道、吳少陽、王承宗遣使遊說,興不聽,堅決服從朝廷。次年,受賜名弘正。憲宗從宰相李絳言,發內庫錢一百五十萬緡賞魏博軍士,以收人心。李絳奏請于振武、天德二軍置營田,從之。其後四年間,開田四千八百頃,收谷四十餘萬斛,每年省度支錢二十餘萬緡。司徒、同平章事杜佑致仕,旋死(735—)。佑字君卿,京兆萬年人。長於史學,著有《通典》,為我國第一部記述典章制度的通史。渤海王大元瑜死,弟言義立,次年受唐冊封。
文化紀事

元和七年(八一二),劉言史卒,生年不詳。言史,邯鄲人。早年居鄉耕讀,後漫遊南北各地。曾為成德節度使王武俊幕僚。武俊出獵,一箭射中雙鴨,言史於馬上作《射鴨歌》以獻。後以為山南東道節度使李夷簡幕賓,與詩人孟郊相善。其詩百鍛為字,千煉成句,美麗恢贍。《全唐詩》錄存其詩一卷,計七十九首。
雜譚逸事

元和七年(八一二)正月十一日,以京兆尹元義方為鄜坊觀察使。先前,因為義方媚事宦官吐突承璀,李吉甫想自托於承璀,所以擢義方為京兆尹。李絳惡義方的為人,為相後出義方為觀察使。
立遂王宥為太子
元和七年(八一二)七月十九日,立遂王宥為太子,改名恆。恆乃郭貴妃所生,即後來的唐穆宗。時諸姬子澧王寬,年長於恆,因庶子不得立,為吐突承璀欲廢太子張本。
田季安死,魏博鎮歸順朝廷
元和七年(八一二)八月十二日,魏博節度使田季安死。當初,季安娶洺州刺史元誼女,生子名懷諫,為節度副使。而牙內兵馬使田興(田悅叔庭玠子)有勇力,讀書較多,性情謙恭,深得軍心。田季安遂出為臨清鎮將,欲殺之。季安晚年病風,殺戮無度,軍政大亂,夫人元氏遂召諸將立懷諫為副大使,知軍務,懷諫年僅十一歲。不久田季安死,

振武軍、天德軍開置營田
元和七年(八一二),宰相李絳奏說振武軍、天德軍左右有良田萬頃,請選擇能幹官員開置營田,可以省費足食,憲宗從之。於是李絳命度支使盧坦主其事,四年之間,開墾良田四千八百頃,收谷四十餘萬斛,每年節省度支錢二十餘萬緡。

元和七年(八一二),吐蕃入寇涇州,直抵涇州城西門之外,驅掠人畜而去。宰相李絳上言:“京西、京北皆有神策軍鎮守,始置時,欲以抵禦吐蕃,使與諸道節度相犄角。今則鮮衣美食,每當寇至,節度使邀與俱進,則雲鬚報告神策中尉,俟得回報,敵已遠去,請將神策軍歸當道節度使管轄,以便號令齊整,如臂之使指,可使軍威大振,吐蕃不敢入寇。”然而神策軍驕恣已久,不樂隸節度使,最後為宦官阻撓而止。
何首烏的典故
相傳,公元812年,唐憲宗元和七年,有個叫文象的和尚,在句容山上遇到一個姓李的老人,叫安期,雖壽高百歲,鬚髮亦黑,問其原因,說是服了一種妙藥。安期老人告訴文象和尚,妙藥是一個叫何田兒的人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