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49年

公元449年

公元44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己丑年,在中國包括宋文帝劉義隆元嘉二十六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太平真君十年等年號。

中國大事件

(圖)公元449年公元449年—己丑年

寶雲公元375年一449年),東晉西行求法高僧之一。涼州人。俗家姓氏不祥。少年出家,精勤好學。他立志西行求法,親睹佛跡遺範,即使以身殉道,亦在所不惜。乃於東晉隆安初年,由長安結伴西行,幾與法顯智嚴等前後相隨,涉流沙,登雪嶺,千辛萬苦,終於到達印度(當時稱天竺或身毒),游厲諸國,遍訪名師,尋求經教。他在印期問,遍學梵書,“天竺諸國音字詁訓,悉皆備解”。元嘉二十六年(公元449年)卒,世壽七十有四。
敕連可汗在位期間,柔然與北魏關係之間的關係惡化。公元449年,北魏發動大規模進攻,處羅可汗害怕,率眾遠逃。9月,又遭到高車王的攻擊,處羅可汗調集全部精銳部隊,將高車王的人馬團團包圍了數十重。高車王掘長壕固守,雙方相持了幾天,處羅可汗遣將挑戰,均失利,他懷疑高車王以如此少數人馬而掘壕固守,必定有詐,一定是等待大軍來圍殲自己。於是,他下令乘晚間撤圍遠遁,高車王緊追不捨,一直追了9天9夜,虜獲了柔然軍的大量輜重。

公元439年

(圖)公元449年崔浩

9月,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包圍北涼姑臧,北涼王沮渠牧犍投降,北涼滅亡(亡國十九)。北魏統一中國北方,五胡十六國時代結束,南北朝時代開始。

12月,北魏崔浩頒布《魏歷》,在北方實施。

南朝宋文帝(劉義隆)元嘉二十六年(公元449年),宋尚書吏部郎袁淑向宋文帝上疏,奏稱“檢玉岱宗,今其時也”,敦請封禪泰山。宋文帝遣使履行泰山舊道,詔學士山謙之起草封禪儀注。後因北魏入侵,“六州荒毀”,未能成行。

太武帝又於太平真君十年(公元449年)兵分三路北伐柔然,柔然處可汗吐賀真大敗遠竄,北魏擄掠柔然人畜百餘萬。

至公元449年,北魏的疆域已北至大漠,西至新疆東部,東北至遼河,南至江淮,達到鼎盛時期。作為一個由遊牧的鮮卑族建立起來的國家,北魏的畜牧業生產相當繁榮,在中國畜牧史占有顯著的地位。

公元449年,氐酋楊文德被北魏所敗,南朝宋執楊文德且罷其官,楊文德同宗楊高乘機率平武(古平武即今青川)、陰平氐造反。

公元449年,劉凝之死於隱居的山中,終年五十九歲。

歐洲大事件

(圖)公元449年阿提拉

盎格魯-撒克遜時期與丹麥統治時期:公元449年~1066年。

公元449年聖賽瑞利死後,以弗所宗教會議試圖取得進一步的勝利,因而遂陷入與奈斯脫流斯方向相反的另一異端;
亦即被人稱為一性論異端。他們主張基督只有一個本性。

公元449年左右,不列顛群島國王伏提庚(Vortigern)邀請“盎格魯親戚們”來幫助他對抗皮克特人。作為回報,他賜予盎格魯族東南部的領土。隨後他又進一步尋求支援,撒克遜族、盎格魯族與朱特族人紛紛前來。《編年史》記載,最終這些“移民”建立了七個王國:諾森伯利亞、麥西亞、東盎格利亞、肯特、埃塞克斯、蘇塞克斯、威塞克斯。

大約在公元499年,居住在西北歐的三個日耳曼部族——盎格魯人、撒克遜人和朱特人——侵犯不列顛。他們在征服不列顛諸島後逐漸形成統一的英吉利民族,他們各自使用的方言也逐漸融合,成為一種新的語言——盎格魯-撒克遜語,這就是古英語(Old English,公元450年至1150年)。

公元449年,西羅馬帝國皇帝的妹妹奧諾莉亞和侍衛長私通被發現,皇帝瓦倫提尼安將她送進一個修道院軟禁起來。生性風流的奧諾莉亞暗中寫信向阿提拉求救,稱願以身相許。阿提拉立刻向西羅馬皇帝索要奧諾莉亞,並要求西羅馬帝國拿一半的國土作為嫁妝。如此過分和羞辱性的要求,遭到西羅馬皇帝的拒絕。於是阿提拉以此為藉口發動了對西羅馬的戰爭。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