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65年

公元1665年,農曆乙巳年,康熙四年。

概述

公元1665年 農曆乙巳年,康熙四年。

歷史紀事

京師發生強烈地震

康熙四年(1665)三月初二日,北京在“一陣地動”之後,京師宮殿和全城都在震顫之中,城內房屋倒塌者不計其數,就連堅實的城牆也有百處左右塌陷。與此同時,狂風驟起,橫掃全城,灰塵遮天蔽日。人們驚恐萬狀,爭相逃到街上。康熙帝和太皇太后、皇后、妃嬪及宮中的太監、宮女、朝中的要臣顯貴等都撤離屋外,有帳蓬中住宿。同一天,又接連發生三次地震。此後三日內,每天都有餘震發生,眾多百姓無家可歸,露宿街頭。

清軍占領全川

康熙四年(1665)五月,四川總督李國英疏言,全川已經恢復,當因地設防,酌議增減。其中,應裁減兵額者,督標撫剿五營兵五千名、慕義候譚弘兵三千名、龍安城守兵五百名等等。應設職增兵者,潼川、綿州、疊溪、建武、重慶等二十二處。此外,廣元、成都、松潘衛等十二處武職設定照舊。全省經制官兵總計四萬五千名,以“馬二步八”,戰守各半定額為宜。清政府準其所請。

清廷裁併督撫

康熙四年(1665)六月,清政府決定:湖廣、四川、福建、浙江仍各留總督一員外,貴州總督裁併雲南,廣西總督裁併廣東,山西總督裁併江西,江西總督裁併陝西,直隸、山東、河南設一名總督,管三省事。裁撤鳳陽、寧夏、南贛巡撫。同月下旬,又明確了各省總督駐地,廣東廣西總督駐肇慶府、江南江西總督駐江寧府、直隸山東河南總督駐大名府、山西陝西總督駐西安府。康熙五年,批准平西王吳三桂議,雲貴總督駐貴陽府。在裁併督撫後,清政府對直隸、山東、河南、山西、江西五省提督的駐地也做了相應的更改。貴州提督駐地由吳三桂確議。

雜言軼事

雲南東部土司反清

康熙四年(1665)四月,雲南東部各土司和已滅亡的南明餘眾乘平西王吳三桂征剿水西土司之機,舉兵反抗。昆明以東的土司王耀祖據守興城,建號大慶,攻占易門,直取昆陽、河西。寧州土司祿昌賢占領寧州,攻取江州、通海、宜良,伺機欲取澄江府。土司祿益攻陷�峨。故南明開國公趙印選強攻彌勒。龍韜等攻石屏,謀進廣西。王朔、李世藩等率兵攻打臨安府。雲南局勢驟變。吳三桂自水西歸,親統大軍,分路進剿,生擒王耀祖,破其中心據點大營城。其餘諸土司及趙印選等非敗即亡。王耀祖等被磔於市。康熙帝傳旨嘉獎有功人員。康熙五年八月,根據吳三桂疏議,將雲南東部各土司改設流官,設立開化府、永定州。

水西土司改土歸流

康熙四年(1665)六月,清政府批准吳三桂的請求,將平定後的水西土司改土歸流。在水西共設三府,三府新名由吳三桂擬定具題。康熙五年,定新府名為平遠府、大定府、黔西府,改比喇鎮為平遠鎮。每府設知府、通判、經歷、司獄、儒學教授各一員;三府共設推官一員,承辦三府三府刑名大案。

開廣州海口以運兵糧

康熙四年(1665)五月,清政府批准廣東總督盧崇峻的請求,在廣東省邊界的香山縣、廣海衛、大鵬所、海門所、平海所設出海口,以便官兵運糧。地方官給與驗票,設立中子處,撥官兵防守,稽察驗票放行。如果借端在海貿易,“通賊”妄行,地方保甲隱匿不首者,照例處絞;守口官兵知情者,以同謀論,處斬;不知情者,從重治罪。

朱之瑜東瀛講學

朱之瑜定居日本時曾反覆強調自己並非想倡明儒學於異域,僅是為了蹈海全節。永曆十九年(公元1665年),他在長崎正準備購地躬耕之際,日本國副將軍(大將軍德川家綱之叔父)、水戶侯德川光國欲興庠序之教(庠序,舊稱,古代指地方學校),派儒臣小宅生順到長崎禮聘朱氏為國師,要朱到江戶(今東京)去講學。朱之瑜竭力謙讓,但是,當他聽安東守約等人介紹“上公好賢嗜學,宜勿辜其意”之後,答應了德川光國的要求,表示“至若招仆,仆不論祿而論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