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大英博物館珍藏鑑賞:鍾》收集了大英博物館66部極具特色、珍惜和有趣的台式座鐘,同時介紹了座鐘

的發展歷史及其製作藝術。世界鐘錶從誕生之日起除了用於計時外,還具有很高的觀賞和收藏價值。《大英博物館珍藏鑑賞——鍾》一書中收集了15世紀初到20世紀許多精美絕倫的掛鍾、台鐘、長箱鍾和天文鐘等。在這些絕世珍品中,一些早期的鐘當時並不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精確的計時工具,而是因精湛的製作工藝使其成為了奢華的象徵。但歷經幾個世紀的發展,鐘的精確度達到了相當驚人的地步,如今的鐘則日漸平易近人。
大英博物館珍藏鑑賞之《鍾》、《表》系列圖書,分別收集了大英博物館珍藏的各個時期鍾、表精品,讀者在閱讀時不僅可以領略世界鐘錶發展的歷史,而且還可以欣賞到世界鐘錶製作大師們巧奪天工的製作技藝,使讀者能夠身臨其境地了解並鑑賞這些跨越世紀的藝術珍品。
目錄
致謝
序言
鐘錶的起源和用途
有擺錘之前的鐘表
無名氏:室內鍾,勃艮第,15世紀中葉
無名氏:齒形錶盤掛鍾,德國,公元1520年
無名氏:哥特式掛鍾,德國南部,16世紀中期
無名氏“H先生”或“W先生“:尋星盤鍾,法國,公元1560年

老讓·德拉·伽德(Jean de la Garde senlor):天文鐘,布洛瓦,公元1550年
盧卡斯·維德曼(Lucas Weydman):禮拜堂鍾,克拉科夫,公元1648年
無名氏:小型鍍銀瓷釉裝箱台鐘,奧格斯堡,公元1580年
無名氏:擠奶女工和擠奶自動裝置鍾,波蘭,公元1580年
羅伊·弗朗索瓦(Lois Francois);台鐘,法國,公元1550年
巴塞洛繆·紐塞姆(Bartholomew Newsam):台鐘,倫敦,公元1585年
無名氏:“俄耳甫斯”台鐘,奧格斯堡(不確定),公元1580年
無名氏:精品鍾,奧格斯堡,公元1650年
約翰·布希曼(Johann Buschmann):交叉節拍式台鐘,奧格斯堡,公元1650年
艾薩克·哈伯海特(Isaac Habrevht):鐘樓式大鐘,斯特拉斯堡,公元1589年
漢斯·施洛泰姆(Hans Schlotthelm):船型或以船形盒為形狀的自動鍾,奧格斯堡,公元1585年
尼古拉斯·瓦林(Nicholas Vallin):鐘樓式大鐘,倫敦,公元1598年
塞繆爾·豪格(Samuel Haug):臥式台鐘,奧格斯堡,公元1620年
里昂納多·泰南特(Leonard Tennant):炮塔台鐘,倫敦,公元1610年
威廉·鮑耶(William Bowyer):燈籠式台鐘,倫敦,公元1630年
小羅伯特·葛里金(Robert Grinkin junlor):臥式台鐘,倫敦,公元1650年
擺鐘以及倫敦占鐘錶統治地位時期
J·伯納德·凡·斯特里普(J.Bernard van Stryp):掛鍾,安特衛普,公元1660年
愛德華·伊斯特(Edward East):台鐘,倫敦,公元1665年
約瑟夫·尼布(Joseph Knibb):台鐘,倫敦,公元1675年
皮耶特羅·托馬索·康帕尼(Pietro Tomasso Campani):夜光台鐘,羅馬,公元1683年
亞哈隨魯·弗羅曼蒂爾(Ahasuerus Fromanteel):長箱鍾,倫敦,公元1665年
約瑟夫·尼布(Joseph Knibb):長箱鍾,倫敦,公元1675年
愛德華·伊斯特(Edward East):夜光長箱鍾,倫敦,公元1685年
托馬斯·湯姆皮恩(Thomas Tompion):天文校準時鐘,格林威治,倫敦,公元1676年
托馬斯·湯姆皮恩(Thomas Tompion):“莫斯廷”台鐘,倫敦,公元1690年
托馬斯·湯姆皮恩(Thomas Tompion):鍍銀旅行座鐘,倫敦,公元1 700年
托馬斯·湯姆皮恩(Thomas Tompion):“莫博瑞”(Mulbery)長箱鍾,倫敦,公元1701年
約翰·德雷伯(John Draper):長箱鍾,倫敦,公元1705年
丹尼爾·奎爾(Daniel Ouare):常年長箱鍾,倫敦,公元1710年

克勞德·杜謝恩(Claude Duchesne):有打刻報時台鐘,倫敦,公元1704年
愛德華·科基(Edward Cockey):天文長箱鍾,沃明斯特,威爾特郡,公元1720年
喬治·格拉漢姆(George Graham):每刻鐘打點敲擊台鐘,倫敦,公元1730年
18世紀的奢華
亨利·布里奇斯(Henry Bridges):“微觀世界”紀念天文鐘,瓦爾珊大教堂,公元1733年
約翰·奈勒(John Naylor):天文鐘,倫敦,公元1725年
喬治·林賽(George Lindsay):風琴鐘,倫敦,公元1760年
亨利·詹金斯(Henry Jenkins):天文鐘,倫敦,公元1778年
18世紀的精確計時喬治·格拉漢姆(George Graham):帶有平衡時間指示器的長箱式精確校準時鐘,倫敦,公元1745年
約翰·埃里克特(JohnEllicott):攜帶型天文校準時鐘,倫敦,公元1765年
托馬斯·馬基(Thomas Mudge):槓桿鍾,倫敦,公元1754年
托馬斯·馬基(Thomas Mudge):旅行座鐘,倫敦,公元1768年
約翰·德·拉楓斯(John De Lafons):校準時鐘,皇家交易所,倫敦,公元1780年
托馬斯·恩蕭/約瑟夫·卡瑟伍德(Thomas Earnshaw/Joseph Catherwood):長箱校準時鐘,倫敦,公元1795年
威廉·尼克爾森(William Nicholson):台式校準鍾,倫敦,公元1797年
航海計時
19世紀的卓越
日本的鐘表
19世紀和20世紀的名鍾
書摘
鐘錶的起源和用途
以某種程度上說,科學的發展得益於鐘錶製造技術的發展,而這一點卻常常被人忽視。人們對伽利雷·伽利略(Galileo Galilei)、艾薩克·牛頓(Isaac Newton)、艾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這些偉大科學家的名字耳熟能詳,但是克里斯汀安·惠更斯(Christiaan Huygens)、羅伯特·胡克(Robert Hooke)或者制表大師托馬斯·湯姆皮恩(Thomas Tompion)、喬治·格拉漢姆(George Graham)這些名字,又有多少人熟悉呢?更不用說會有多少人知道世界上第一台原子鐘是由埃森(Essen)和帕里(Parry)於1955年製造出來的。
直到今天為止,有關機械鐘的起源還未有確切的說法,據說是13世紀末期出現的。這種新式機械是繼日晷和水鍾(滴漏)之後製造出的。有人說機械鐘可能是源自水力發電的行星模型,這種行星模型早在前幾個世紀的中國、中東和非洲北部就出現了。不管它源自何處,據記載,第一台機械鐘出現於13世紀末期的英國和義大利北部,是根據當時的手稿中有關新式裝置製造而成的。然而,這只是從遺留下來的文獻記載上得知的,它是否是世界上第一台鐘就不得而知了。
1271年英國人羅伯特在對約翰尼斯·德·賽科諾伯斯克(Johannes de Sacrobosco)的《球體論》(Tractus de Sphera Mundi)的評論中提到,那時候的鐘表匠還沒法使齒輪二分圈轉動。1275年,阿波切特(Albrecht)在書中描繪過一台能夠反映出太陽、月亮和行星的運動軌跡的鐘。有關第一台真正意義上的鐘的記錄,存於英國埃克塞特教堂的檔案里。那些檔案里保存著其他物品的維修記錄,比如教堂的大鐘、樂器等。一個更有趣的參考文獻被保存在了倫敦的聖·保羅大教堂的檔案中。根據1286年那裡的啤酒製造商的描述,鐘錶製造人巴塞洛繆(Bartholonlew)得到了23瓶啤酒,儘管檔案中沒有說明是什麼時候發生的。
14世紀大型的公共大鐘盛行於歐洲,到了15世紀中期,家用時鐘出現了。家用鍾,在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能夠彰顯主人的地位,在17~18世紀時期用於裝飾房間,並且在19~20世紀大批量生產。
幾個世紀以來,鐘錶本質上一直是與以時間測量為核心的科技發展密切相關的。天文學家和航海學家需要最準確的計時器,而且這種需要在不斷地提升。當然,準確度與精密性一直是息息相關的。最精準的擺鐘是由托馬斯·湯姆皮恩在1676年為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製造的。它代表了準確度的標準,就好像今天我們把原子時間作為標準一樣。
與此同時,16~17世紀的藝術館裡也陳列了精細複雜的鐘。這些鍾都被懂得科學的有識之士收藏了起來。它們都代表了最新最優秀的科學技術以及裝飾成就,這些鐘的精密程度不但震驚於世,而且還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
儘管博物館中沒有收藏早前時期的制表工藝,不過1450年以後的制表技術的發展很具代表性。16~17世紀的鐘表不僅僅用來計時和規劃每天的安排,更是一種地位和財富的象徵。當時只有很富有的人才能擁有一台鐘(主要是歐洲的皇室成員和貴族家庭),這些人也不像我們今天這樣受到時間的約束而生活。當時那些鐘不但能顯示時間、準點報時,還能起到警鐘的作用,比如哥德式掛鍾,因此擁有一台這樣的鐘也就顯示了一個人的富有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