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都市建設理念
(1)緊湊城市,使70%的人口居住和就業集聚在公交走廊兩側;
(2)模式多元,形成“軌道交通為骨架、常規公交為網路、計程車為補充、慢行交通為延伸”的一體化都市公交體系;
(3)統籌銜接,實現地下和地面交通、大容量和中低運量交通、機動化和非機動化交通的有機結合和有效銜接;
(4)空間提升,集成軌道、公交、慢行系統及交通環境等要素,打造安全、暢達、綠色的交通空間,提高市民出行品質;
(5)實現交通與城市、經濟、生活和諧共生。
公交都市建設三大策略
1、交通引領策略,以“雙快”體系(高快速路和快速公交)引導城市發展。一是以公交走廊作為城市的發展軸,促進人口居住和就業沿公交走廊兩側集聚,構建最佳“居住地+公交走廊+就業地”出行組合,使70%的公交出行集中在公交走廊兩側,實現緊湊型城市發展。二是以車站作為城市的開發中心,在公車站周邊區域,進行居住、商業、辦公、公共設施等土地的高強度混合開發,實現城市精明增長。
2、交通供給策略。通過持續基建,建設道路交通、軌道交通和樞紐場站系統,形成發達的公交體系。
3、需求管理策略。通過實施“推(即對小汽車限制擁有和調節使用)、拉(即優先發展公共運輸)”的策略,推動交通出行從小汽車轉向公共運輸。
鄭州將建設成全國首個“公交都市”
“十二五期間,國家將啟動30個城市發展‘公交都市’,今年將啟動2到3個城市,鄭州市有望10月首批被國家批准,而且可能是全國第一個獲批的城市。”會上,范強透露了這個好訊息。
鄭州市建成“公交都市”示範城市後,50%的市民出行將靠公交、BRT、捷運、電車等公共運輸工具。鄭州市交通運輸委員會有關負責人透露,成為“公交都市”後,將爭取交通運輸部更多的政策扶持和資金支持,加速公共運輸的發展。
“2013年鄭州市捷運1號線將運營,鄭州至開封、鄭州至港區的城際捷運近期也將陸續開工,同時BRT快速公交將發展第二條線或在現有線路基礎上進一步延伸,目前鄭州市公交技術裝備、線網設定等在全國都處於領先水平。”范強說,鄭州市建設“公交都市”示範城市的目標是:形成軌道交通和快速公交為骨架、常規公交為主體、計程車為補充,腳踏車、步行等慢行交通為延伸的一體化都市公交體系。
在建設“公交都市”示範城市的目標中,鄭州市的公共汽電車專用道里程將達到200公里以上,目前鄭州只有30多公里的BRT專用線。不僅如此,公共汽電車平均運營時速達到20公里,城市建成區公交站點300米覆蓋率達到90%以上,實現主城區500米能上車、5分鐘內能換乘;而且,新能源城市公車輛比例達到8%;公共汽電車進場率達到80%。
公交都市的建設指引
公交都市建設應以建立覆蓋廣泛、高效暢達、多種方式並存且有效銜接的城市公交網為主要內容,在與區域公交骨幹網路緊密銜接的基礎上,逐步成為城鎮空間發展的主導性因素,並為城鎮功能提升和空間格局最佳化提供有力支持。
(1)促進城市公交網與城市功能布局相互配合。在區域性中心城市主城區、副中心等區域性功能節點,應重點加強城際軌道與城市軌道建設方案的協調,為城際通行提供便利服務;在其它的城鎮集中建成區應逐步以城際軌道交通為骨幹最佳化、整合其它各種公交設施,鼓勵圍繞城際軌道交通站點構建中運量公交系統或高密度的常規公交網路,形成地區性公交網路的主體,提高公交服務水平;在重要的大規模產業功能區、戰略發展地區應優先發展快線公交(BRT)、商務型公交等增強與中心城區及區域公交網絡的聯繫,增進功能區與區域整體發展的協作。(2)在城市主要出行地和目的地之間布設公交幹線,並以此為基礎建立覆蓋廣泛的常規公交網路。城市公交網規劃應逐步構築與道路等級和公交線網分級體系相一致的公交優先網路體系。城市軌道交通及BRT規劃線路應儘量沿城市幹道布置,符合城市客流集中的交通走廊的走向,要以最短捷的線路連線大的交通樞紐、商業中心、文娛中心、大的生活居住區等運量大的場所。公交線網的密度可根據各市實際的發展情況作出調整。沿城市主幹線布置的城市軌道交通兩平行網線間的距離,建議在市區一般與街道布局相配合,郊區可適當增大。在此基礎上建立的城市常規公交網路應提供與軌道或BRT之間的接駁服務,線網密度應大於軌道交通線網,並以承擔中短距離出行的區間和區內線路為主。區間公交線網應主要服務於相鄰區間的中等距離公交出行,線路主要連線相鄰區間較大的客源產生點和吸引點,沿主次幹道布設;區內公交線網應主要服務於區內短距離的公交出行,線路連線區內居住、辦公、商業等功能片區,沿次幹道或支路布設。
(3)建立與城市內外多種交通方式便利換乘的公交樞紐。在位於各市對外客運交通樞紐的軌道交通站點周邊,首先要滿足交通設施建設的需要,加強各種交通方式、設施之間的銜接,通過精心設計的步行系統實現交通樞紐內各種交通設施之間以及交通樞紐與外部公共運輸、社會交通之間的便利換乘。在位於城市內部的軌道站點周邊,應適度提高道路網密度,合理最佳化接駁公交線網,行人系統應儘量立體分流,以實現零距離換乘。
(4)結合公交樞紐布局完善步行道等配套服務設施建設。公交樞紐的所在位置,應是行人流量集散活動中心。對於區域性公交樞紐,應加設大容量公共汽(電)車的換乘設施,以利於軌道交通客流的快速疏解,並充分結合周邊商業建築環境,採取拓寬人行道,延伸擴展多方向的地下連線通道,使由樞紐產生的步行人流儘可能直接進入周邊建築。對於市區外圍的軌道公交樞紐,應規劃大型換乘公共停車場,引導市民通過停車換乘方式進入中心城區,減少中心城區交通流量。
(5)推行公交區域專營化。在城市範圍內劃分不同公交專營區域,專營區域內由一家專營企業獨立經營,專營區域之間則由兩區的專營企業競爭經營。在專營區域內,能通過線路的優劣搭配,擴大公交的服務範圍,提高公交的服務質量,有效實現公交的一體化融合。
蘇州申報"公交都市"示範城市
來自市交通運輸部門的訊息,為提高城市公共運輸服務水平,滿足人民民眾出行需求,緩解城市交通擁堵和資源環境壓力,蘇州市正積極申報國家“公交都市”示範城市。
據介紹,“公交都市”的概念在我國剛提出不久,去年11月,交通運輸部與深圳市簽訂了共建國家首個“公交都市”示範城市合作框架協定。今年,交通運輸部又明確,將在“十二五”期間組織開展國家“公交都市”示範工程,準備在五年時間內分批選擇30個大中城市成為國家“公交都市”示範城市。同時,全球環境基金會與交通運輸部開展了《緩解城市交通擁堵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項目,該項目於今年3月份正式確定蘇州、成都、哈爾濱成為試點城市。 從蘇州情況看,近年來,蘇州市加大了對城市公共運輸的扶持力度,2009年更是以市人大關於“加快實施公交優先戰略”1號議案為契機,制定出台了《蘇州市區公交三年發展目標和政策保障體系》,全力推進我市公交優先戰略向縱深發展。2010年,蘇州市區擁有公交營運車輛3239輛(3985標台),萬人擁有公車數為16.2標台,日均客流量148萬人次,省內名列第二。
當前,針對交通擁堵現狀,蘇州市又在努力建設包括軌道交通、有軌電車、常規公交、計程車、通勤班車、人力三輪車、公共腳踏車、水上旅遊巴士在內的多元化城市公共運輸體系。國家“公交都市”示範城市工程,將是進一步加快發展我市公共運輸的重要機遇。